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蘇縣的圖書館三樓,開了一場小型的學術會。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組成這個世界的元素,也就是對五行理論的重新解釋。
耿先生肯定了這個世界是從陰陽中化生出來的。但是陰陽化五行,五行再化生萬物就不是那麼準確。比如不管任何植物,任何溶液,最後都會還原成一些基本的元素。而這基本的元素應該分為三大類,一類金屬,一類是土屬,一類是氣屬。
金屬性比如金銀銅鐵之類,是能夠導電的,比較重的元素。
土屬是不導電,相對較輕的元素。
氣屬是非常輕,肉眼看不見的元素。
這三各屬的元素種類都不止一種,非常多。從現在算下來就是幾十種之多。任何動植物,礦石,液態和氣態的物質通過一定的方式都會還原成為這三類元素中的一種。
所以至少五行理論中的木,水,火三種元素是不對的。水裏麵除了固體物質,最後開會變成氫氣和氧氣。木屬這使水和其它各種元素的化合物。而火是一種各種熱能的反應,不是一種物質。
所以以五行構建宇宙結構是不正確的。構成這個世界的物質要複雜的多。而化合物中元素越多,結構越複雜,就會生出靈智。越少的元素,靈智越低。
這就給五行理論帶來了幾乎毀滅性的的打擊。
所以五行理論必須重新清理元素、事件與屬性的關係。也許這種結合原本就是不正確的,不能混為一談。
五行理論中最關鍵的是平衡,相生和相克的理論。這已經是一種哲學思想。元素是元素,哲學是哲學。
高繼衝和王婉容阻止了對於哲學上的探討。
而認為五行,實際上是在觀察和分析手段不夠的情況下,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對事、物進行歸納總結分類的一種手段。可以算作分類學。
分類學在動植物調查,疾病診斷,藥物的藥效,藥理上是具有實際作用的。實際上耿先生在對元素進行三大類的分屬的時候,也用到了分類的辦法。
以現在的工作中,還是以調查和分類為主,耿先生他們研究的基本元素和簡單化合物。而農學院等等他們研究的是複雜的,具有靈智的生物。隻有完成了這些分類統計調查之後,才能夠繼續深入研究元素,化合物,生物之間的關係。
這是對物的研究。而除了物的研究,還有對物發生變化的過程,也就是對事件的發展過程,對曆史進行歸納總結。這才回到了五行理論中平衡,相生和相克等等關係的總結。
所以並不是說五行理論中都是錯誤的,而是五行理論隻是總結了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用這種哲學概念來解釋宇宙的構成難免多了猜測而少了實證。
其實五行理論的重新解釋直接涉及到了陰陽的定義。耿先生堅持認為應該還有更加小基本元素來構成現在發現的這些元素,那就是陰陽,也就是正反,因為她發現電是有陰陽屬性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而很多物質都有這種電磁屬性。
所以不是說我們找不到陰陽粒子,而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他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