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牆高還靠眾人扶,成功人士隨時隨地把握人脈(2 / 3)

每個人都想有好人緣,每個人都想有許多朋友,可好人緣不是靠吃吃喝喝、大撒金錢換來的,經濟上的互助隻是友誼的派生物。如果有人認為友誼是金錢上的互通有無,那麼他永遠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工作中建立友誼好處多

在三角債嚴重時期,有個公司欠一家工廠的一大筆資金遲遲不還,工廠幾次派人交涉都無結果,後來使出“殺手鐧”——把老於世故的人事科長魏某用上。

魏某先不著急立即去找欠債公司的經理劉某,而是打算先與對方建立私交。於是他多方了解劉某的年齡、性格等,得知劉某並非還不了錢,而是希望拖延一天是一天,不想那麼快還錢;劉某的兒子剛考上重點大學,劉某愛好廣泛,特別喜歡書法,而且造詣頗深,在劉某家裏還掛著他自己寫的一些字畫。魏某得知這些情況後,對催債成竹在胸,已有全盤統籌規劃。

魏某打電話與劉某約定某日晚上將登門拜訪。魏某如期赴約,來到劉家就問寒問暖,極其熱情,似乎久別重逢,他鄉遇故知。落座後,魏某隻字不提債務,反而和劉某聊起了家常,問及家中兒女幾個?現在境況如何?劉某一一予以回答,當說到兒子剛考上某重點大學時,劉某臉上泛起了層層笑意。這怎能逃過魏某銳利的眼睛。魏某說自己也有一個兒子,快高三了,可惜不成器,學習不好,魏某言語間流露出對劉某有如此上進的兒子的羨慕之情,並耐心向劉某討教如何教育子女的方法。劉某對此深有感觸,侃侃而談,極盡父母對兒子的拳拳教誨之心和望子成龍的期盼,魏某不時對劉某的某些觀點表示讚同,大發感慨。魏某似乎不經意地抬了一下頭,盯著牆上的書法,口中讚歎了幾聲,然後轉過頭來問劉某,這是誰的墨寶?劉某連說:“過獎過獎”,這是他自己的作品。魏某又誇了幾句,便說自己也酷愛書法,想請劉某指點一二。劉某看來了同行就更來勁了。兩人愈談愈投機,感情升溫。在適當的時候,魏某委婉地說工廠目前十分困難,請劉某考慮一下債務問題,劉某欣然同意。第二天,魏某得勝回朝,追回了巨額的欠款。

魏某把對方當成自己的朋友,在廣泛而親切的交談中,很自然地得到了對方的支持,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在今後的工作中,說不定還多了一個可以信賴和依靠的好朋友呢。其實工作中也可以建立私人友誼,那樣一來不但能夠避免尷尬生硬的工作場麵,還能夠在鬆弛的狀態下拉近彼此的距離,對提高你做事的效率大有幫助。

一位剛剛調換到新部門供職的年輕人很希望一開始就同他的新上司搞好私交,於是頻頻拜訪之。不料新上司由於同年輕人的舊上司關係不好,由此“厭鳥及屋”,每次都借故避而不見或隻是打哈哈,不肯放鬆談話的語氣。有一次年輕人注意到上司掛在衣架上的明尼蘇達壘球隊的帽子和辦公室周圍擺設的這個球隊的衣服和用品,他便決定冒險一試。“我必須給你看一樣東西,你會認為值得的。”他對上司說,並站起來,伸手到腰間抓住短褲的彈性腰帶,並解釋這是女朋友送的禮物,他把它拉出來足以讓上司看到那上麵印著的明尼蘇達壘球隊的商標。兩人大笑起來,輕鬆下來,開始談壘球,兩人融洽起來。從而使談話變得相當愉快,且有收獲,年輕人也得到了好處。

你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從你步入社會的那一天起,大多數時間都要與你的同事共同度過。與他們中的一部分建立私交,成為你特殊狀態下的特別朋友,無論對你的事業、工作還是生活都是極其有益的。

