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風雲變幻,並非都會一帆風順。許多時候,由於主觀或客觀原因,會造成工作無法如期完成。這時關鍵是盡快分析原因,查找隱患,以利再戰。我們在處理工作時難免會遇到應該暫時保留之事、應該放棄之事,也有必須要積極處理的事。
當然,工作都是有一定期限的,若超過期限還沒有完成所要求的工作時,便會被認為缺乏效率。因此,當你有預計不能完成的工作時,必須清楚它可能帶來的後果。
也就是說,如果由於未完成相應的工作而被迫追究責任時,應將情況完整地呈報上級,以期得到相應的指示。不論完成的結果如何,都要將情況據實地向當事人反映。
在自己不能完成任務時,首先應捫心自問:是沒有用心去完成呢?還是阻礙太多了呢?如果是連做都還沒有開始做的情況,則更要好好地反省一下:是自己忘記了?抑或是這件任務根本沒有做的必要?
接下來,是考慮善後問題,究竟能不能完成?是堅持自己的判斷,還是改變主意馬上執行?
工作未能如期完成並不可怕。因為,這是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很多時候,也有客觀的因素,關鍵是要有清醒的認識,認真分析原因,及時向主管彙報,盡量減少由於自身原因,給工作所帶來的損失,切莫養成偷懶的壞習慣,避免為日後的工作帶來更多失誤。
當然,我們在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原則上,自己還應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使自己不斷地向上發展。不管是否可行,我們都必須對此認真考慮。對於那些重要的、有價值的事情應當堅持進行下去,即使未能立刻收到效果,也要堅持到底。
另外,所有與人相關的工作,都應該最先進行。對不能出席的預約、取消的事項,都應該直接打電話對當事人表示歉意,而且,隨後還要親筆致函表示歉意。總之,應盡快地給對方答複。
在此原則上,最好每周確認一下不能完成的預定工作,並將自己的決定記入日程表。把重要的事項、未完成的事都一一記錄下來,以便日後有機會時再進行。
工作的成敗並不是以一時的勝負來判斷的。所以當你發現工作進度不如預期中順利,就必須認真地總結經驗,及時向上級彙報,將工作損失降到最低。同時也要總結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以免給日後工作帶來損失。
調節好開與關的轉換
效率是相對於時間而言的。工作效率的高低,取決於單位時間所完成的工作量。不提倡做那種無效功,或者說功效與時間不成比例的那種工作。盡管這些人勞力勞神,卻事倍功半,每項工作都必須花很長時間才得以完成。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人在專心致力於一項工作時,能把它做得相當不錯,但隻要同時遇到多項工作或其他的瑣碎工作時,就不知所措了。這種情況也是需要認真對待的,這說明他還沒有學會開/關(ON/OFF)之間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