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當你在工作和事業上幹出點名堂、小有成就時,這當然是值得慶幸之事,你也應當為自己高興。但是有一點,如果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大家的功勞,你千萬別獨占功勞,否則他人會覺得你好大喜功,搶占了自己的成績。如果某項成績的取得確實是你個人的努力,當然應該值得高興,而且他人也會向你祝賀。但你,千萬別高興得過了頭,一來可能會傷害有些人的自尊心,另一方麵,現實社會中害“紅眼病”的人不少,如果你過分狂喜,可不就逼得人家眼紅嗎?
當你在工作上有特別表現而受到肯定時,千萬要記住一點——不要恃才傲物,否則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障礙。當你取得成績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與人分享
即使是口頭上的感謝也是一種分享,而且你也可以擴大這種“分享”的對象,反正“禮多人不怪”!當然,別人倒並不是非得要分你一杯羹不可,但你主動與人分享,這讓旁人有受尊重的感覺,如果你的成績事實上是眾人協力完成,那你更不應該忘記這一點。你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與人分享,如請大家吃幾顆糖,或請大家吃一頓飯。別人分享了你的榮耀,就不會和你作對了。
2.感謝他人
要感謝同仁的協助,不要認為這都是自己的功勞。尤其要感謝上司,感謝他的提拔、指導、授權。如果實情也是如此,那麼你本該如此感謝。如果同事的協助有限,上司也不值得恭維,你的感謝也有必要,雖然顯得有點客套,但可以使你避免成為他人的箭靶。為什麼很多人上台領獎時,他們首先要講的話就是:“我很高興!但我要感謝……”道理就是如此。這種“口惠”的感謝雖然缺乏“實質”意義,但聽到的人心裏都很愉快,也就不會妒忌你了。
3.為人謙卑
有些人一旦獲得成績,就容易忘了自己是誰,並且自我膨脹。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旁人就遭殃了,他們要忍受你的氣焰,卻又不敢出聲,因為你正在峰頭上。可是慢慢地,他們會在工作上有意無意地抵製你,讓你碰釘子。因此,當你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績,要更加謙卑。別人看到你如此謙卑,當然不會找你麻煩,和你作對了。
當你取得成績時,你要感謝他人、與人分享、為人謙卑,這正好讓他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如果你習慣了恃才傲物,看不起別人,那麼總有一天你會獨吞苦果!請記住:恃才傲物是做人一大忌。
以弱者的身份出現
平日裏,以弱者的身份出現,以此來引起別人的惻隱之心,這也是高明的處世策略。當然,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示弱法,有人以新聞記者的情形為例做了說明。
“想讓自己真正想寫的文章能順利刊登出來,必須使用一些技巧才行。即故意顯露一些一目了然,但和所報道事件的基本構成無關緊要的錯誤。當總編輯在審稿時,很容易便會發現這些錯誤,並懷疑對方是否有意如此。但由於不是嚴重的過錯,所以不會指責執筆人。結果因為對那些無傷大雅之誤的留意,不但不會將執筆人所主張之點刪除,而且會更細心地欣賞其作品,並留心對方的為人。”
雖然我們喜歡完美的事物,我們總是想把什麼事情都要做到完美,但在現實生活中,為人處世卻未必是這樣。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未必就是受大家歡迎的人。
某著名評論家主持某電視台的時事評論節目。雖然他說起話來字正腔圓,反應也十分靈活,但就是得不到觀眾的歡迎。因為和他共同演出的人經觀察,都覺得這位評論家精明得可怕。後來改由另一位評論家主持,收視率才逐漸提高。雖然後一位評論家因為粗枝大葉、反應遲鈍而被揶揄說:“那個傻蛋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但由於能令觀眾有安心之感而廣受歡迎。
流行歌手的情形亦然,有些人雖然歌唱得很好,卻不一定受歡迎;反而是那些能適當表現出笨拙的歌手的唱片銷售情形比較好。
我們並不是有意評論這些人的能力,隻是認為能適度表現笨拙和遲鈍的人,反而更易為人吸引,亦較富有魅力。人無完人,有時也許表現遲鈍一些更真實。
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愚鈍的人,記住這一點是不會錯的。特別是作為領導都有獲得威信的需要,不希望下屬超過並取代自己。因此,在人事調動時,如果某個優秀、有實力的人被指派到自己的部門,上司就會憂心忡忡,因為他擔心某一天對方會搶了自己的權位;相反,若是派一位平庸無奇的人到自己的部門,他便可高枕無憂了。
因而,聰明的人總會想方設法掩飾自己的實力,以假裝的愚笨來反襯對方的高明。久而久之,盡管在群眾中形象不佳,有點兒“弱智”,但別人卻倍加欣賞,對你情有獨鍾。
莫在暗處論人非
混跡於茫茫都市,穿梭於高樓大廈,為了生存我們都要深入職場,那麼,如果你深知職場難混,明白要小心處世的道理,就不應該在背後說人長短。
洪敏的公司長期和外貿公司合作做生意,外貿公司的胖子經理如同他們的財神爺。有一天,洪敏極力勸說胖子經理和他們擴大貿易範圍未果。洪敏惱羞成怒,胖子經理剛一走,洪敏就說:“你看那胖子,往公司大門口一站,蚊子隻有側著身子才能進來。”結果胖子經理忘了拿包,正好回來聽到這些話。
之後,雖然洪敏多次請胖子經理吃飯,想方設法賠禮道歉,但關係始終恢複不到以前的水平了,合作因此也少了很多。這就是道人短長的代價。
不隻是“長舌婦”,許多人都有背後論人是非的習慣。其中,所論的大多是“非”,說的多是別人的壞話。這種攻擊通常是在非利益衝突前提下說的,於是論人者覺得自己不背負道德意義上的責任,也就放任自己。對自己的這一“惡行”不加反思及製止。
這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嚴重性,也沒有想到這將給他帶來嚴重後果。如例子中的洪敏,背後論胖子經理的身材是“你看那胖子,往公司大門口一站,蚊子隻有側著身子才能進來”。當局者或者沒有很強的攻擊目的,隻是調侃調侃,為平淡生活增添幾縷笑聲。但實際上卻給對方以很大的打擊。
可以想象胖子經理聽到這些話的那一刻,他心中是何等的憤怒!這代表他的尊嚴被踐踏!
這個例子裏,胖子經理因為忘了皮包而回來,多多少少有點戲劇性的味道,跟電影上情節處理有相似之處。別以為這隻是戲劇情節而輕視了背後論人是非帶來的後果。有一個詞語叫做“流言”,就是說話語可以像水一樣流動的,從這張嘴巴流進那隻耳朵,再從那張嘴巴流到另一個人的耳朵中。你所論人是非的話遲早都會傳入被論者的耳朵裏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盡量不要在背後論人是非,要做的是成人之美。中國有句古話:“成人之美,不送人之惡。”可以說,成人之美是美德中的美德,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凡是成人之美的話,諸如激勵人心,善意忠告等是受人歡迎和尊重的。反之,在與人談話中,不但不成人之美,反而拆別人台,揭別人短,使人家的興致成為泡影,或者你在其中成為損人利己的受益者,那就注定要遭人唾罵,成為千夫所指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