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馬季奇之後,王龍立刻開車載著他到生產車間——他一刻都等不及把馬師傅的配方變成涼皮車上的配料了。
就在路上的時候,兩個人商定了馬季奇的職位——配料部技術總監。馬季奇到了地方一看,暗自慶幸自己的選擇。光是這個場地,投入就不下三百萬——這還隻是最初期試運行投資。
甘蘭大學營養學博導玉教授已經請到了。王龍給馬季奇和玉教授相互介紹認識之後,馬季奇對王龍的思路更是佩服——工業化高效率嚴標準大生產和自家的小打小鬧就是不一樣。換他來做,一輩子都做不到這個份兒上。
看著杜元在哪裏調配料,馬季奇終於找到了自信的感覺,他幾步上前,對杜元說:“小夥子,讓我來。”杜元認得馬季奇,趕忙讓開。馬季奇毫不藏私,把自己的獨門配方就掩飾了一邊。
馬季奇邊演示邊說:“這是原味醬汁,根據口味的不同,可以多加醋,做成酸味的。可以加辣椒油,做成微辣的和超辣的。目前我的店裏主要就是這四種口味,當然辣味的最受歡迎,不過其它兩種銷售量也不錯,畢竟很多人不能吃辣椒。”
杜元跟著馬季奇,眼睛一眨不眨的學著他的手藝,廚子出身的他自然明白一份廣受歡迎的秘方的含義。馬季奇知道這一定是王龍信得過的人,詳細的和他解釋每一個步驟的用量。
旁邊的玉教授也認真的看著。一邊看一邊考量這馬季奇的配方在食品衛生方麵有不妥當的地方——這本來就是王龍請他來的主要意圖。王龍做事情的信條是要做就做到盡善盡美。玉教授粗略的斟酌了一下每個環節,基本確認配方在食品衛生上應該沒有大問題。但是這隻是他的初步估計,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經過實驗反複測試的。不僅如此,王龍更還提出要求,讓玉教授盡量在保留原始風味的情況下開發出一個適合規模化生產的加工方案,並且對產品進行精包裝。
繼續說馬季奇,他的本事可不止如此。配好醬汁之後,他看著旁邊放著的涼皮機,隨口問到:“你們的涼皮是機器做的吧?”
王龍說:“當然了!我們以後每天的量會有成千上萬份,靠手工肯定是不行的。”
馬季奇搖了搖頭,道:“那就是了。機器做的涼皮口感要比手工製作的差不少。”
王龍不禁有些奇怪,問到:“為什麼呢?按說機器做得應該更好才對啊?”
馬季奇說:“我也說不清楚。但是機器做出來的涼皮不如手工做的勁道是毋庸置疑的。”
學機械出身的王龍有些不能理解這個事情,他立馬想到需要做實驗來搞明白到底怎麼回事,腦子裏瞬間把試驗的方案都想了幾個。在一旁聽著的玉教授開腔了:“確實應該如此。”
王龍和馬季奇異口同聲的問:“為什麼呢?”這下輪到馬季奇驚訝了。
玉教授慢條斯理的說了起來:“涼皮的主要成分雖然是澱粉,但是決定涼皮口感的卻是蛋白質。我們甘蘭省晝夜溫差大,小麥蛋白含量高,所以涼皮的口感好,吃起來很勁道。用機器做涼皮,機器的力道太大而且不均勻,會損壞小麥中的大蛋白分子,所以做出來的涼皮口感就要差一些。”
王龍立即問到:“有辦法解決嗎?”
玉教授點了點頭說:“有兩個方法,一個就是改造涼皮機,讓原料在涼皮機中受力更小更均勻一些,另一個就是添加蛋白質。相比而言我更傾向於後一種。食品機械的改造我不懂,但是添加蛋白質卻簡單的很。最好添加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分子很大,是最能增加涼皮彈性的蛋白。豬皮中就有,提取方便成本也很低。可以說是價格便宜量又足。加入一定量的膠原蛋白,涼皮的口感會好很多。”
聽到膠原蛋白,王龍又有了新思路,他不禁說道:“膠原蛋白對皮膚很好,添加膠原蛋白可以作為我們涼皮的一大賣點,那就是對女性美容養顏。”
玉教授點了點頭,道:“確實是這樣的。你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涼皮本身的營養價值並不高,主要就是因為蛋白質不夠,添加膠原蛋白一方麵提升涼皮口感,另一方麵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涼皮的營養成分,是一個絕佳的思路。”
聽到這裏,馬季奇不禁對玉教授佩服的五體投地,道:“沒想到在我看來無法解決的問題您三言兩語就解決了,早知道這個辦法,我也開涼皮連鎖店了。”說著他竟然忍不住嘮叨了起來,“以前沒開連鎖是因為賣涼皮其實很辛苦。如果自己做涼皮的話,每天晚上要洗麵,早上要吊涼皮,中午下午要趕著賣。一天最多休息六七個小時。雖然一家涼皮店少說掙三十萬,但實在掙得是個辛苦錢啊。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這個苦,我兒子就是因為怕苦不願意回來接我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