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了解自己職業心理探索(10)(1 / 3)

價值觀是因人而異的。由於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不同,人生經曆也不盡相同,每個人的價值觀的形成會受到不同的影響,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價值觀體係。在同樣的客觀條件下,具有不同價值觀和價值觀體係的人,其動機模式不同,產生的行為也不同。

價值觀是相對穩定的。價值觀是人們思想認識的深層基礎,它形成了人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它是隨著人們認知能力的發展,在環境、教育的影響下,逐步培養而成的。人們的價值觀一旦形成,便是相對穩定的,具有持久性。

價值觀在特定的環境下又是可以改變的。由於環境的改變、經驗的積累、知識的增長,人們的價值觀有可能發生變化。

2 什麼是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生涯大師舒伯(Super,1970)認為,職業價值觀是個人追求的與工作有關的目標,即個人的內在需求及在從事活動時所追求的工作特質或屬性。國內專家黃希庭(1994)等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職業的需求表現出來的評價,它是人生價值在職業問題上的反映。

任何人,無論正在做任何事,其最終目標是追求人生的成功、快樂。人生怎樣才是成功、快樂的呢?其實每個人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有一些他很在乎、認為很重要、很想得到的東西,這些便被稱為價值。經常對有就業決策上感到困惑的同學問同樣的問題:“你在工作中最想得到什麼?最在乎什麼?”回答多種多樣,如收入、穩定、學習和培訓機會,別人對我的肯定、環境好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這些在工作中對每個人來說很重要或是很想要的東西,就是自己的職業價值觀,也稱工作價值觀或擇業觀。人們在很多時候要在得與失中做出選擇,而左右選擇的就是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分為內在和外在兩種。內在價值觀涉及一個人所做工作的內容及如何作用於社會;外在價值觀指的是外在的一些因素,如薪酬、工作地點及環境。價值觀是後天習得的。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價值觀形成之後,就會在較長的時間內發揮其導向和動力作用,產生想做某事或不想做某事的感覺,具有相對穩定性。職業價值觀也是社會現象的反映,必然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折射出時代的變遷。因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製度環境,人們會有不同的職業價值觀。即使在相同的時代,也會因各自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教育程度、性別、個性追求等差異,而各有所好,這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有些人認為工作有挑戰性、發展潛力大、公司名氣大和薪水高就是好工作;而有些人認為工作穩定、工作環境好、人際關係融洽才是好工作。

一個人看中什麼價值,事實上是一個比較難以確切回答的問題。在擇業時,有人追求優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有人鍾情於社會地位高的職業;有人喜歡工作環境輕鬆愉快;更多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仍然把能否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視為擇業的第一標準。作為人們對待職業的一種信念和態度,職業價值觀往往決定了人們的職業期望,影響著人們對職業方向和職業目標的選擇。當人們按照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時,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感。對自己的價值觀有清楚認識的人,在進行生涯規劃時比較容易做出決策。澄清個體的價值觀是有效生涯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俗話說:“人各有誌。”這個“誌”表現在職業選擇上就是職業價值觀,它是一種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自覺性和堅定性的職業選擇的態度和行為,對一個人職業目標和擇業動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 價值觀的澄清

價值觀無論在人生還是職業發展中都起著極其重要的決定方向的作用,甚至超過了興趣性格的影響。那麼,現在請想一想並且回答: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自己的真正追求到底是什麼?

真正回答的時候,很多人又有些茫然,有些人每天在校園裏忙忙碌碌,要麼和大多數人一樣隨波逐流,要麼睡懶覺、逃課、上網、打工、談戀愛??有時也躺在床上思索人生的意義,但是繞來繞去總覺得很累,遲遲得不到答案。根本的原因在於,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不知道自己忙來忙去究竟要到哪裏去,因此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無法製定出明確的目標和采取有效的行動。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而且不論喜歡與否,生活中重要他人(如父母、同學、師長等)的價值觀也常常會對我們產生影響。重要的不是去評判這些價值的對錯,而是去考慮他們給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發展帶來的影響,並適時做出調整。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很少有工作能夠完全滿足一個人所有的重要價值觀。因此,我們總是要不斷地做出妥協和放棄,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隻有對自己的價值觀進行澄清和排序,才能知道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