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來歙自見過陰麗華一麵之後,心裏從此再也放不下。好在劉秀與他素來親近,時常私召他,他便盼著趁此能多見陰麗華幾麵。可惜他想見陰麗華,陰麗華卻出於避諱再也沒有進去,每次隻是把膳食送至門口便回去了,讓他次次失望而歸。為了一解自己的相思之苦,他探聽清楚陰麗華的往來之路,便悄悄候在暗處終是如願了。每次看上幾眼,他便覺得心滿意足,能歡喜好些時日。明明已然娶妻生子,卻情竇初開如同毛頭小子。來歙的夫人,作為他的枕邊人,自是察覺出他的異樣來,隻是她並沒有放在心上,隻當是一直懷才不遇的夫君如今因得天子的重用而高興。
陰麗華對此自然也是毫不知情,此時的她一邊忙著精心侍候劉秀,一邊忙著向柳嬤嬤學習。不得不說,之前的陰麗華猶如王者蘭,芬馥清風裏,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而今的陰麗華卻如國色牡丹,有此傾城好顏色,天下無花更勝此,人間偏得貴相宜,風情萬千,風華絕代。
如此又過了兩月,陰麗華與郭聖通先後傳出喜訊,紛紛懷上了龍裔。而此此時起,立後的議潮不絕如縷。前朝、後宮皆是蠢蠢欲動。
在陰麗華與郭聖通傳出有孕後不久,胡珍病了。太醫說是鬱結於心,若再不得疏導,隻怕藥石無效。
好好的男兒怎就鬱結成疾了呢?這還是要從他病弱的身子說起,劉黃嫁給他時身子便不好,一月能燕好幾次,卻一直沒有懷上孩子,胡珍本就一直盼著能有個子嗣好傳宗接代,不至於他日到了黃泉無顏麵對祖宗,可惜始終沒能如願,身子又不爭氣,心裏便一直擱著這事,有時難免生出悲觀,時日久了,倒成病了。這子嗣之事令他耿耿於懷,聞知陰麗華與郭聖通雙雙有孕,當下受了刺激,便病倒了。
這些是陰麗華從劉秀那裏聽來。當時她聽了也不知該說些什麼,索性默而不語。心裏掛念劉黃,便向劉秀請求出宮一趟,去看看劉黃與胡珍。
劉秀遲疑了片刻,還是同意了,而他決意與陰麗華一起去。隻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去的那天竟然碰上劉黃給胡珍納妾。
劉秀當下臉色便非常不悅,陰麗華見此,便勸道:“我們先去找大姐再作定奪吧。”
劉秀聞言,快步走了進去。
陰麗華見此,連忙跟上。
青玉見此,連忙喊道:“貴人,小心腹中龍裔。”
前麵的劉秀聽了,當即回頭看去,見陰麗華疾步緊隨,臉色稍緩,隨後步伐倒是慢了許多。
劉秀一見到劉黃,便問:“大姐,你這是意欲為何?可是遭了胡氏脅迫?”
劉黃見到劉秀與陰麗華先是愣了一下,而後笑道:“三弟無需為我擔心,這一切是我個人的主意,與胡氏無關。你姐夫一直疑心我沒能懷上孩子是我的問題,而我又一直不許他納妾,他心裏一直怨怪著。為了讓他死心,我唯有出此下策,如他所願。”
看劉黃臉上沒有絲毫不快,劉秀雖然仍然不快卻沒有說什麼,因為他清楚自己這個大姐一向極有主見。
陰麗華什麼也沒問,什麼也沒說,隻是過去,握住了劉黃的手。
劉黃對此笑了笑,轉而領著他們出府去看劉伯姬。
回到宮裏,陰麗華私下與柳嬤嬤說起劉黃的事,不禁歎息道:“嬤嬤你說明明大姐才是最委屈那個,為什麼還要承擔如此之多?”
柳嬤嬤回道:“世道如此,我等亦是無可奈何。”
陰麗華聽後,沒有說話。
最後,胡珍還是沒有如願,沒有熬過冬天便去了。
劉黃對胡珍雖然說不上愛,但畢竟夫妻多年,心裏也實在難過。好在有陰麗華、劉伯姬不時寬慰。不久,劉伯姬再度懷孕,劉伯姬便借機把第一個孩子交給劉黃照顧。有了孩子的陪伴,劉黃便漸漸走出了傷痛。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正是新春佳節之時,洛陽帝都卻靜如以往。
洛陽自西周以來,或為帝都,或為陪都,城郭寬闊,宮殿雕梁畫棟,經濟發達,珍藏豐富,但久經戰爭,街市蕭條,再加上寇賊劫掠,強盜出沒,早已變得十分混亂,百姓怨聲載道。劉秀自定都後為此很是憂慮,當即決計要整頓洛陽,使它再度繁榮起來,人聲鼎盛。這樣一來,倒是可以穩定人心。而劉秀把這偉大的使命交給了侍禦史杜詩。
杜詩奉召在洛陽安撫吏民,約束戰士,又定下令律條規。如此,將士們見了金銀財寶,雖然眼紅不已,卻礙於令律條規,不敢妄動,然而將軍蕭廣卻無視詔命,放縱將士,橫暴鄉民,以致百姓不勝惶恐,白天閉門不出,街市上行人稀少,一片冷冷清清的,而深宅大院、店鋪瓦肆,還不時傳出令人心悸的哭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