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超越內心的恐懼(4)(1 / 2)

大功即將告成之時,這位廠長忽然嗓子發癢,習慣性地“啪”——一口痰吐在了地上。外商見狀立即止步,表示合同不簽了,結束了這還沒有開始的合作。原因是連廠長自己都不愛惜工廠的環境,外商懷疑這種企業領導人帶領下的職工素質和企業水準。

這件事上,外商看起來似乎有些吹毛求疵、小題大做,但是作為廠長自己來講必須反省的是:這一悲劇的製造者不是對方,而是自身。表麵看是他的一口痰,實質上是他的一種壞習慣,就是這樣一個我們很多人不以為然、司空見慣的惡習,毀掉了一筆可觀的生意,讓全廠職工的希望破滅,也使這位廠長錯過了一次成功的機會。成敗也許就在一瞬間。

一種壞習慣的養成將會讓你失去很多,也許是機會,也許是別人的尊重,也許代價更嚴重——那就是與成功的永遠隔離。壞習慣,真的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麵對可惡而又頑固的惡習,我們能夠克服它嗎?

這裏有一個大象“林旺”的故事。

“林旺”小時候被放進了動物園,它的鼻子被一根鏈條拴在了木樁上。有一次,它想掙開鐵鏈到猴山去看看猴老弟,沒想到掙得太猛,把鼻子掙得生疼。“哎喲,不得了!”林旺眼裏含著淚,心裏自言自語:“我這頭小象是掙不開這個鐵鏈的。”半年後,林旺又想到大街上轉轉,一掙鏈條,又一次把鼻子掙得生疼:“我是永遠也掙不開這個鏈條了。”兩次失敗,兩次心中自言自語,使得它再也不敢去掙那根鏈條。後來,年複一年,小林旺長大了。但是,此時它再也不想到外麵去玩兒了,因為它以為自己是不可能掙脫鏈條的。但實際上,這時的它隻要輕輕一掙,就完全可以到外麵瀟灑走一回。

小林旺從小到大、從大到老,終於老死在了一個小小的象房裏。這樣的悲劇故事,豈止是隻有動物世界在上演?人們可以自問一聲:

我是小林旺嗎?非常可能!

林旺的悲劇,基於它從兩次掙脫動作中得出的一種負麵認識:

我是掙不脫那根鏈條的。這關鍵的兩次自我暗示,使兩次否定性的自我評價進入了它的潛意識之中,每當碰到這樣的事,就會形成習慣性反應。不是我們無法克服,而是我們對壞習慣已經習以為常,認為它已經是我們的一部分,無可逾越了。

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壞習慣,現在,該是對它說“不”的時候了。

改掉壞習慣,我真希望能跟你說那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但是不然,你一定得努力去克製自己的行為,時時刻刻。

也許你以前也曾經嚐試過要改掉某些習慣,也許成功了,也許沒能成功,但這次你定會成功的,隻要按照下列的方法做:

首先,研究一下你的壞習慣,觀察它所帶來的後果,你就會開始痛恨這個習慣並懷疑你當初是怎麼養成的。

然後指出你的壞習慣到底是什麼,給它下定義。如果那是你要戒掉的,這麼做並不難,但需要具體一點兒,這樣能更好地幫助你克服它。比如,“暴飲暴食”,你可以把它具體為:“吃了太多的麵包及蛋糕。”這樣一來你就知道要避免再去做什麼事了。

經過了觀察和界定,你就可以開始戒掉它了。誠如我們所知,剛開始,習慣的衝力反而會增加,這也就是為什麼人老改不掉壞習慣的原因。下麵這些指示會幫你度過這個階段:

(1)完全停止那個習慣,不要用逐漸減少次數的方法。譬如你想要戒煙,但如果一天裏仍需抽它幾支煙的話,那些煙反而會激起你更大的吸煙欲望。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支也不抽。

(2)想改掉某個壞習慣時,千萬不要為你壞習慣的壞處打折。

例如你想改掉說話太快的習慣,當你將速度減慢時,你或許會想,你這樣一來會浪費很多的時間,或是令人不耐煩。但你的這種想法並不可靠,它隻是受了想再回複到原先習慣狀態的影響罷了。

切記隨時提醒自己不要一再地這樣想:也許我的這個習慣並不是真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