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不做壞脾氣的女人(1 / 2)

從生理角度來講,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衝動,更愛發脾氣,她們很難容忍不如意的事,然而壞脾氣不僅會傷害他人,還會傷害自己。因此,40歲女人一定要學會控製衝動之下的壞脾氣。

生活不可能平靜如水,人生也不會事事如意,人的感情出現某些波動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有些人往往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亂發脾氣。結果非但不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傷了感情,弄僵關係,使原本已不如意的事更加雪上加霜。與此同時,生氣產生的不良情緒還會嚴重損害身心健康。

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通過實驗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一個人生氣10分鍾,其所耗費的精力,不亞於參加一次3000米的賽跑;人生氣時,很難保持心理平衡,同時體內還會分泌出帶有毒素的物質,對健康十分不利。

雖然人人都有不易控製自己情緒的弱點,但人並非注定要成為自己情緒的奴隸或喜怒無常心情的犧牲品。當一個人履行他作為人的職責,或執行他的人生計劃時,並非要受製於他自己的情緒。要相信人類生來就要主宰、就要統治,生來就要成為他自己和他所處環境的主人。一個心態受到良好訓練的人,完全能迅速地驅散他心頭的陰雲。但是,困擾我們大多數人的卻是,當出現一束可以驅散我們心頭陰雲的心靈之光時,我們卻緊閉著心靈的大門,試圖通過全力圍剿的方式驅除心頭的情緒陰雲,而非打開心靈的大門讓快樂、希望、通達的陽光照射進來,這真是大錯特錯。

我們是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時,那朋友禮貌地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沒發一言。“這家夥態度很差,是不是?”他們繼續前行時,哈理斯問道。“他每天晚上都是這樣的。”朋友說。“那麼你為什麼還是對他那麼客氣?”哈理斯問他。朋友答道:“為什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

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每人心中都有把“快樂的鑰匙”,但亂發脾氣的人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掌管。我們常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或者無傷大雅的事情而大動肝火,當我們對著他人充滿憤怒地咆哮著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就在被對方牽引著滑向失控的深淵。

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動不動就亂發脾氣,令家裏人很傷腦筋。

一天,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和一把鐵錘,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家裏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就在柵欄上釘了30多顆釘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男孩在柵欄上釘的釘子越來越少。他發現自己控製脾氣要比往柵欄上釘釘子更容易些。

一段時間之後,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於是父親建議他:“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又過了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