因為一些個人的經驗和情感是普通人共有的。不管你擁有什麼頭銜或者掙多少錢,從個人角度來說,大家相似之處實在多於相異的事。如果你能記住這點並從這個角度與人們建立關係,那麼你會發現:

首先,人們對你的感情會更有利於你。因為大家沒有想到你會指出你和人們的共同點並把你個人的情形告訴他們,大家在驚奇之餘也感到高興。他們馬上感到與你很近並且樂於接受你告訴他們的一切。

其次,人們對你會更開誠布公。你的開誠布公也使他們有信心和勇氣表露他們自己。當你繼續做這樣的人際關係的溝通時,你肯定會發現大家有更多的共同基礎去建立一種積極的工作關係。

第三,你不僅了解他人也更了解自己。當你從他人口中聽到與自己一樣的想法,了解到別人也有同樣的感情或有使你遭遇挫折的同樣問題時,你所產生的情感是極少能與之相比的,你馬上就與他有親近感——比如你聽到對方說:“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這正是你自己常說的話,這時你對他的親近感就產生了。這些見識也幫助你在個人和事業上更好地成長和改進。

第四,建立信任。人們跟隨和支持他們所信任的人,而一個表現出有人性的、可親近的、不在意人家知道自己短處的人,會為大家更信賴。你的下屬、同事和上司不會因為你的角色、地位和頭銜而信任你,但卻會因你讓他們看到真實的你和你對他們的興趣而逐步信任你。

“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能在工作中與同事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你的個人發展將是非常有益的。不過你應該注意的是在工作中建立私交要把握分寸,千萬別因私廢公。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姚東是個典型的成功人士,家有名車和別墅,有自己的公司。可他常說自己最大的財富並不是這些東西,而是圍繞在身邊的朋友。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裏,單槍匹馬是寸步難行的,隻有廣布人緣,多結交朋友,才能走上成功之路。因此,姚東廣交天下良朋,而且對每一段友誼都十分珍視,朋友有困難時他總是全力以赴,對朋友無論高低貴賤,一律一視同仁。結果他的朋友越聚越多,他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隻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很少有做不成的,這都要歸功於他有那麼多的好朋友。

姚東因為珍視朋友而得到了一個堅實的靠山,朋友成了他永遠的財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應該努力為自己尋找朋友,把朋友當作靠山,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成功。

一個真正的朋友,在思想上會與你接近,也能夠理解你的誌趣,了解你的優勢和弱點。他會鼓勵你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正當的事,消除你做任何壞事的不良念頭。為你增加無窮的能量與勇氣,讓你以“不達成功決不罷休”的精神,積極地度過生活的每一天。

一個見識過人、能力很強的人,即使目前看上去已經事業有成,如果沒有幾個真正的朋友,那就不能稱得上是成功。因為“一個人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擇友是否成功”。

朋友的力量是你永遠的財富;而失去了朋友的人生則會變得黯淡無光,找不到生活的希望和樂趣。

傑克·倫敦的童年,貧窮而不幸。14歲那年,他借錢買了一條小船,開始偷捕牡蠣。可是,不久之後就被水上巡邏隊抓住,被罰去做勞工。傑克·倫敦找機會逃了出來,從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兩年以後,傑克·倫敦隨著親戚一起來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隊伍。在淘金者中,他結識了不少朋友。他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而大多數是美國的勞苦人民,雖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們的言行舉止中充滿了生存的活力。

傑克·倫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裏南的中年人,他來自芝加哥,他的辛酸曆史可以寫成一部厚厚的書。傑克·倫敦聽他的故事經常潸然淚下,而這更加堅定了傑克·倫敦心中的一個目標:寫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裏南的幫助下,傑克·倫敦利用休息的時間看書、學習。1899年,23歲的傑克·倫敦寫出了處女作《給獵人》,接著又出版了小說集《狼之子》。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為主題的,因此,贏得了廣大中下層人士的喜愛。

傑克·倫敦漸漸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著作的暢銷也給他帶來了巨額的財富。剛開始的時候,傑克·倫敦並沒有忘記與他同甘苦共患難的淘金工人們,正是他們的生活給了他靈感與素材。他經常去看望他的窮朋友們,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憶以往的歲月。

