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小精靈
傳說在古時候的印度,有一個小精靈給一戶人家管理花園。她幹活的動作嫻熟而又幹練,默不作聲,熱愛主人的全家,還特別喜歡那個花園,主人感到十分滿意。
其他精靈對這個小精靈出色的工作非常妒忌,於是,到精靈的主管那兒對小精靈妄加誹謗,告她的黑狀。善惡不分的主管聽信了讒言,準備把小精靈調往別處。
動身前,小精靈對主人說道:“善良的主人啊,你們對我一直很好,可我現在不知道犯了什麼錯誤,上司硬逼著我與你們分開。目前我與你們相處時間很短暫了,長則一月,短則一周,請你們在這段時間內提出三個願望,我將滿足你們的要求。記住,隻能是三個,不能再多。”
這對夫婦提出的第一個願望就是發財,於是一把把的金錢裝滿了箱子、錢櫃;第二個願望是致富,於是倉庫裏全是麥子,地窖裏裝滿了酒,到處都塞得滿滿的。那麼,如何來管理這些財產呢?既要設立很多賬本,又要雇人看管,這下,兩口子可犯愁了。另外,要是小偷來光顧,王公貴族來借錢,國王來征收賦稅,又該怎麼辦呢?這對可憐的夫婦因暴富而在大傷腦筋,整日憂心忡忡。
“親愛的小精靈,趕快來幫助我們擺脫因財富而帶來的麻煩吧!”幾天後,實在忍受不了這種折磨的夫婦鄭重地向小精靈提出了第三個願望,“做窮人是多麼的自在!貧困實在比擁有財富省心,還是遠離財富吧。平庸女神,你是慈善之母,淡泊的夥伴,請你回到我們身邊吧!”話音剛落,小精靈請來了平庸女神,夫婦請女神住下。在得到第三個願望後,這對夫婦終於重新過上了快樂寧靜的生活。
珍重平淡吧!這對夫婦因為飛來的財富而攪亂了原本平淡而又快樂的生活。生活中,許多令你心動的東西,其實並不值得你去刻意追逐。你如果細心地回顧一下往事,在多數情況下,找到自己的快樂其實就不要丟掉已有的快樂。誰能對眼前的欲望進行適度的節製和滿足,誰就能最終得到更多的快樂;而所謂的不幸福,就是不知自己要些什麼卻又盲目去追求。
心鎖
相傳有一個粗心大意的人一直管不好自己家門的鑰匙,經常不是弄丟了,就是反鎖在屋裏,門鎖打不開,隻好撬門而入了。
總是這樣撬開門也不是個辦法呀!
後來他想,要是多配一把鑰匙,放在隔壁鄰居家不就行了嗎?他本以為這下子就可以無憂無慮了。一天,他又忘了帶鑰匙,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鄰居家的人恰好不在家,於是他又不得不再次撬開家門。
後來,他幹脆又在另一鄰居那裏放了把鑰匙,可還是碰到了進不了家門的時候。
最後,為保險起見,他幹脆在所有的鄰居家都存放了鑰匙。
這樣,就出現了一種可笑的局麵:有時候,左鄰右舍的人都能進入他家的門,唯獨他自己進不去;自家的門鎖對其他人都是敞開的,唯獨鎖住的是他自己。其實,能真正打開他家門上的那把鎖,隻能靠他自己的鑰匙。
一個人的“心鎖”何嚐不是如此呢?在現代生活中,放棄自己的權利,讓別人來決定自己生活的人實在不少。他們把自己求學、擇業、婚姻等所有的問題統統托付給他人,最後變成了失去自我的人。人生最大的損失,也莫過於失掉自我。如果你把自己的一切托付或交給他人,一切都聽從別人的意見,把“心鎖”的鑰匙交付於他人,那麼最終會失掉幸福和快樂。
穆罕默德的呼喚
《可蘭經》裏有這樣一個經典故事,說有一位叫穆罕默德的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大法”。
有一天,他帶著他的40個門徒,在山穀裏布道,他說:“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關鍵,也就是說,隻要你有信心,便沒有不能成功的計劃。”
一位門徒對他說:“師傅,這個道理我知道。要是你有信心,你能讓前麵這座山過來,讓我們站在山頂嗎?”
穆罕默德自信地對他的門徒們點點頭,放聲地對著大山呼喚:“山啊,你過來吧!”
空曠的山穀裏響起了穆罕默德的悠長的聲音,回聲一消失,山穀又恢複了寧靜。
門徒們個個伸長脖子,盯著那座山,可是山依然未動。
“山不過來,我們過去吧!”穆罕默德說。
師徒們開始爬山,經過一番努力,到達山頂。
“徒兒們,我們不是站到山頂了嗎?請為我們因為信心十足促使希望的實現而歡呼吧!”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當中,我們十有八九不會一帆風順,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麻煩,生活中也有許多“大山”,我們是無法改變他們的,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他們的。穆罕默德的“移山大法”告訴我們: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們就改變自己。
如果別人不信服你,說明你還不能讓人信服;如果別人不愛你,說明你還不能讓別人愛;如果顧客不願意購買你的產品,說明你還沒有生產出足以令顧客產生購買意願的產品;如果你還沒有成功,說明你暫時沒有找到成功的方法,等等。人不一定能改變環境,但可以去適應環境。“山不過來,我們就過去”
的人生態度,就是告誡人們要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調整適應能力,不要總是抱怨自己懷才不遇。
同樣,要人寶山取寶,寶山不過來,你當然要自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