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無所不能的語言技巧(4)(2 / 3)

不管怎樣,介紹還總是很有用處的東西。因此廣結善緣戰術有利於擴大運用公共關係,對於生意有很大幫助。這些關係平常就應多建立,是無法臨時抱佛腳的。

不過應當注意的是,無論如何不能給介紹人添麻煩。做生意主要靠自己的本事,介紹人隻不過介紹見麵而已,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不能再要求過多。

如果太不識相,擺出一個“我是某某董事長介紹的,你可不能拒絕”的態勢,狐假虎威,那就太不給介紹人麵子了。如果對方不買賬,打個電話向介紹人告一狀。那麼從此你結的善緣就變成惡緣,休想再叫人給你介紹了。

漫不經心

因為誤會而相愛,因為了解而離開。

這是情場的定律之一。朔其根源是因為每個人都是做蠢活的能手,做了還不管別人,以為無所謂。

愛是被“漫不經心”殺死的。雙方為自己掘下愛的墳墓。商場的“糊塗經營”法,正是這樣自掘墳墓搞垮自己。最典型的莫過於“夫妻店”了。

一般的小生意都是所謂“夫妻店”,全家人出勤看店,收了錢往錢袋丟,要用錢就拿出來,並沒有明確的記賬。因此進貨成本多少?銷售額多少?生意上的必要經費是多少?都無法掌握。

小生意的老店主這麼說:“做生意全憑經驗,就是沒有記賬,要賺錢還是賺。”

誠然,自古以來的商人開的店都是憑著長年經驗得來的第六感、腹案、心賬等在做生意。像這樣的老先生要教他們把小時候的數學重新搬出來搞“計數管理”,反而無法掌握自己店的內容。長年養成的習性是根深蒂固的,要他們突然改變經營方式,往往是辦不到的。

沒有明確的記賬,收了錢就往錢袋丟,要麼就拿出來,有貨就賣,沒貨就進貨,這樣的“心賬”自然有小生意生活方式的奧秘所在,但是為了使得資金運用更有效率,這種心賬是很糟糕的。畢竟計數管理不能完全不做。尤其是那些不是從小學做生意的,剛停薪留職自立開始做生意的門外漢,計數管理更是絕對有必要的。

所謂計數管理,具體言之,如原價計劃、原價管理等。進而包含使用投入生產分析、獲利理論等方法之分析。以前的經營學注重經營組織或管理機構的問題,但最近,計量地掌握經營活動的要求逐漸高升,因此計數管理遂受到普遍的注目。

向來一般商店都使用著放錢的錢箱。以前收銀機還沒有普遍,店主收的錢都往錢箱裏丟。然後孩子要買餅幹嗎?從錢箱裏拿;爸爸買香煙嗎?從錢箱裏拿?今天生意不太好,奉獻200塊或今天生意不錯,奉獻300塊吧!就是這樣地,日常生活所需都從錢箱裏拿。

為此,到了晚上算錢的時候,到底今天的銷售額多少?消費了多少?一無所知。至於進貨也是一樣的,一次一次的進貨額當然知道啦,可是到月底結算,全月進貨額就算不出來了?總共進了多少貨?賣了多少錢?不知道。生活費用多少?經營費用多少?也一無所知。總之,到底這個月賺了多少?投資報酬率多少?茫然無知。

當然,賺是賺了,若是賠了馬上就可以感覺出來,但是除此之外我統統不清楚,就好像雞生蛋一樣,母雞隻知道窩裏有沒有蛋,窩裏沒有蛋,它會著急,可是就算生了十幾個蛋,隻要窩裏留下一個,其餘統統給偷光了,它也很瀟灑,但是如果考慮到提高投資報酬率,那是不行的。

地利必爭

古語說得妙:家有良妻,勝過良田千畝。有的女人不但能節省還會助丈夫理財。難怪命相字中有“妻財”之說。相反呢?有的女人除了敗掉錢財,還有什麼?

用土地比較起來,好女人是長金子的土地,壞女人一片貧脊荒蕪,隻長些頑石。

開店選址,就如找妻子,好妻進財,壞妻敗運。不論事務所好,商店也好,都沒有兩樣,舉個極端的例子。

有一家日本公司在全國有龐大的販賣網,在地方有一個生產工廠,在東京銀都中央區設有總公司。所謂總公司,不過在大樓的一個小房間,擁有數名職員而已。實際上不過是掛個名表示該公司在東京市中心而已。

這家公司的工廠在茨城縣某郡的鄉下,其首腦人物也集中在這兒,可是如果把總公司設到那兒會怎樣呢?恐怕沒辦法把販賣網伸展到全國每個角落吧?

這就是“地利”的厲害處。東京是日本全國商業中心,總公司不能不設在東京。而且不能不在東京銀都的中央處。

在東京銀都內,地利有天壤之別,而要價也相對地有貴賤之差。為什麼有地利的地價那麼貴呢?這又是“地利”厲害的證明。

但是“地利”也要看行業而定。“地利”貴的並不一定適合你的行業。所以地利好的當然價貴,但地價貴的,就你所要從事的行業而言,就不一定地利好。

現代的都市,同行或性質類似的行業有集中的傾向。開商店要到商店街,開事務所要到辦公室街。而新鮮食品店最好到住宅區。

還有車站附近是行人最頻繁之處,當然生意最好做啦。飲食店、咖啡座、禮品店、土產店……幾乎什麼店都想擠到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