正文 第24章 職場ABC工作世界的探索(4)(1 / 3)

(3)A:升遷狀況(advancement),包括工作的升遷管道、升遷速度、工作穩定性、工作保障等。

(4)C:雇傭條件(conditionofemployment),包括薪水、福利、進修機會、工作時間、休假情形及特殊雇傭規定等。

(5)E:雇傭要求(entryrequirements),包括所需的教育程度、證件、訓練、經驗、能力、人格特質等條件。

2)職業內容描述法

職業內容的描述要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操作。

職業名稱及定義

受教育程度

職業資格等級

職業能力特征

職業人格特征

技術技能及素質要求

職業環境及可發展空間

職業報酬

通過這兩種方法,大家可以比較詳細地了解自己理想職業的宏觀模式,以便於更好地規劃個人職業生涯和準備必要的充電。大家也可以根據P.L.A.C.E.法,試著評估一個最吸引自己的職業的各個層麵,然後全班同學一起分享。

2 學習與實踐

1)生涯人物訪談

像大家經常聽到的評論一樣,大學生就是在象牙塔裏生活的,對外麵的世界可以稱得上是所知甚少。那麼,如何才能更真實地得到自己需要的工作資訊呢?下麵向大家介紹一種獲得外部職業資訊的方式——“生涯人物訪談”。

所謂生涯人物訪談,就是通過與自己想了解的一個職業中的數位資深工作者的深入交流獲取職業信息的一種方法,是一種結構化的訪談。這不但可以檢驗和印證以前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而且可以了解到工作者的內心感受。還可以了解到此工作領域裏一些比較深入的信息:比如顯存和潛在的入職標準、核心素質要求、晉升路徑等。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借此建立個人關係,拓展自己的人脈資源。

注意,生涯人物訪談的目的在於收集供個人職業生涯決策的信息,而不是利用生涯任務找工作,以免引起雙方的尷尬。

知道了什麼是生涯人物訪談後,下一步就是如何找到這樣的生涯人物呢?可以通過教師、家人、校友等的推薦找到這些被訪談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誌願去確定和主動聯係他們,後者更適合那些準備投身高挑戰性職業的大學生。隻是需要注意,在交流的時候一定要守時:準時到達、準時結束。並且在最後,請生涯人物再推薦其他相關的生涯人物。這樣就可以以滾雪球的方式拓展自己的職業認知領域。

(1)意義

生涯人物訪談,作為一種獲取職業信息的有效渠道,能幫助求職者(尤其是在校大學生)13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活動教程檢驗和印證以前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並了解與未來工作有關的特殊問題或需要,如潛在的入職標準、核心素質要求、晉升路徑和工作者的內心感受,這些信息也是通過大眾傳媒和一般出版物得不到的。通過生涯人物訪談,在校大學生還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製訂更加合理的大學學習、生活和實習計劃。

(2)操作流程

①了解自己。

借助一定的工具(如霍蘭德職業傾向測試、職業能力測量表、職業價值觀自測量表)或測評軟件(如北森職業測評;朗途職業規劃在線測評;時代英傑職前教育網絡學堂)分析自己的興趣、技能和工作價值觀。

注意:可以使用各種測評工具或軟件,但不能迷信。

②尋找生涯人物。

結合自己的興趣、技能、工作價值觀、教育背景和已掌握的職業知識列出未來可能從事的3~5個職業,然後在每個職業領域尋找3位以上的在職人士作為生涯人物。生涯人物可以是自己的親人、老師和朋友,也可以是他們推薦的其他人,而更多的可能是借助行業協會、大型同學錄或某個具體組織的網頁來尋找到的職場人士。

注意:生涯人物的職業應是自己向往的,但不應將生涯人物訪談當成獲得與雇主麵試的機會;每個職業領域的生涯人物應結構合理,既有初入職場的人士,也有工作了一定年限的中高層人士;正式訪談前,對生涯人物的信息掌握得越全麵越好,姓名、職務和聯係方式是必需的,對於可以在生涯人物的講話、文章或者大眾傳媒和單位網頁上可以獲得的信息要盡可能地收集和熟悉。

③結合目標職業信息設計訪談問題。

訪談性質A(針對就業)問題1:您是如何找到這份工作的?

問題2:目前,行業內要求從事這份工作的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教育和培訓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