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羅斯筆記六則(1 / 3)

陳勇

自願者2004年7月,我們剛進入俄羅斯列寧斯闊耶時,公司總部住在康拜因手大街一處居民區裏,由於是唯一的外國人住戶,難免要受到一些幹擾,比如門鈴莫明其妙地被當地小孩子按響,等到我們出去時,一群孩子呼啦一下跑遠了,典型的惡作劇,讓大家哭笑不得。當然也有更恐怖的,一天清晨,時任總經理的李炳祥發現院子大門上插著一把尺多長的大砍刀,顯然是在恐嚇我們。當時俄羅斯馬匪(黑社會分子)很活躍,治安環境差,李總告誡大家要提高警惕,一定要注意安全,天一黑,任何人都不能出門,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成為公司涉外製度的一條規章。

16日夜裏零時左右(俄遠東時間比我國早3個小時),大家正熟睡中,猛聽到院子裏有響亮的碰撞聲。“馬匪來了!”不知誰喊了一聲,大家都驚恐地從床上起來,在李總的指揮下,帶上了早已準備好的棍棒,一齊勇敢地衝出了屋子。此時公司停在院子裏的馬自達商務車已被人推出了大門,但偷車賊也被我們勇敢的行動嚇得不見了蹤影,大家吆喝了一陣,見沒什麼動靜,又把車推回了院子。為防備車輛再次被偷,李總提議安排人在外麵的車上睡覺值班,猶豫之中,臨時來公司的小張主動要求在車上值班,漫長的一夜過去了,平安無事。此次小張的自告奮勇,給大家留下了又深又好的印象,事後小張落了個“自願者”的稱號,一直叫到現在,自願者小張如今早已成為了坐擁百萬盧布的赴俄家庭農場主。

第一犁

2004年8月19日,我從國內直接到了俄羅斯列寧區普利波拉日諾夫卡村子裏,由於地裏小車進不去,不得不搭送給養的拖拉機前往距離村莊19公裏的第一開荒點。雖然離開僅半個月的時間,又聽說寶泉嶺農業局局長楊繼權親臨現場指揮開荒,但不知道具體開荒作業情況如何。第一開荒點設在荒無人煙的野地裏,擁有一台篷車、兩頂帳篷、三台凱斯大馬力拖拉機以及鄒繼明、張文和、劉先權、吳勇平、張勝利等11名精幹的幹部和職工。躺在摩特茲(俄產一種拖拉機名)牽引的木板拖車中,行駛在年久失修的田間土路上,拖車一起一伏像大海中的小船一樣不住地顛簸,原野中的瞎蠓又多又大,隨便抓一隻就能塞滿一個火柴盒,人們不得不穿上厚厚的工作服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熱得流汗但總比瞎蠓的叮咬疼痛要好得多。

19公裏的路程,摩特茲足足走了近一個小時,到了開荒點的拐彎處,猛然看見一台7220型拖拉機掛著英式大犁,旁邊圍著五六個人,身材結實、聲音洪亮的楊繼權局長正與大家比畫著說什麼,緊接著大馬力拖拉機吼叫著向前方奔去,我從車廂上跳了下來,就見一條黑油油的泥浪向無盡的天邊伸展出去,大犁撕開了厚厚的荒原,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半個多月來,從打荒原第一口水井到第一頂帳篷支起來,從搭第一口鍋台到今天的破荒第一犁,無不浸透著走出國門拓荒者辛勤的汗水。

收容所

2005年5月26日,俄移民局突擊抓捕了我10名工人,其中有男拖拉機手9人,女炊事員1人。為妥善處理這一外事事件,寶泉嶺管理局時任副局長劉新華與商貿局孫局長、農機局陳局長親臨俄羅斯應對這一危急事件,首先劉新華副局長指示境外企業“要不惜一切代價營救被捕人員”,28日他還與公司領導前往俄收容所看望被關押的10名工人。移民局收容所設在比羅比詹市一處偏僻的大院子裏,院子裏住著5名荷槍實彈的警察,一輛老式囚車停在大門旁。經翻譯上前協調,當班警官隻允許我們當中一人進收容所裏探視,其他人員隻能在外麵等待。大家爭先恐後,劉局長說:“不要爭了,我進去安慰工人效果要更好一些。”大家都不作聲了,眼瞅著新華局長神態自若地走到收容所門前,值勤警官示意不得攜帶手機及照相機入內,新華局長返身將手機交給我後,值勤警官領著他一前一後走進了收容所中陰暗的屋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