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漢書·藝文誌》雲:“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者為之①,則苟銘瓜析亂而已②。”
《人物誌·流業篇》雲:“清節之流,不能弘恕,好尚譏訶,分別是非,是為臧否。”夫觀鑒家者,出於名家,臧否所與歸也。其性不能弘恕,常傷於訐③。史載邵邑人李逵,壯直有高氣,劭初善之,而後為隙;又與從兄靖不睦,時議以此少之。又範冉好違時絕俗,為激詭之行。初與河內王奐親善,後奐為考城令,屢以書招冉,冉不至。及奐遷漢陽太守,將行,冉乃與弟協步賁麥餞之④,冉見奐車徒駱驛,遂不自聞。奐請前亭宿息,以敘分隔,冉便起告違,指衣而去,長逝不顧。姚信論平議之士,亦複方其睚眥⑤,是皆可見操觀人術者之多不能平恕。姚信《士緯新書》備引如次。而《晉書·祖納傳》王隱之論月旦亦附後。
【注釋】
①(jiào):挑剔,找岔子。
②苟,苟且,不嚴肅。銘:刻。瓜析:瓜剖。
③訐:攻擊或揭發別人的短處。
④賁:奔走。
⑤睚眥(yázì):怒目而視。引申為小的仇恨。
【譯文】
《漢書·藝文誌》說:“名家學派,大概來源於禮官。古代名位不分,禮數也不一樣,孔子說:‘一定要有正確的名分啊!名分不正確,道理就講不通,道理講不通,事情就做不成。’這是名家所擅長的。但這個問題讓喜歡挑剔的去理解,就胡亂剖解分析開了。”
《人物誌·流業篇》說:“清節家這一流派,不能寬恕別人,喜歡譏諷查問,分辨是非,也就是喜歡褒貶品評人物。”觀察和鑒定人物的觀察家,來源於名家,這與褒貶品評人物是一致的。他們的性格也是不能寬恕別人,常常愛攻擊或揭發別人短處。據史書記載,許劭的同鄉李逵,性情耿直,有孤高的氣節,最初許劭與他關係很好,後來二人有了隔閡;後來劭又與堂兄許靖不和,當時的議論都因此而指責貶低他。還有範冉,喜歡標新立異不同於時俗,行為過激詭異。開始與河內人王奐友好,後來王奐升為考城縣令,他多次去信讓範冉去,範冉都不去。等王奐升為漢陽太守,準備赴任時,範冉才與弟範協步行送來酒飯為他送行,範冉見王奐的車仗隨從絡繹不絕,便不主動上前打招呼。王奐請他到前麵的亭子裏休息,以敘分離之情,範冉卻起身告辭,指衣而去,連頭也不回一下。姚信在談論評議之士時,也認為範冉心胸狹窄氣量太小,從這些事例中都可以看出觀察人的人大多不能做到平和和容忍。姚信在《士緯新書》中引述如下。而《晉書·祖納傳》中王隱對月旦的評論也一並附後。
【原文】
《士緯新書》:平議之士,若季劄、趙武,逮於林宗,皆可盡為則。其彙冶、伯宗及末世史雲、子將之屬,皆美而未善也。聖人考功黜陟,猶以三載,而子將月旦之處,史雲睚眥廢人,其勸進者或飾虛,其怠沮者皆離叛,識誠可謂妙矣,然非洙泗之風。①。
《晉書·祖納傳》:納嚐問梅陶曰:“君鄉裏立月旦評,何如?”陶曰:“善褒惡貶,則佳法也。”納曰:“未益。”時王隱在坐,因曰:“《尚書》稱‘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何得一月便行褒貶?”陶曰:“此官法也。月旦,私法也。”隱曰:“《易》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稱家者豈不是官?必須積久,善惡乃著,公私何異!古人有言:‘貞良而亡,先人之殃;酷烈而存,先人之勳。’累世乃著,豈但一月!若必月旦,則顏回食埃,不免貪汙;盜蹠引少②,則為清廉。朝種暮獲,善惡未定矣。”
【注釋】
①洙泗之風:指儒家傳統。洙泗,水名,在古代魯國,孔子常和弟子在洙、泗之畔講經論道。
②引:取。
【譯文】
《士緯新書》:評論別人的人,像季劄、趙武,以至於郭太,其行為都可以作為規範。其彙冶、伯宗及後世的史雲、子將一類人,都是有優點但不是盡善盡美。古代的聖人考察官員們的政績以決定升降,尚且需要三年的時間,而子將僅憑一個月的相處就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史雲(範冉字)因此一點小事就與人絕交,這樣一來,他們所鼓勵的人或許就專事虛偽掩飾,他們所輕慢的人就會離叛而去,這樣對準確判斷一個人的真實性情倒是很好,但不符合聖賢之道。
《晉書·祖納傳》:祖納曾經問梅陶說:“你的家鄉裏立下月旦評的做法,怎麼樣啊?”梅陶說:“好人好事得到褒揚,壞人壞事受到貶斥,是一個好辦法啊!”祖納說:“未必有好處吧!”當時王隱在坐,接過話說:“《尚書》中說‘三年考核一次政績,考核三次之後再黜退愚笨的官員,提拔賢明的官員。’怎麼能一個月就加以褒貶呢?”梅陶說:“您所說的是官府考察官員的做法。月旦評,是民間的做法。”王隱說:“《易經》說積善的人家,肯定有多餘的吉慶,積惡的人家,肯定有多餘的禍患。這裏所說的‘家’難道不也是‘官’?必須積累很長的時間,是善是惡才能表現出來,在這一點上公和私有什麼區別呢?古人有句話:‘堅貞賢良的人死了,那是祖先給後代種下的禍秧;忠烈的人能夠生存下去,那是祖先給後人積下的功德。’善惡因果需要幾代人的積累才能顯現出來,怎能靠短短的一個月?如果一定要用一個月的時間來評定人,那麼顏回即使多吃了塵土,也免不了受到貪汙的指責;盜蹠竊取的東西少了,就可以稱為清廉之士。早晨播種,傍晚就想收獲,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是善是惡還不能確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