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2)

杜詩得知後,礙於蕭廣之職,又是劉良屬下,隻是手持詔書,在蕭廣麵前嚴申軍紀。

蕭廣從中得了不少好處,又依仗於有宗室親王做靠山,自是不願罷手,當著杜詩的麵倒是很和順地應承著,轉過身卻依舊我行我素。

自古以來,錢財本就對人很具誘惑,那些對洛陽財寶早已虎視眈眈的將士見蕭廣那般猖獗,僅僅隻是受到了杜詩的言責,並無大礙,便紛紛壯膽,爭先搶奪。一時之間,洛陽城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街市蕭條,行人稀少,即便時節,亦是冷清。

這時,杜詩見蕭廣屢教不改,損害軍紀,敗壞朝綱,忍無可忍之下便帶著羽林軍,親赴蕭廣營中,將他拘捕,押往市曹,當著百姓與將士的麵曆數蕭廣“不遵法紀、侵害百姓、損壞軍威”三大罪狀後,即令格殺,梟首示眾,然後具狀上表。

可是杜詩的奏疏尚未到,倒有人先到了劉秀跟前惡告杜詩,說他濫用職權,排除異己,蔑視宗親。

劉秀當下大怒,蕭廣可是他叔父劉良的部下,劉良在他兒時待他如親兒,故即使他登上帝王,對劉良還是一如既往的恭敬,禮遇有加,對劉良的部下亦格外的寬厚。他沒想到這樣杜詩還敢斬了蕭廣,還梟首示眾。劉秀當時並沒有說什麼,隻是下令把杜詩拘來。

沒多久,杜詩被拘來。劉秀質問杜詩為何將蕭廣斬首。

杜詩從容如實陳表。

劉秀聽了,看向那小人。

那小人倒也不懼,他說:“主公甚是倚重蕭將軍,蕭將軍驟然故去,指不定主公如何傷心。蕭將軍即便犯法,自有陛下裁決,然侍禦史卻先斬後奏,顯然不把陛下您放在眼裏。”

劉秀倒是不介意杜詩這次先斬後奏,反倒覺得杜詩此舉大快人心,隻是如何向叔父交代,這的確是個問題。思量間,他看到一旁的陰興,便問他:“愛卿,對此事你有何看法?”把陰麗華接來之後,劉秀便開始讓陰識、陰興與陰就三人出仕,更是把陰興帶在身邊。眼下問陰興,固然有考究他的意思。

躺在龍榻上早被吵醒的陰麗華聽到劉秀這麼問,心裏不免有些緊張。

隻聽陰興從容回道:“回陛下,微臣素聞劉公禮賢下士,嚴於律己,奉公守法又懲惡揚善,實乃宗室之榜。今蕭廣犯法,侵害百姓,令朝廷名譽受損,隻怕劉公得知亦是不喜。今蕭廣既已伏法,又是民心所向,想必劉公定不會因此而責怪於侍禦史。依微臣之見,陛下應對侍禦史予以嘉賞。侍禦史明知陛下素來親厚劉公部下卻仍秉公執法,可見其剛正耿直,不畏強權,如此之良臣正是陛下如今所需,恭喜陛下。”

劉秀聽後,連連點頭。

那小人見勢,自知不妙,欲再辯一二,卻被劉秀一聲令下拉出去斬了。之後,劉秀又特地嘉獎了一番杜詩,方讓眾人退下。

待眾人離開,陰麗華走了出來。

劉秀看著陰麗華,微微揚起嘴角,道:“二哥甚是不錯。”

“那是陛下禦下有術。”聽到自己二哥被劉秀讚賞,陰麗華自是高興。看著自己的兄長接二連三地得到重用,她心裏其實挺感激劉秀的。她隱隱猜到劉秀的意圖,卻並不敢確定。她來到劉秀旁邊坐下,便開始一直看著劉秀,想了許多。

劉秀側首看過去,見陰麗華看著自己出了神,笑問道:“皎月為何一直看著為夫?”

陰麗華當即回道:“夫君好看。”

劉秀對此啞然失笑。

陰麗華嫣然一笑,隨即靠在劉秀肩膀上說:“夫君一定會成為一代千古明君。”

陰麗華所言,正是劉秀宏願。他素知陰麗華知他,但這會說出來,他還是感到歡喜。

翌日,百官升朝,參拜禮畢。劉秀單獨點名杜詩,稱讚他執法如山,不避內外,特賜棨朝。棨朝,仿照古時的斧鉞,為前驅兵器。按照漢製,唯有王公出行時,方能用此儀仗。杜詩為侍禦史,不夠官級,卻得此殊榮,可見劉秀對他的嘉許程度。

杜詩淡定地謝恩出朝。鳴鑼開道,隻見他神色肅然地端坐在馬上,緩緩巡行於洛陽市中。驕兵悍將,人見敬憚,寇賊強盜,皆聞風望逃。從那以後,帝都洛陽,秩序井然,很快就繁榮起來。

在杜詩斬殺了蕭廣,肅整洛陽後,劉秀乘勢巡行郡邑,震懾將士,懲治不法官吏,安撫吏民。在這段時間,陰興為劉秀鞍前馬後,盡責盡心,深得他心,被任命為黃門侍郞,兼任期門仆射。

夏三月,劉秀為拖延立後,特意提出廣封宗室。四月,便定封叔父劉良為廣陽王,兄子劉章為太原王,劉章弟劉興為魯王,舂陵侯嫡子劉祉為城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