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職場ABC工作世界的探索(2)(3 / 3)

第四章 職場ABC 工作世界的探索125問卷調查分析指出,“隨著企業競爭的加劇,企業更加關注人才的質量。因為人才是創造產品、提供服務為企業贏得利潤的主要因素。有些企業,尤其是技術含量不高的企業,不是隻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現代企業的用人特點。個人綜合素質比學曆更重要。”

④敬業精神和職業素質。

“現在有的年輕人職業素質比較差,曾經有一個年輕人,早晨上班遲到的理由居然是昨晚看電視節目看得太晚了。新來的大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或困難,不及時與同事溝通交流,等到領導過問時才彙報,耽誤工作的進展,這些都是沒有敬業精神和職業素質差的表現。”中關村電子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人士說,“企業希望學校對學生加強社會生存觀、價值觀的教育,加強對學生職業素質、情商、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有了敬業精神,其他素質就相對容易培養了。”

新華人壽保險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人士說:“我們把高素質、忠誠負責的員工視為最寶貴的財富。敬業精神體現在責任感、主人翁意識、為做好工作而主動學習、注重細節、先付出後回報等方麵。”

⑤專業技術能力。

北京某科技股份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介紹說,“專業技能是我們對員工最基本的素質要求,IT行業招人時更是注重應聘者的技術能力。在招聘時應聘者如果是同等能力,也許會優先錄取研究生。但是,進入公司後學曆高低就不是主要的衡量標準了,會更看重實際操作技術,誰能做出來,誰就是有本事,誰就拿高工資。”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專家告訴記者:“專業技能是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很看重的用人標準,對專業人才的選拔可以說是精挑細選。”

⑥溝通能力強、有親和力。

京東方科技集團人事部的負責人說:“我們公司認為,大學生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溝通能力。企業需要的是能夠運用自己良好的溝通能力與企業內外有關人員接觸,能夠合作無間、同心同德、完成組織的使命和目的的人。”

“企業特別需要性格開朗、善於交流、有一個好人緣的員工。這樣的人有一種親和力,能夠吸引同事跟他合作,給予他人幫助,通過他的努力,能夠贏得更多的客戶,使企業財源滾滾。”韓春光老師告訴記者。

⑦有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金山特別欣賞有團隊精神的員工,因為在軟件開發和使用過程中,如果有一名員工在一個環節上出現問題,將會影響整個項目的進程。”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人士說。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的人力資源人士認為:“從人才成長的角度看,一個人是屬於團隊的,要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和協作能力,隻有在良好的社會關係氛圍中,個人的成長才會更加順利。”

⑧帶著激情去工作。

“企業需要帶著激情去工作的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人士表示,“我們在對外招聘時,特別注重人才的基本素質。除了要求求職者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外,還要看他是否有工作激情。一個沒有工作激情的人,我們是不會錄用的。”

“熱情是一種強勁的激動情緒,一種對人、對工作和信仰的強烈情感。”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占忠說,“一個沒有工作熱情的員工,不可能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別說創造業績。”

(2)了解外部職業環境

許多畢業後的大學生都有過這樣的困惑:實際就業與自己職業理想相差甚遠,收入也與期望值有較大差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上海世博人才培訓中心主任嚴裕民認為,缺少必要的就業前的職業規劃,缺少對職場的前瞻,因此造成了很多職場新人剛踏上工作崗位就有了職業失落感。嚴裕民強調,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做好職業規劃,為將來的求職做好準備。下麵是他提出的一些外部職業因素,供大家參考。

冷門還是熱門。現在有冷門職業和熱門職業,熱門職業一般薪酬高,“但我們決不能以此定職業。”嚴裕民強調:“必須分析自己的能力所長,對已經表露出來的職業興趣和職業特長要特別珍惜,盡量尋找符合自己特長的職業。”即使一時無法就職自己喜歡的職業,也沒有關係,可以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步調整。

穩定還是不穩定。中國有句老古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很紅火熱門的職業,現在可能一點都不吃香。職業穩定的概念是相對的,計劃經濟時,所有職業都是穩定的,而現在即使是公務員,也有淘汰機製。“所謂的不穩定,不是職業的不穩定,而是企業、單位的不穩定。作為社會分工的各種職業,在社會上永遠都是需要的。”

大公司還是小企業。大公司優點很多,比如有良好的福利、晉升、培訓體係,大公司的經曆為以後求職帶來便利。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大企業人才濟濟和分工過細、過明確,長處就不易被發現,其他能力可能很難得到鍛煉。相對於大公司,在小公司工作,可能身兼數職,更能展示才能,職業發展空間可能會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