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者在誇讚員工時,往往會說,這個員工的工作能力很強。“工作能力很強”,一般是指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高品質的工作。工作能力強和工作能力弱的人之間,有非常顯著的差異。
現在許多企業招聘時,都強調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為什麼?因為一般來講,有工作經驗的人,工作能力要比初學者強。可見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實踐得來的。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企業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工作能力強”的人,首先完成工作量上就比一般人多得多,而且工作的速度也比一般人快。無論做什麼,隻有將事情做到一定水準之上,並且能連續地進行,才有資格被稱為專家。這樣的專家能比其他人用更少的時間取得更大的成果,所以,他們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在效率上高人一籌。如果他們覺得自己能做好某項工作的話,就會輕鬆地逐漸掌握這項工作的技能,達到得心應手的境界。
請先思考一下你一天的工作量,試著在筆記本上以三十分鍾為單位時間,將一天二十四小時分成四十八個單位。這樣的話,那些已填入了預備要做事情的時間便是充實的時間,不管這些事情是公事或是私事,都一樣能為我們帶來充實感。
然而,一天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很難絲毫不浪費地被完全利用。但是這樣的時間記錄有助於你發現一些事情。也許某些事情用不著花八個小時來完成,或者在八個小時內你根本沒有做什麼重要的事情。這樣就會引起你對時間成效的重視,原來時間就是這樣從身邊流失的。
有時我們會感歎自己的薪資低或抱怨工作繁重,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想一想,自己上了一天班究竟做了多少有價值的事。
試著從明天開始以十五至三十分鍾為單位,記錄自己的行動。不管是聊天或者是上洗手間,隻要能將留意到的事情都記錄下來,你就能好好感受一下這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自己到底是怎樣度過的。
與日程安排一樣,你可以將工作成果記錄下來,也可以同時記下自己每一個小時的薪資(用所有收入除以時間),自己的工作價值與效率便躍然紙上。
每天這樣檢視自己的工作成果,自然而然就能更充分把握工作的時間感。在經過一兩年的曆練後,你在同樣的時間內可完成的事情就會大量增加。這自然會加深你的成就感,對工作無疑會發揮很好的激勵作用。
在單位時間內,你工作的成效如何,能證明你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多時候,你在取得高品質的工作業績時,你的工作效率也是成正比的。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心細,留心你在八小時之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