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還是小城鎮。人才結構呈金字塔形,高端人才少;人才分布呈山地型,有的地方人才多,是高地,有的地方人才少,是平地。東北振興、西部開發和中部崛起,這些地區的發展對中高級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大。嚴裕民說,東北的遼寧省,沈陽、大連人才占全省總量50%,西部5個城市人才總量不足全省20%。中西部地區,更是對製造業人才求賢若渴,每年都會從發達省市,甚至國外引進優秀人才。
6)再教育和深造的選擇
在這個知識更新換代極快的社會,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保持學習的狀態。所以,再教育和深造也成了個人進行職業規劃的必要程序。從社會的各種培訓班,我們可以得知,接受培訓也是再教育的一種方式,還有同學們熟知的考研、自考等就是深造學習類。針對時間和資金等方麵第四章 職場ABC 工作世界的探索127的考慮,有些人還選擇了函授,成人教育等,來接受再教育。
2 探索外部職業世界的方法我們大部分的同學在探索自己的職業生涯時感到很渺茫,不知從哪裏做起。麵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要畫出一個探索的範圍,就會比較容易操作。從前麵的幾章學習,同學們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職業技能等,這些關於自我的探索進行完之後,同學們就可以形成自己的職業探索範圍。我們學校招生就業處的北森測評工具也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可以參考的職業信息。此外,還可以由輔導員帶領大家通過頭腦風暴法來探索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類型。
1)運用職業分類的方法進行外部工作的探索
在浩如煙海的職業世界中,選出與自己相符的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工作。如果我們利用一些方法來搜索,獲取必要的信息,然後再選擇或許對同學們而言更可行。下麵介紹一些有關職業分類的經典模式,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通過職業分類的學習,能形成自己的預期職業庫。
(1)中國的職業分類
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枠是我國第一部對職業進行分類的權威性文獻,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編製。將我國職業歸為8個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細類(職業)。8個大類如下。
第一大類: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其中包括5個中類,16個小類,25個細類。
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其中包括14個中類,115個小類,379個細類。
第三大類: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其中包括4個中類,12個小類,45個細類。
第四大類:商業、服務業人員,其中包括8個中類,43個小類,147個細類。
第五大類: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其中包括6個中類,30個小類,121個細類。
第六大類: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其中包括27個中類,195個小類,1119個細類。
第七大類:軍人,其中包括1個中類,1個小類,1個細類。
第八大類: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其中包括1個中類,1個小類,1個細類。
(2)國外的職業分類
世界各國國情不同,其劃分職業的標準有所區別。根據西方國家的一些學者提出的理論,在國外一般將職業分為三種類型。
按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性質、層次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把工作人員劃分為白領工作人員和藍領工作人員兩大類。白領工作人員包括:專業性和技術性的工作,農場以外的經理和行政管理人員、銷售人員、辦公室人員。藍領工作人員包括:手工藝及類似的工人、非運輸性的技工、運輸裝置機工人、農場以外的工人、服務性行業工人。這種分類方法明顯地表現出職業的等級性。
按心理的個別差異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是根據美國著名的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創立的“人格-職業”類型匹配理論,把人格類型劃分為六種,即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與其相對應的是六種職業類型。
依據各個職業的主要職責或“從事的工作”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較為普遍,以兩種代表示例。
其一是國際標準職業分類。國際標準職業分類把職業由粗至細分為四個層次,即8個大類、83個小類、284個細類、1506個職業項目,總共列出職業188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