但是後來,傑克·倫敦的錢越來越多,他對於錢也越來越看重。他甚至公開聲明他隻是為了錢才寫作。他開始過起豪華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揮霍。與此同時,他也漸漸地忘記了那些窮朋友們。

有一次,坎裏南來芝加哥看望傑克·倫敦,可傑克·倫敦隻是忙於應酬各式各樣的聚會、酒宴和修建他的別墅,對坎裏南不理不睬,一個星期中坎裏南隻見了他兩麵。坎裏南頭也不回地走了。同時,傑克·倫敦的淘金朋友們也永遠地從他的身邊離開了。

離開了生活,離開了寫作的源泉,傑克·倫敦的思維日漸枯竭,他再也寫不出一部像樣的著作了。於是,1916年11月22日,處於精神和金錢危機中的傑克·倫敦在自己的寓所裏用一把手槍結束了一生。

一位作家說過這樣的話:“誰也無法單槍匹馬在社會的競技場上贏得勝利、獲得成功。換句話說,他隻有在朋友的幫助和擁護下,才不至於失敗。”傑克·倫敦就是因為拋棄了朋友,才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社會中有許多靠著朋友的力量而成功的人,如果能把他們的成功過程一一研究起來,你會發現朋友是一筆多麼巨大的財富。

和你的朋友在一起不但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人格,還可以隨時在各方麵給你帶來幫助。而且,你的朋友往往還會給你介紹許多使你感興趣、獲得益處的同性異性朋友來。在社會上,你的朋友又能隨時幫助你、提攜你,能把你介紹到本會被拒絕的地方。這些朋友都是誠心誠意的,無論是對於你的生意,還是你的職業都到處替你做宣傳,告訴他們的朋友說,你最近又出了什麼書;或者說你的外科手術很高明;或者告訴別人,說你是水平極高的大律師,最近又贏了一場官司;或者說你有許多先進的發明;或者說你的業務非常棒。總而言之,真摯的友人沒有一個不肯幫你不肯鼓勵你的。

如果你知道有人信任你,那是一種極大的快樂,能使你的自信得到格外的增強。如果那些朋友們——特別是已經成功的朋友們——一點都不懷疑你,一點都不輕視你並能絕對地信任你;他們認為,你的才能完全是能夠成功的,是完全可創下一番有聲有色的事業的,那麼,這對於你來說不啻於一劑激勵你奮發有為的滋補藥。

許多胸懷大誌者正在驚濤駭浪中掙紮、在惡劣的環境中奮鬥,希望獲得一點立足之地時,倘若他們突然知道有許多朋友懇切地期待著他們的成功,那麼這個時候,他們將變得更有勇氣、更有力量。

有些命運坎坷、經曆無數限難險阻的人,在為成功而奮鬥的路途上正要心灰意冷、準備停頓、不再前行時,突然想起他那親如手足的兄弟來了,他的兄弟不是拍著他的肩膀,告訴他不要讓大家失望嗎?已經心灰意冷的奮鬥者重新又振作起精神來,重新以百折不撓的意誌力和無限的忍耐力繼續去爭取他們的成功。

中國有句俗語“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就多了幾分能量和智慧,也多了一份幫你分擔痛苦、分享快樂的源動力,依靠你的朋友那是你一生也用不盡的財富。

