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下,群裏有範老師發了個招聘啟事,據說有戶口,你要不要去看看。留在北京還是需要這個東西的”
“有嗎?我看看去”
真的嗎?這都6月底了,正常有戶口的工作早在去年十月左右就結束了吧。張一德想留在北京,為了這個目標才在本科畢業那年的研究生考試失利之後又複讀了一年考上了北京這個研究所。為什麼對北京有這麼大的向往呢?張一德也想不清楚。隻是印象中從小就被父母長輩教導好好學習,長大到北京去。不過為什麼去北京,去北京做什麼,就沒有人告訴他了。兒童時期的記憶片段構成了張一德成年後的渴望,並且在今年考博失利後讓他萌發出留在北京的這一想法。不過這時候已經5月了,作為一名非名牌大學的碩士畢業生,張一德還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斤兩的。留在北京也許是可以的,不過北京戶口?還是洗洗睡吧。
點開qq群,確實是範老師發的消息,不過看看時間,應該是昨天發出來的。“學科編輯,出版社……”這些信息一掃而過,吸引張一德眼光的是第二條信息“解決北京戶口”。第三條信息“有需要的聯係我”。這個群是研究所這一級的學生群,大概有100多人,平時範老師發個通知什麼的都在這個群裏。範老師是教育處的老師,平時和藹可親和全所的學生關係都很好。看來這消息假不了呢,不過從昨天到現在竟然沒什麼人對範老師發的這信息有任何反應。雖然部分人轉博考博了,不過畢竟是北京戶口啊。可能大家都覺得學科編輯這種職業好像跟自己的專業不掛鉤啊。
“靠譜嗎?這是學科編輯,咱們幹不了吧”切換回微信,給關響發消息。
“試試唄,好歹有戶口。你之前的三方不是還沒簽呢嗎?去試試真有不是個更好嗎?”等了幾分鍾關響才發回信息。趁這工夫,張一德起身去把電腦打開,估計等下要用的。
“呃,也是。我問問範老師”
聯係範老師,範老師發來一個手機號,說是去年畢業的李師姐,畢業了去了那個出版社,這消息就是她發給範老師的。具體信息直接聯係她就可以。對範老師表達了千恩萬謝之後,趕緊聯係李師姐。看看時間10:30。估計人家還在上班,發個短信看看吧。
“李師姐你好,我是今年的畢業生,看到範老師發的消息說你們出版社在招人是嗎?我想試試。”反複改了幾次,才發送出去。有必要嗎?就試試而已。張一德想到這忍不住笑出聲來。這可能是他拿到北京戶口的唯一希望呢。
手機響了,回得很快。“你把簡曆發我郵箱裏吧。我先看下你簡曆。有什麼後續我再聯係你。我郵箱是[email protected]”
看來希望不大。看這反應估計很多人都麻煩她呢,不過既然都開頭了,就把這事弄完吧。
這麼久,電腦終於開機完畢可以使用了。找到之前弄好的簡曆。直接通過郵件發送過去。少不得寫上一番“麻煩,費心,辛苦”的話。
剩下就等消息吧。估計要好幾天呢。不過更多的可能性是就此石沉大海吧。
這麼想著,張一德又爬回了床上。房間又再一次的安靜下。不過剛剛的光斑已經不知走到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