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識人方法的精華概括(1 / 3)

第二篇 應用篇

通過具體細節的掌握可以觀察到人心,在具體的生活中,有人對綜合運用識人方法進行了總結。他們形成了具體的方法,如引蛇出洞、拋磚引玉。在觀察、認識別人時,不要把自己放在被動的位置上,也要學會主動出擊。

從手觀人的秘訣

手是人的重要器官。人之所以脫離動物界而成為人類,手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人們對手的觀察也非常仔細。

從手的光滑度、手的大小看人

手上有許多一般人沒有注意到的秘密,比如手的光滑度,手的大小,都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來。

1 手很柔軟的人。這種人性格明朗,樂觀大方,喜歡交際,富有同情心,他們的朋友很多。

2 手硬的人。這種人性格內向,能吃苦,不愛抱怨。感受性遲鈍,適合勞動工作,靠體力做事。

3 手硬而薄的人。這種人比較保守,生性多疑,生命力弱,感受性遲鈍,勞苦多,過著勞碌的人生,但並不以為苦,是任勞任怨的類型。

4 手的肌膚細膩的人。這種人性格多疑,感情豐富,比較敏感,感受性比一般人強,具善感神經質。

5 手的肌膚粗糙的人。這種人忠厚老實,不愛與人計較,能吃苦,感受性遲鈍,不在意周圍人的看法或者議論。

6 手的肌膚普通的人。這種人性格隨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開朗活潑,勤勞能幹。

7 手粗糙幹癟的人。這種人性格木訥,比較固執,不善言辭。沒有自信。

8 大手的人。與身體相比,手比較大。這種人一般屬於細膩、慎重、小心、氣度小的性格。他們的想法與行動周密,富有理性。

9 小手的人。與身體相比,手比較小,這種人性格外向,比較粗心,直覺力敏銳、喜歡衝動,行動大膽,是有個性的人。

最直接的性格表露——握手

握手雖然是個簡單的動作,但在握手的一瞬間,識人高手便看出對方具有什麼性格,可以了解對方那種微妙的心理活動。

1 使勁握手的人。這種人比較自信,主動性很強,而且充滿了信心。能說會道,善於交際,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有較強的自我顯現欲。

2 握手時,軟弱無力,表現出完全被動的姿態的人。這種人性格內向,沒有主見,依賴性強,缺乏堅強的個性,遇事可能優柔寡斷。綿軟地和別人握手,遇事總是讓人三分。

3 過分殷勤地同對方握手。這種人性格外向,爭強好勝,處處占上風,辦事目的性很強,會奉承巴結人。如果用謙卑的神情一再同對方握手,表明這個人懷有某種目的,因為握手不過是一種禮節性接觸,過分看重這種接觸,可能是有弦外之音了。

4 用右手拉住對方的一隻手,再把左手握在上麵。這種人性格外向,熱情大方,有愛心,喜歡交際,樂於與人交朋友,人緣好,能很好地同周圍人相處。

5 用力握手是一種顯示力量的表現。見麵時用力握住對方手的人。性格外向,爽快,有自信,辦事講究效率,但有時容易急躁。

6 握手時,手心出汗的人。這種人大多數屬神經類型,情緒容易激動,內心不易平衡,比較敏感。

7 握手時手指頭軟弱無力,手也握得不緊的人。這種人性格內向,保守,對自己缺乏自信,依賴性強,沒有主見,過於悲觀,做事情愛猶豫不決。

8 握手猛烈,握時用勁,活像一把虎鉗,非等對方有畏縮或表示激動之意時,才肯罷手的人。這種人比較自信,愛出風頭,爭強好勝,喜歡以體力標榜自己。

9 躊躇的人無法決定自己要不要跟人家握手。當對方斷定他不會握手時,而把手縮進口袋裏時,他又突然把手伸出來,等對方伸手過去。這種人性格優柔寡斷,沒有主見,對自己沒有信心,比較保守,不善言辭,凡事都可能躊躇不定,缺乏判斷力的人。

10 握手時手臂不但伸長,肘的彎度呈直角,手背貼近身子的人。這種人性格謹慎,比較保守,感情豐富,生性多疑,不相信任何人。

主動識人

有的時候,我們很難察覺他人的心思,因為人們都越來越善於偽裝自己,越來越提防他人,就越不容易被看透。如果我們想了解的人始終沒有行為表現,我們也不能永無止境地等待,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地采取主動,先下手為強,誘使對方有所行動,進而察覺他的內心。