別把同行當冤家

小鄭在市裏一條步行街上開了一間書店,開張三個月後,生意還算不錯。可惜好景不長,一個姓胡的商人很快就在街角也開了一間書店,一份生意兩家做,自然就沒有當初那麼賺錢了。小鄭氣得直跳腳,發誓一定要讓對方生意做不下去。他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吸引顧客的辦法:打折。小鄭書店的玻璃上貼出了一張宣傳單:本店圖書除教材外,一律八五折!這之後,書店的生意果然紅火了幾天,不過胡某也很快想出了對策:本店圖書一律八折。小鄭一狠心,又貼出了告示:本店部分圖書七五折,凡購書滿百元者贈送精美禮品!就這樣,兩家書店打起了“價格戰”,兩個老板見到對手眼睛都冒火。兩個月後,小鄭拿起計算器一算賬才發現,兩個月來,勞心勞力卻利潤微薄,幾乎成了賠本買賣,想來對手也好不到哪裏去,不過生意可不能這樣做了,他決定與同行和解。兩人一商量,胡某提出了個建議:兩家書店盡力避免進同類圖書,比如一家進教輔,一家就賣漫畫雜誌,這樣就不會出現惡性競爭了。半年下來,兩家書店都有贏利,兩個老板也成了不錯的朋友,經常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一下開店的經驗,提起過去的爭鬥,兩人都戲稱是“不打不相識”。

兩家書店如果繼續鬥下去,難免會弄個兩敗俱傷。幸虧兩家及早醒悟,化幹戈為玉帛,才出現了雙贏的局麵。都說“同行是冤家”,麵對同一領域的競爭對手,很多人常常會怒目而視,相互排擠,非要爭個你死我活才肯罷休。其實在同行業之間,競爭能夠催人奮進,合作也有利於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達成共贏,為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空間和利潤空間。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如果能夠與同行業的競爭對手精誠合作,把對手變成朋友則會彌補各自的不足,借“對手”之力,達到雙贏的局麵。一代奇商胡雪岩就非常注重同行間的合作,他說:“同行不妒,什麼事都辦得成。”

胡雪岩做絲業生意的時候,同行業就有幾家已經相當有規模,而胡雪岩卻沒有忌妒,傾軋對方,而是設法聯絡他們。湖州南潯絲業“四象”之一的龐雲繒“童年十五習絲業,精究利病……鎮中張氏(指張源泰)、蔣氏(指三鬆堂蔣家)初與公合資設絲肄,大售,眾忌其能,斥資以困之。公遂獨操舊業……數年舍去,挾資歸裏,買田宅,辟宗祠,置祀產,建義莊,蔚然為望族。”可見,此人亦非等閑之輩。

胡雪岩為了將自己的絲業做得更大,便尋求對生絲頗為內行的龐雲繒的合作。兩人攜手,資金充足,規模宏大,聯係廣泛,從而在絲業市場上形成了氣候,胡雪岩也得以在華商中把持蠶絲的國際業務。

當然,與對手的合作是以利益互惠為基礎的,胡雪岩做生意得到了龐雲繒的幫助;反過來,他也向龐雲繒傳授了經營藥業的經驗,後來龐氏在南潯開了鎮上最大的藥店——龐滋德國藥店,與設在杭州的胡慶餘堂關係密切。

實際上,胡雪岩生意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得同行同業的真心合作。胡雪岩的每行生意都有極好的合作夥伴,而幾乎他的每一個合作夥伴,都對他有一個“懂門檻”、夠意思的評價。由此觀之,依靠對手,聯合對手的力量非但不會影響到自身的經濟效益,更有利於以對方為靠山,發展和壯大自己的力量,保證自己的經營穩步前進。

市場總是一定的。一行生意,同行之間由於經營內容的相同,也就意味著要分享同一市場。對同一市場的分享,也就是利益的分享,因此同行間的競爭也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而為了各自利益,同行間互相忌妒,以至於由忌妒到傾軋、競爭,成了同行間的常事。在競爭中,或者一方取勝,另一方被迫稱臣;或者兩敗俱傷,第三者得利;或者一時難分勝負,雙方維持現狀,醞釀新的一輪競爭。這似乎是我們都能理解的,也似乎是我們大家也都能認可的市場規律。

在這種循環中有沒有既不觸動對方利益、己方又能得利的第三條路可走呢?

