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智能住宅設計(一)(3 / 3)

智能大樓雖然獨領風騷,給人們的辦公與居家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在進入21世紀之際,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發展強勁,並正在與通信產業和消費類電子產業相結合,邁入數字會聚及計算機網絡、有線電視網絡、電信網絡三網合一的時代,信息產業正帶領各種自動化係統進行著新一輪的產業革命。

二、智能大樓的組成

智能大樓是以大樓形式出現的智能型建築,故也被稱為智能化大樓。智能大樓有助於大樓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達到節省費用、舒適方便、安全、有長期發展靈活性和市場價值的目標。

(一)智能大樓實現的目標

智能大樓從實現目標而言,其根本目標是提高建築物的檔次;降低運行管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進行建築物智能化工程設計的三項原則是:

1.樓宇的自動化功能

樓宇的自動化功能指建築物本身應具備的自動化控製功能,包括感知、判斷、決策、反應、執行的自動化過程,能夠對保證大樓運行必備的配電、照明、空調、供熱、製冷、通風、電梯,以及消防係統、保安監控係統提供有效安全的物業管理,達到最大限度的節能和對各類報警信號的快速響應。

從管理體製和安全性等方麵因素考慮,樓宇自動化係統又可細分為多個係統,如機電設備自動化係統、消防報警係統安全防範係統沈也有稱為綜合保安係統。

2.通信係統的自動化

通信自動化指建築物本身應具備的通訊能力。為在該大樓內工作的用戶提供易於連接、方便快速的各類通信服務,暢通音頻電話、數字信號、視頻圖像、衛星通信等各類傳輸渠道。它包括建築物內的局域網和對外聯絡的廣域網及遠程網。通信網絡正在向著數字化、綜合化、寬帶化、智能化和個人化方向發展。

3.辦公業務的自動化

辦公業務的自動化是為最終使用者所具體應用的自動化功能。它提供包括各類網絡應用在內的飽含創意的工作場所和富於思維性的創造空間,創造出高全麵;技術上要可行;經濟上要合算。

智能大樓基本特點是實現了下列三個方麵的自動化,也被稱為係統。出了智能化大樓的組成框架,以達到服務上乘、安全一流、節省費用的目的。有序及安逸舒適的工作條件,為大樓內用戶的信息檢索與分析、智能化決策、電子商務等業務工作提供方便。認技術支撐角度而言,智能型建築也被稱為大樓,即以計算機技術現代控製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現代圖形顯示技術的應用來構成。實質是將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軟件技術綜合在信息技術應用到建築上,使普通建築物升格為能提供高效、舒適和便利的建築環境,把人類帶人信息社會。

實現建築物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龍骨是大樓的綜合布線係統,它破除了已往存在於語音傳輸,使這兩類不同的信號能通過技術上的進步與飛躍,而共在同一條線路中傳輸,這既為智慧型大樓提供了物理基礎,也與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綜合業務數據網絡傳輸需求相結合。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通信網絡則是實現智能化大樓的橋梁。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征是並行高速處理和分布式的網絡係統,實現網絡中硬件和軟件資源的共享,也實現任務與負載的均衡與共享。有人認為當前狀態是時代已經結束,正在進入網絡計算時代;現代控製技術的發展也已經曆從集中控製到分散控製,正在進入以現場總線為代表的網絡控製時代;通信技術無疑是信息社會中最大的熱點,多種多樣的通信網絡,不斷推陳出新的傳輸技術正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圖像顯示技術的傑出代表是視頻影像、高清晰度、實時化,是我們所處時代最顯著的特征。

智能化大樓的中心是以計算機為主的控製管理中心,它通過結構化綜合布線係統與各種終端,如通信終端(電話、電腦、傳真和數據采集等)和傳感終端(如煙霧、壓力、溫度、濕度傳感等)相連接,“感知”建築物內各個空間的“信息”,並通過計算機處理給出相應的對策,再通過通信終端或控製終端(如步進電機、閥門、電子鎖或開關等)給出相應的反應,使得該建築好像具有“智能”,這樣建轉物內的所有設施都實行按需控製,提高了建築物的管理和使用效率,降低了能耗。從技術示出了智能化大樓的組成結構。