某公司職員小李察覺老板近來似乎對他有些不滿和起疑,但又無法確定老板的真實心意,於是故意散布謠言,毀壞老板身邊一個親信的名譽。這個親信聽到小李誹謗的話,勃然大怒地對周圍的人說:“哼!小李還有心說別人的閑話?老板早就對他不滿了,他自身難保了……”由此,小李探知了老板的真意。

盡管試探別人想法的技巧很多,但都是在用某些設計好的圈套、事件來偵察他人,基本思路就是向被測者輸入一定信息,並想好各種控製方法,觀察對方得到這樣的信息的反應,進而進行評價。有的公司在招聘人才的過程中,有時會把紙屑或圖釘等小物件放在某個地方,看有沒有應聘者能發覺並正確處理,這樣來選拔人才。他們認為小細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業務能力,這就是一種常用的試探技巧。

更多的時候,在主動出擊探測別人想法時,實際情況往往會很複雜,因此,在使用時,構思縝密的試探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還要因人而異,才能做到全麵客觀。

哪些識人招數很有效?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位宰相叫田嬰,在亂世中能夠經曆三代王室,沒有卷進王位爭奪的旋渦,還能身居高職達十餘年之久,這與他善於解析人心是密不可分的。當年,齊國王後去世後,後宮有十位齊王寵妃,其中隻有一位能繼任,但齊王對究竟是哪一位並不表態。

田嬰想,如果能確認哪一位是齊王最寵愛的妃子,然後加以推薦定能博取齊王歡心,對他更加信任,還能讓新王妃對他另眼相看。可是,萬一弄錯的話,事情可能會搞砸。他苦想很久,終於想到個好辦法。於是,田嬰命人趕緊打造十副耳環,而其中一副要做得特別精巧美麗。然後把十副耳環獻給了齊王,齊王分別賞賜給了十位寵妃。不久,田嬰看到寵妃中有一位戴著那副特別漂亮的耳環。果不其然,新繼位的王後,就是田嬰推斷出的那位妃子。

我們讀了這樣的故事,都不禁要佩服田嬰的才智。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識人招數都需要那麼高超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識人招數不複雜,實用而且有效。最簡單的就是直截了當地詢問,從他對事情的了解程度來判斷。當然,如果你的問題提得過於直接或者涉及對方的隱私,會變成追根究底,像在逼問,對方就會對你不信任,不會對你坦白直言。所以,要拿捏好你的問題。另外,讓不相幹的人從側麵探尋,觀察他的反應。還可以把秘密泄露給他;將經濟重任托付給他;以艱難的工作試探;用美色、煙、酒、謊言、知道裝不知道等方法探測,這些都不失為好方法。

讀人從培養洞察力開始,讓我們從觀察入手,學會識人。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先天稟賦和人生經曆,個性的不同導致每個人處世的方式大有不同,更不能用同一種個性標準來要求所有的人。因此,尊重他人的性格特征是人際交往中最起碼的準則。隻有學會了尊重他人,才能激發了解他人的熱情,才談得上學會與不同個性的人進行交往。當我們認識到人的性格千差萬別時,才能學會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與手段。

掌握準確的觀察人的方法,亦可以使你把握好人際間的微妙關係,從而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社交中的焦點人物。在培養觀察人的方法時,對形形色色的人都加以留心,找出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必要的話,還可以用做筆記的方式加以記錄,這對收集和整理所觀察到的事實是極重要和有益的,也是促進準確觀察的一個寶貴的方法。收集到一定數量的時候,你會驚奇發現,不同的人之間又存在著許多共同之處,比如同樣熱情、同樣細膩等,這是“人以群分”的出發點,也是你以後可以迅速判斷一個人性格的資本。這時,也許你會感慨,看來看去人就隻有那麼幾類,但此時你絕對還沒有抓住人的各種本質。隻有當學會了“人以群分”之後,再細致深入地分析,你才會有新的發現,就算是同一類人,往往性格又會有各種各樣的特點。比如,同樣是想幹事業的人,終日幹勁十足,一心撲在事業之上,有的人事情繁多,卻能把每件事情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有的人看上去忙忙碌碌,卻隻是瞎闖,甚至是裝忙,根本就沒有什麼成果可言。所以說,隻有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收集和分析,才能不斷地提高你觀察人的能力。

