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叛逆和尚(2 / 3)

下麵下僧剛上了客茶,李淳風便再次開腔:“各位禪師,貧道剛進這山門時,有一件事情很奇怪,不知道能不能問。”

智勝合什行禮,微笑道:“真人有問盡可說,小僧定然知無不言。”

李淳風道:“我看見有不少僧人正在收拾行裝,似乎要出遠門。”

智勝微笑道:“真人見笑,弊寺出了一個叛逆,小僧等正準備派人將他擒回。”

李淳風奇道:“什麼叛逆,竟要出動這麼多僧兵?”

智勝微一錯愕,看了一眼曇宗,想了一下,這才答道:“弊寺有個僧人,不守規矩,竟然逃下山去,這才要去把他抓回來。”

李淳風恍然道:“那是,想必那叛逆的功夫也是十分了得的吧。”

這回是曇宗接話了,這個老和尚臉上堆了些許尷尬,說道:“真人見笑了,這叛逆的本事卻是也有一些的,不知道真人此次駕臨弊寺,可有什麼差遣?”

李淳風道:“我對少林武功神往已久,特別想求教幾位高僧。”

曇宗笑道:“真人抬舉弊寺了,想前些年中原混戰之時,真人曾經以武排英雄,弊寺可是沒有一人上得了真人的名目啊。”

李淳風哈哈笑道:“少年輕狂啊,當年在下所舉的英雄,好些位都不在了啊。比如排名為首的虯髯客,已經在嶺南隱居,排名次位的甄尚武前輩已經去世,第三的天幕雄倒是還在,第四位的冉炯樹也已經仙逝,第五位是甄尚武前輩的二弟子風弛北,已經多年不見其蹤影;第六位的是當今聖上第三子元霸皇子,也已經過世;第七位是在下,第八位是甄尚武前輩的大弟子,當今齊劍派的掌門人趙元普,還健在,這第9位是已故瓦崗翟讓,第十位是我朝李靖將軍的夫人紅拂女。當年貧道不知少林高僧能耐,少年輕狂。現如今貧道所察,以曇宗將軍之能,定能位列三甲啊。”

曇宗雙手合什道:“小僧不敢,真人適才所舉皆是真英雄,小僧是出家人,不敢有奪名望之心。”

李淳風道:“實不相瞞,貧道來到寶刹,其實是奉命前來待查一件事情。”

四個老和尚一聽,真人要露臉,心中緊張,齊聲問道:“何事?”

李淳風道:“前陣,聖上(李淵)險些遇刺,行刺者使的功夫,似乎來自貴寶刹。”

四個老和尚差點背過氣去,8隻巴掌立馬開始亂搖,曇宗更是急道:“真人不可亂猜啊,我寺僧侶一向守規,隻有盡忠以報朝廷,哪有犯上之心啊。真人不可啊!”

“一向守規?不是才跑了一個嗎?”

曇宗歎了一口氣道:“這下不怕真人笑話,跑下山去的孽畜是在下的徒兒,是昨晚才跑的啊。”

李淳風奇道:“好好的為什麼要跑?”

曇宗急道:“這孽畜、這孽畜是偷練了弊寺的禁功,被長老們發現,關在達摩洞中,昨晚才跑下山去的。”

李淳風道:“這少室山說高不高,但是多處也是險的,他怎麼就能跑的呢?”

曇宗顯然是被套住了,立刻接話說道:“那孽畜的輕身功夫很不錯,對地勢也熟悉,昨晚乘看守的僧人打瞌睡,這才翻下山去。”

李淳風道:“行刺聖上的人,輕功也不錯,而且極似貴寶刹的“千裏拜佛步”!”

四個和尚懵了。

幽州,中原通往北寒之地的門戶,自古以來都是中原地區民族抵禦關外遊牧民族的東邊橋頭堡,是屯兵固守的重鎮。當年隋煬帝三征高麗都是屯兵於涿郡(隋時幽州的稱謂)。同時,幽州也是中原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貿易、交流的重要集散地和中轉站。現下天下初定,在幽州諸縣依然看到那些堅固的軍事設施和嚴正以待的兵士。但是,無論在戰時還是在平時,這裏的熱鬧都是一層不變的,因為任何時候百姓都要活。

但是幽州有幽州的生存方式,所有百姓都知道,這裏是兵者的天下,寧可得罪一個地方文官,也不可得罪一個兵,包括潰兵。

隋煬帝三征高麗,但是一次也沒搞成。涿郡(幽州)是隋軍的集結地,而現在整個幽州都是那些從前線敗退下來的士兵的集散地。隋煬帝肯定沒想到,在他修建的臨朔宮前,人們不是在歌頌他開疆拓土的霸業,而是在思考如何生存。

今天幽州又多了一個人在思考該如何生存。在今天上午進薊城來交易的各族商販肯定恨死一個和尚,哦,是一群和尚。

今早城門剛開不久,各族商販正在忙著買賣商品,一個身著土灰色僧袍的青年和尚突然從城門旁的巷子裏殺出來,好家夥,後麵還跟著十幾個和尚。前麵的灰袍僧徒手狂奔,在人群和貨物之間靈活閃躲。後麵追的十幾個小和尚個個手提齊眉棍,明顯是功夫不及灰袍僧,在人群和貨物中眾棍亂舞,惹起了眾怒。眾怒的後果很嚴重,嚴重到大家從仇視和尚到仇視禿子。場麵那是相當的混亂,集市上凡是頭頂毛不多的都挨了人民大眾的海扁。

這種混亂一直持續到旁晚,追打和追殺的隊伍橫穿了整個薊城,人民大眾對禿頭的憤怒就是追出了薊城也沒有消停的跡象。不過,也有人幸運的完成了交易。一支高麗參隊在薊城的北門外冷冷地看著這一幕混亂消失在東北的晚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