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世紀50年代的世界外交舞台似乎專為周恩來而設。1954年日內瓦會議,周恩來“舌戰群儒”,“贏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之際,美國正在對中國進行圍堵,並扶持台灣當局製造緊張局勢,企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在這種背景下,周恩來總理不負眾望,以卓越的外交才能在會議上三次力挽狂瀾,樹立了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的萬隆精神。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外交舉動有效地贏得了亞非國家的同情與支持,打破了中國所處的外交僵局。
周恩來主席、各位代表:
舉世矚目的亞非會議已經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能同與會的各國代表團一起在這個會議上討論我們亞非國家的共同問題,感到非常高興。我們能夠在這裏會晤,首先要感謝緬甸、錫蘭、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5個發起國家的倡議和努力,我們還應當感謝這次會議的主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為會議做了很好的安排。
亞非兩洲有這麼多的國家在一起舉行會議,這在曆史上還是第一次。在我們亞非兩洲的土地上生活著全世界半數以上的人民。亞非人民曾經創造過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代以來,亞非兩洲的大多數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殖民主義的掠奪和壓迫,以致被迫處於貧困和落後的停滯狀態。我們的呼聲受到抑製,我們的願望受到摧殘,我們的命運被旁人擺布,因此我們不得不起而反對殖民主義。由於同樣的原因而受到的災難和為了同樣的目的進行的鬥爭,使我們亞非各國人民容易互相了解,並在長期以來就深切地互相同情和關懷。
現在亞非地區的麵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亞非國家擺脫了或正在擺脫著殖民主義的束縛。殖民國家已經不能用過去那樣的方式來進行掠奪和壓迫。今天的亞洲和非洲已經不是昨天的亞洲和非洲。亞非兩洲的許多國家,經過長期的努力,已經把他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的會議反映了這一深刻的曆史變化。
雖然如此,殖民主義在這個地區的統治並沒有結束,而且新的殖民主義者正在謀取舊的殖民主義者的地位而代之。不少亞非人民還在過著殖民地的奴隸生活,不少亞非人民還在受著種族歧視,他們的人權遭受著摧殘。
我們亞非各國人民爭取自由和獨立的過程是不同的;但是,我們爭取和鞏固各自的自由和獨立的意誌是一致的。不管我們每一個國家的具體情況如何不同,我們大多數國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義統治所造成的落後狀態,我們都應該在不受外來幹涉的情況下按照我們各國人民的意誌,使我們各自的國家獲得獨立的發展。
亞非人民曾經長期遭受侵略和戰爭的苦難。許多亞非地區的人民曾經被殖民主義者強迫充當進行侵略戰爭的炮灰。亞非人民不能不痛恨侵略戰爭。他們知道,新的戰爭威脅不僅危害到他們國家的獨立發展,而且還要加強殖民主義的奴役。因此,我們亞非人民更加深切地感覺到世界和平和民族獨立的可貴。基於這些情況,保障世界和平、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並為此目的而促進各國間的友好合作就不能不是亞非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接著朝鮮停戰之後,日內瓦會議曾經在尊重民族獨立的基礎上,得到科倫坡5國會議的支持,達成了印度支那的停戰。當時,國際的緊張局勢確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給全世界人民特別是亞洲人民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是,跟著而來的國際形勢的發展卻和人民的希望相反。無論在東方和西方,戰爭危機都在增加。朝鮮人民和德國人民要求和平統一的願望受到阻撓。日內瓦會議關於恢複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協議有被破壞的危險。美國在台灣地區繼續製造緊張局勢。亞非以外國家在亞非地區建立的軍事基地越來越多。他們公開鼓吹原子武器是常規武器,準備原子戰爭。亞洲人民不能忘記第一顆原子彈是落在亞洲的土地上,第一個死在氫彈試驗下的是亞洲人。亞非各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民一樣,不能不關切日益增長的戰爭威脅。
但是進行侵略、準備戰爭的人究竟是極少數。世界上不論是生活在哪一種社會製度中的絕大多數人民都要求和平,反對戰爭。世界各國人民的和平運動有了更加廣泛和深入的發展。他們要求終止擴軍備戰的競賽,首先各大國應該就裁減軍備達成協議。他們要求禁止原子武器和一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他們要求將原子能用於和平用途,為人類創造幸福。
他們的呼聲已經不能被忽視,侵略和戰爭的政策已經日益不得人心。戰爭策劃者日益頻繁地訴之於戰爭威脅,作為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但是,戰爭威脅是嚇不倒任何具有抵抗決心的人的,它隻能使威脅者自己陷於更加孤立和更加混亂的地位。我們相信,隻要我們同世界上一切願意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決心維護和平,和平是有可能維護得住的。
我們大多數亞非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由於殖民主義的長期統治,經濟上還很落後。因此,我們不僅要求政治上的獨立,同時還要求經濟上的獨立。當然,我們要求政治獨立並不是要對亞非地區以外的國家采取排斥的政策。但是,西方國家控製我們命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亞非國家的命運應該由亞非各國人民自己掌握。我們要努力實現各國的經濟獨立,這也並不是要排斥同亞非地區以外的國家的經濟合作。但是,我們要求改變西方殖民國家對東方落後國家的剝削狀態,我們要求發展亞非各國獨立自主的經濟。爭取完全獨立是我們大多數亞非國家和人民長期奮鬥的目標。
在中國,自從人民做了自己國家的主人以後,我們的一切努力就是要消除長期的半殖民地社會遺留下來的落後狀態,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國家。五年以來,我們恢複了遭受長期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並且從1953年起開始了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由於這些努力,我們在各個主要生產部門,例如鋼鐵、棉布、糧食的生產量,都已經超過了中國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水平。但是,這些成就比之於我們的實際需要還微小得很,比之於工業高度發展的國家,我們還落後得很。正像其他的亞洲國家一樣,我們迫切地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我國獨立自主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