大偵探福爾摩斯破案的故事,已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形形色色、離奇古怪的複雜疑案,一經福爾摩斯的偵察分析,蛛絲馬跡畢露,真相大白。在作家柯南·道爾的筆下,福爾摩斯完全是一個學識淵博、觀察力非凡的人。

有一次,福爾摩斯同他的助手華生同時鑒別一塊剛剛得到的懷表。華生的鑒別僅僅停留在懷表的指針、刻度的設計和造型上,沒有發現一絲線索。而福爾摩斯憑借手中的放大鏡,看到了表殼背麵的兩個字母、四個數字和鑰匙孔周圍布滿的上千條錯亂的劃痕。經過周密的思考,福爾摩斯認為:那兩個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四個數字是倫敦的當鋪的當票號碼。表明懷表的主人常常窮困潦倒;而鑰匙孔周圍布滿的上千條錯綜的劃痕,則說明懷表的主人在把鑰匙插進孔去給表上弦的時候手腕總是在顫抖,因而這個人多半是個嗜酒成性的醉漢……

福爾摩斯在破案過程中,沒有顧及這隻懷表的新舊程度和價值,而是緊緊抓住那些與案件有本質聯係的細節,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知覺,它是通過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嘴巴嚐、手摸等有目的地認識周圍事物的心理過程。在這當中,視覺起著重要的作用,有90%的外界信息是通過視覺這個渠道進入人腦的。因此,也可以把“觀察”理解為“觀看”與“考察”。

一個人的觀察能力與他的知識、經驗以及職業興趣有著密切關係。對於同一塊懷表,福爾摩斯之所以能夠比華生看到得更多,理解得更深,一下子就能抓住那些不太明顯,然而卻是本質的特征,正是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知識和經驗。

人的觀察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那麼怎樣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呢?

1 要有明確的觀察任務。在確定任務的時候,可以把總任務分解為一係列細小的和逐步解決的任務。這樣可以避免知覺的偶然性和自發性,提高觀察的積極主動性。

2 觀察的成功與否主要依賴是否具備一定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俗話說:“誰知道得最多,誰就看得最多。”一位富有學識的考古學家,能夠在一片殘缺不全的烏龜殼(甲骨)上,發現不少重要而有趣的東西,而一個門外漢,卻一無所得。

3 觀察應當有順序、有係統地進行,這樣才能看到事物各個部分之間的聯係、關係,而不至於遺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4 要設法使更多的感覺器官參與認識事物的活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獲得事物各方麵的感性知識,而且所得到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第五,觀察時應當作好記錄。這不僅對於收集和整理所觀察到的事實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而且也是促進準確觀察的寶貴方法。

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都需要與人進行交流,掌握準確地觀察人的方法,就可以進一步把握好人際交往中的微妙關係,從而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人際交往中的焦點人物。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隻有跳出感情的圈子,擺脫利益的束縛,心平氣和地觀察和了解一個人,才會有更清楚的認識。

識人方法的精華

1.請君入甕

怎樣“請君入甕”,“請君入甕”是很經典的策略,是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唐朝武則天時期就有這樣的典故。

武則天為了維持統治,采用嚴刑峻法,消除異己。她的兩名大臣周興和來俊臣是當時有名的酷吏。後來,周興被人密告謀反,武則天便派來俊臣去審理。來俊臣和周興平時關係不錯,感到很棘手,心生一計。他故意請來周興,裝出滿臉愁容的樣子對周興說:“唉!最近審問犯人老是沒有結果,請教老兄,不知可有什麼新絕招?”周興很得意地說:“我最近才發明出一種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就是用一個大甕,四周堆滿燒紅的炭火,再把犯人放進去。再頑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這個滋味。”來俊臣聽了,便吩咐手下人抬來一個大甕,照著周興所說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甕燒得通紅。來俊臣突然站起來,把臉一沉,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我來審問你,如果你不老老實實供認的話,那我隻好請你進這個大甕了!”周興聽了驚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難逃,隻好俯首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