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非虛構文體的擴展之二(3 / 3)

意識流小說中,稱之為經典的有:弗吉尼亞·伍爾芙的短篇《牆上的斑點》,有喬伊斯的長篇小說《尤利西斯》和福克納的長篇小說《喧嘩與騷動》。

閱讀下麵文章,弄清楚什麼是類比關係:

倫敦就像一個大工場。倫敦就像一台大機器。我們每個人就像一隻隻穿來穿去的梭子,在那灰沉沉的布麵上來來回回地織出一些花紋。大英博物館也屬於這個大工場的一部分。推開彈簧門,你就站在了一個高敞的穹頂下,那穹頂就像一個巨大而禿頂的頭顱,你在那裏麵就像頭顱裏的一縷思想,而那頭顱的前額上則纏著一條精美的帶子,帶子上寫滿了眾多作家的名字。

(《伍爾芙讀書筆記》第26頁)

在這篇文章裏,作者說:“倫敦就像一個大工場”,用工場來類比城市,對處於大工業時期的英國倫敦,具有相當深刻而精準的意義。工場是冷冰冰的機器組成的,是一條條流水線組成的,是鋼鐵和規章製度組成的,它什麼都不缺,隻缺溫暖和公平,缺少正義和良心。城市和工場具有相同的質量和相似的特征。這是二者的共同性。但二者又有所不同,雖然人們像“穿來穿去的梭子”,但吐出來的並不都是布匹,而也有這樣的產出:“你在那裏麵就像頭顱裏的一縷思想”。伍爾芙一下子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特征,說她是一位具有深刻洞察力的小說家,可謂名至實歸。

運用類比的方法是作家常用的手法。如本人的《風雅大鄭州》中,寫當年棉紡廠和城市的關係時這樣寫道:“鄭州一度還是童話世界。那些白色的棉朵,白色的棉紗,還有白色衣裙下那些燦若夏花的臉,那些妙曼的故事和一個個水晶般的心,真有合是冰世界,疑是水晶宮那樣的感謂。”

閱讀下麵文章,弄清楚什麼是對比關係:

在軍事題材的影片中,大凡有點氣質有點個性的軍人,似乎都愛抽煙,不知道是這藝術形象讓抽煙的兵們多了,還是生活中吸煙的軍人多,才有了這藝術形象。新兵斷斷不敢大搖大擺地叼根煙。一般情況下,新兵連都不提倡抽煙。這種不提倡的背後就是禁止。煙癮大的新兵,幾乎都有尋找地點、時間弄兩口的招數。當時是提心吊膽,離開了新兵連,倒是一份很不錯的談資。老兵不同了,想抽就抽,和班長幹部聊天時比著抽。許多新兵看到這一幅畫麵,簡直羨慕得不得了,不停地想象著自己有了這一天的幸福滋味。

(北喬:《營區詞語》第179—180頁)

通過這兩篇文章可以得知這樣一個事實,有些新兵和老兵都愛抽煙,煙是他們的共同愛好,這就是他們的共同點。但所不同的是,新兵抽煙要躲起來,這就是“暗地抽”,而老兵卻不管不顧這一套,偏偏和幹部、班長們一塊兒抽,敢於“明著抽”,這又是不同的點。這一明一暗,就是軍營生活的一個風景,也是最真實的軍營生活。

學生作業:用類比和對比的方法寫一篇短文

例1

站崗

軍訓時站崗的一幕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那時候的站崗全在夜裏。對於我們這些初來乍到的小新生來說,部隊對我們的要求已是手下留情了。老兵們站崗時要求軍姿嚴正標準挺拔,而我們站崗可以隨便坐靠;老兵們站崗時不苟言笑嚴肅認真,我們卻隨意說笑;老兵們嚴格按照口令要求查問情況,而我們一看是熟麵孔就問也不問……盡管我們的站崗有諸多疏漏和不合要求,我還是很懷念軍訓站崗的那些晚上。

例2

樂器行

西四路口拐角處有一家樂器行,閑暇時,我和媽媽總愛來這裏逛逛。我是學鍵盤樂的,所以對鍵盤類樂器總是情有獨鍾。在鍵盤樂器家族中,所有的樂器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有鍵盤,但是它們的發聲方式卻不盡相同。如鋼琴是屬於擊弦打擊樂器類,而管風琴則屬於簧鳴樂器類,而電子合成器則利用了現代的電聲科技等等。鍵盤樂器對於其他樂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其寬廣的音域和可以同時發出多個樂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鍵盤樂即使是作為獨奏樂器,也具有豐富的和聲效果和管弦樂的色彩,所以,鍵盤樂器備受作曲家們和音樂愛好者們的關注和喜愛。

總結

通過以上幾講,我們學會了五種展開段落的方法:

1舉例

2原因(理由)——結果(效果)

3按事物的發展順序

4分類

5類比——對比

可以用這五種方法之一種或兩種寫一篇短文。

題目:旅遊唱歌出操跳舞

學生作業:旅遊

在商品社會,可持續旅遊發展和可持續旅遊消費是雙向互動的關係。可持續旅遊發展有三個要素:即旅遊資源、旅遊主體和旅遊環境。旅遊資源是旅遊消費的對象世界,旅遊資源的存量是有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更新性,而旅遊資源品味的差異更使其有限性幾乎等於極限。因此,旅遊消費資源的供給總量是有限的,隻有加倍珍惜、加倍保護,才可能有可持續旅遊消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