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3)

如果你還在原地“喚山”,“山”會過來嗎?

既然山不過來,那麼就讓我們過去吧!

忘憂船

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一群年輕人總是感覺有些憂愁和煩惱,於是他們到處尋找幸福和快樂,可總是空手而歸。

最後,他們向哲學家蘇格拉底老師請教:“快樂到底在哪裏?我們找遍了各地,可總不見它的蹤影。”

蘇格拉底說:“你們想找快樂嗎?好啊,我幫你們找。不過,在找到快樂之前,你們必須幫我造一條忘憂船,好嗎?”

“好啊!”年輕人愉快地答應了,並暫時將憂愁和煩惱的事放在了一邊。他們找來造船的工具,鋸掉了一棵高大的樹,把樹心挖空,就這樣忙啊忙啊,用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造成了一條獨木船。

等到船下水的那一天,年輕人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他們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高興地齊聲歌唱,空氣中彌漫著歡樂的氣息。

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現在快樂嗎?”

年輕人齊聲回答:“快樂極了!”“還有啊,這段時間裏,你們把憂愁煩惱也忘了。”蘇格拉底補充道。

心靈中的“忘憂船”就在你的追求和不懈地奮鬥之中,隻要你有一雙勤勞的手,“忘憂船”就會載著你走向收獲和快樂的彼岸。

守住生命中的“沉香”

有位年輕人,一直在苦苦追尋發家致富的秘訣。

一天,他得到一位長者的指點:“年輕人,東南方向三百裏的深山老林中,有位白發仙人,若有緣與他見麵,則有求必應,肯定不會空手而歸的。”年輕人聽了欣喜若狂,謝別長者後立刻收拾行李,連夜向東南方向的深山老林出發了。經過長途跋涉,他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在那兒苦等了3天,終於見到了那個傳說中的仙人。

他向仙人請求道:“大仙,我一直想發財,了卻生來的心願,經過長者指點,不遠萬裏而來,請您告訴我發財的秘訣吧!”

仙人告訴他:“年輕人,看你這麼不辭勞苦,虔誠尋找,那我就告訴你這個秘訣吧:再往東南方向走三百裏,有一座山,山上有一種散發著香氣的樹木,可是寶物啊!隻要你找到它,你就會發大財的。”

年輕人聽了很感動,謝別大仙後,決定獨自一人去尋找寶物。

他跋山涉水曆盡艱辛,最後在一片深山老林中找到一種樹木,這種樹能散發一種無比的香氣,放在水裏不是像別的樹一樣浮在水麵而是沉到水底。他心想這一定是大仙所說的價值連城的寶物了!

於是,年輕人信心十足地把香木運到市場去賣。可是令其不解的是,放了幾天,卻無人問津,為此他深感苦惱。當看到隔壁攤位上的木炭總是很快就能賣光時,他一開始還能堅守自己的判斷,但時間最終讓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他決定把香木燒成木炭來賣。

很快,燒成木炭的香木被搶購一空。年輕人迫不及待地跑來告訴大仙。大仙聽後,歎惜地對他說:“年輕人,燒成木炭的香木,正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樹木:沉香啊!隻要你切下一塊磨成粉屑,價值就超過了一車的木炭。”

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沉香”,隻是有的人禁不住世間的誘惑,常常動搖自己的初衷,結果失去耐心、失去自己的“沉香”。隻要堅守住夢想,就一定能摘取到理想之樹的果實。

心中的桃花源

一個年輕人翻山越嶺來到桃花源,向智慧老人取經。智慧老人問他:“年輕人,你喜歡這裏的風景嗎?”

“喜歡,真是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啊!”年輕人說。

“你的家鄉如何?”智慧老人又問道。

“糟透了!我很討厭那地方。”年輕人回答。

“那你快走,這裏同你的家鄉一樣糟。”智慧老人說完,便把這個年輕人趕走了。

不久,又來了一個年輕人來取經,智慧老人問了同樣的問題。

當智慧老人問他家鄉如何時,這個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思念我們家鄉的人、花、事物……”

智慧老人便說:“年輕人,那你留下來吧!”

旁聽者深得詫異,問智慧老人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呢?智慧老人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心中沒有桃花源,世上也就沒有桃花源了。”

生活中,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時,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如果你過於挑剔、以偏概全,你便隻會看到無數缺點。

寶物。

他跋山涉水曆盡艱辛,最後在一片深山老林中找到一種樹木,這種樹能散發一種無比的香氣,放在水裏不是像別的樹一樣浮在水麵而是沉到水底。他心想這一定是大仙所說的價值連城的寶物了!

於是,年輕人信心十足地把香木運到市場去賣。可是令其不解的是,放了幾天,卻無人問津,為此他深感苦惱。當看到隔壁攤位上的木炭總是很快就能賣光時,他一開始還能堅守自己的判斷,但時間最終讓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他決定把香木燒成木炭來賣。

很快,燒成木炭的香木被搶購一空。年輕人迫不及待地跑來告訴大仙。大仙聽後,歎惜地對他說:“年輕人,燒成木炭的香木,正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樹木:沉香啊!隻要你切下一塊磨成粉屑,價值就超過了一車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