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1 / 2)

“想與他們一起嗎?”

一旁一直觀察她的逐風,似乎看懂了她眼中的羨慕,隨口道出她內心的渴望。

清荷睞他一眼,隨即把臉轉向一邊,神色中有些被撞破心事的懊惱。

逐風嘴角輕揚,不說其他的,起身的同時也把她拉了起來。

“喂,你……”清荷不知道他又有什麼驚人之舉,慌亂地掙紮,“你放手!”

逐風不理會她的掙紮,微使了些力,使她隨著自己走到篝火旁。

看到客人加入了進來,村民顯得更加興奮,歡呼的聲音更大,跳舞的節奏更快。並在清荷的驚訝中,一個年輕的女子上前拉起她的手,把她與逐風都帶到了跳舞的圈中央。

清荷開始還有些不自在,但勉強隨著他們跳了兩圈,跟上節奏之後,很快被他們歡樂的情緒感染了,主動地跟著他們的節奏,跳出了此生最為歡快的舞蹈。

直到篝火即將熄滅,天上的星子也乏得張不開眼時,清荷才與村民盡興地結束這場感恩的狂歡。

許是累到極點了,也可能是心中的鬱結被歡樂給衝淡了,清荷竟一夜好夢,直到日上三竿才緩緩張開眼睛。

農家少閑月,清荷走出屋的時候,所有人便都下田勞作了。

這裏的人們生活相當艱苦,沒有中原地帶那樣廣袤肥沃的土地,隻有山間東一塊兒西一塊兒的小片貧瘠的土地。為了生存,他們往往要在山間不停地尋找適於種植的地方,繼而開荒種地。

這時候,人力便是最關鍵的開荒工具。因此,這裏的人們集體勞作,最後平均分配勞動成果。

看似很原始落後,但是卻能體現了他們淳樸善良、樂天知命的一麵。

這裏四季不明顯,所以人們似乎時時刻刻都在開荒、種植、收獲,也時時刻刻在享受著勞動為他們帶來的歡樂。

清荷站在院門口,看著周圍的青山,雖看不到一個人影,卻能聽到遠處隱隱約約的號子聲、嬉笑聲,似乎還有歌聲。這裏的人們就是這樣,任何事都能用歌聲來表達,任何時候都能讓自己開心起來。

這時,逐風迎麵走來,手中拿著他自己的白色衣衫,濕答答地滴著水。這人喜愛清潔,想必是清洗衣物去了。他身上穿著與當地人同樣的服飾,黑色布鞋,寬鬆的靛藍色長褲,同樣靛藍色的無袖上衣,敞著懷,赤著膊,精壯結實的上身幾乎全部暴露在外。這使得清荷的臉頰卻沒來由地一陣發熱,清荷心裏暗暗地挖苦:這樣的衣物也能穿!他倒入鄉隨俗的快!

“起來了?”逐風倒不做他想,看到她便笑著打招呼,“你幾日都不曾睡好,怎地不多睡會兒?”

清荷低下頭,掩飾著自己的麵紅耳赤,往旁邊挪動了一下,給他讓開路,仍舊不回應。

逐風也不怎麼在意,越過她走進院子,把手裏的衣衫搭到院裏的竹竿上。

“離此不遠的後山上有塊空地,”逐風知道清荷在聽他的話,也無所謂她是否回應,或是否看著他,自顧自地說著:“我想著去那建兩間屋子,明日便著手準備,總不好一直寄居在別人家。”

清荷雖不說話,肩頭卻不自主地顫抖了一下。很顯然,逐風的話給了她不小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