雖然智能化大樓的組成部分各司其責,似乎有著平等的地位,但是從全局也發,智能化大樓的各個組成部分是有著不同地位的,各部分的重要性等級由高到低。消防報警係統最高,對大樓可否使用有著最高的否決權;其次是安全防範係統,它決定了大樓是否具有使用的條件和環境;樓宇設備自控係統保證了樓宇使用的方使與舒適。可以說是整所大樓的基礎和能投入使用的先決條件。

(二)智能大樓的技術演變和集成等級

智能大樓的技術演變,智能大樓的各個部分由獨立走向整合,以計算機網絡聯結而構成集成化和智能化的一體化係統,實行統一的資源調度與全局性管理,滿足大樓運行的各種需求,突顯出大樓的“智能”水平。

智能大樓依其實現“智能”水平的高低,而有著不同的複雜程度,一般可將其分成三個集成等級來予以評價:

1.低級集成——僅實現樓宇機電設備控製級集成,特征是現場總線級網絡,實現智能大樓的控製功能。

2.中級集成一一實現機電設備控製、保安、消防等係統的網絡集成,有著建築物管理係統和標準網絡,完成智能大樓的服務功能。

3.高級集成三大係統通過高速網絡統一集成至智能建築物管理係統中,由一體化的集成係統來實現智能大樓的綜合管理功能。此時因係統的總體設計得到全麵的優化,它所配置的各個子係統的硬件和軟件不會有重複性,因而整個智能大樓集成係統的造價會比采用獨立子係統方案節省投資20%左右。而且,由於集成係統將各個子係統的管理集中到多個中央監控管理主機上,並采用統一的並行處理、分布式操作係統,可以實現雙機並行運行,互為熱備份,從而大大提高智能大樓管理係統的容錯性和可靠性。

(三)智能大樓的優越性智能大樓是適應發展經濟和改善生活條件的必然產物。智能大樓是理想的辦公場所,它能提供更舒適的工作環境,節省更多的能源,更及時全麵地實施商貿電子交易,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智能大樓帶來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提供安全、舒適、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辦公環境

智能大樓中有消防報警自動化係統和保安自動化係統,其所具備的智能化可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空調係統能檢測出空氣中有害汙染物的含量並能自動消毒,使之成為安全健康的大樓;智能大樓對溫度、濕度、照度及空氣中的含氧量均能自動調節,甚至控製音響和色彩,使樓內人員心情舒暢,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即從安全保障上帶來的效益和節約。

2.節省能耗

節能是智能大樓高效和高回報率的具體體現。據統計,在發達國家中,建築物的耗能占全國總耗能的30%~40%左右。而在建築物的耗能中,采暖、空調、通風設備的耗能占65%左右,是耗能大戶;生活熱水占15%;照明、電梯、電視占14%;廚事占6%。

在滿足使用者對環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樓可通過其智能化,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光和大氣冷熱量來調節室內環境,最大限度減少能耗,並按事先編好的程序,區分工作和非工作時間,對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不同標準的自動控製。

同時由於係統屬高度集成,係統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這樣人員安排可更合理,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這是能源利用動態適合需求而帶來的經濟效益。

3.提供現代化的通信手段和信息服務

信息時代,時間就是金錢。在智能大樓中,用戶可通過國際直撥電話、電子郵件、電視會議、衛星接收、信息檢索與統計分析等多種手段,及時獲得全球性金融信息、商業情報、科技情報等最新動態,並可借助國際互聯網和企業網,及時發布信息以及隨時與世界各地的企業進行電子商貿等活動。這是使信息的收集、處理、傳播更及時更準確而創造的效益。

4.建立先進與科學的綜合管理機製

智能大樓內各類係統同時運行,其管理具有相當的難度。“智能大樓綜合管理係統”為整個大樓提供了高度集成的實時監控以及全方位的物業管理,是先進與科學的大樓綜合管理機製,從而將方便用戶。此是更易於采用新技術而帶來新的節約和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