胡雪岩走的正是這第三條路。他時時顧及到同行的利益,既為別人留餘地,也給自己開財路,保持了穩定的經營,達到了雙贏的局麵。

由古至今,善於聯合對手的商人,總能打開別人難以打開的局麵。在新加坡,有個地方叫“好客天國”。這個地方,白天是免費停車場,停滿了各種各樣的車子。晚上,則是小攤王國,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吃攤,天南海北的風味小吃應有盡有。在這裏,顧客隨便坐在一家攤位上,吃了這家的食品,如果還想吃其他風味的,攤主馬上會派人取來奉上,結賬時隻要向這家結就可以了。顧客感到非常方便,攤主之間也從未發生利益上的糾紛。這樣,彼此合作,相互依靠,既保證了自己的好處又照顧了別人的利益。

而相反,如果一個人隻知經營自己的事業,把同行對手全都當作真正的敵人來對待,那麼他的利益必然不會長久。

香港漫畫家黃玉郎,曾經紅極一時,但是他對競爭者殘酷無情,對身邊助手和旗下員工也不友好,以致在他炒股失手時,競爭對手和周圍的人,或高價收購他的股權,或控告他賬目作假,或控告他抄襲他人作品,或控告他妨礙他人著作出版。於是,不但公司改了別姓,別墅和轎車等被政府沒收,人還被送進監獄。業界同行都說,這是他過分注重自身利益,不顧他人的結果。所以說,同行之間不僅要競爭,更要合作。依靠對手的力量,將眼光放遠,舍小利而逐大利,才能取得最大的利潤。

多個朋友多條路,同行未必是冤家,隻要你有心,如果你能選對方法,那麼同行也能變成幫手,變成你的靠山。當你與同行鬥得兩敗俱傷時,請記住,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你們有更好的相處方式可以選擇。

以心交心同仁情深

在一個寒冷的深夜,紐約的一條不是很繁華的道路上已經幾乎沒有車輛行駛。這時從街中心的地下管道洞內鑽出一位衣著筆挺的人來。路旁的一個行人十分狐疑,他上前想看個究竟,一看卻怔住了,他認出這鑽出來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電話業巨頭,密西根貝爾電話公司總經理,福拉多!

原來福拉多是因為地下管道內有兩名接線工在緊急施工,福拉多特意去表示慰問。

福拉多被稱作“十萬人的好友”,他與他的同事、下屬、顧客,乃至競爭對手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這位富有人情味的企業巨子,事業如日中天。

可以說福拉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他的好人緣,他用自己富有人情味的領導,贏得了同仁的讚譽和支持。然而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你身邊的同仁就是不能缺少的靠山。敬人者,人皆敬之;愛人者,人皆愛之。隻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麵對你的同仁就能夠得到對方同樣的回報,為自己增加一個可以同甘苦、謀事業的堅強靠山。古代做大事、成大業的人,也都是以心換心,才得到了無數同仁的支持,並依靠他們的力量,取得了事業的成功。

正所謂“得其民者得其國”,同仁的力量不可小視。幫助了他們,他們就會對你感恩,成為你人生的靠山。

三國時,劉備為了避免與曹操幾十萬大軍交戰,便棄樊城,帶領百姓向江陵進發,在當陽長阪坡與曹操的追兵展開血戰,趙雲為救劉備妻兒單槍匹馬,突出重圍,曆盡艱險,終於來到了劉備的麵前。

當時劉備正在距離長阪橋二十餘裏的地方和眾人在樹下休息,趙雲看到劉備便立即下馬“伏地而泣”,而“玄德亦泣”。趙雲不顧自己的疲憊,氣喘籲籲地對劉備說:“趙雲之罪,萬死猶輕!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雲隻得推土牆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賴主公洪福,幸而脫險。”說著,想起來懷中的公子剛剛還在哭,現在怎麼沒了動靜,便急忙解開來看,原來阿鬥正睡著還沒有醒。於是趙雲欣喜地說:“幸得公子無恙!”便雙手遞給劉備。劉備接過孩子,扔在地上說:“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看到劉備如此,連忙從地上抱起阿鬥,泣對劉備說:“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雖然人們對劉備擲阿鬥一事曆來頗有爭議。無論是劉備故意作態給別人看,以籠絡周圍將士的心,還是他真的愛將勝於愛子,但阿鬥的確是趙雲從地上抱起來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劉備當時是輕父子情,重君臣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