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頭的椽子先爛
在職場中,存在著這樣一種自視清高的人:他們銳氣旺盛、鋒芒畢露,處事則不留餘地,待人則咄咄逼人,有十分才能與聰慧,就十二分地表露出來。這種人常自以為是、高高在上,這種人的處世哲學是高調做人,有一點本領就覺得自己有十八般武藝,到處張揚。殊不知,這種人在人生旅途中往往遭受挫折,甚至釀成悲劇。
鄭莊公準備伐許。戰前,他先在國都組織比賽,挑選先行官。眾將一聽露臉立功的機會來了,都躍躍欲試,準備一顯身手。
第一項是擊劍格鬥,眾將都使出渾身解數,隻見短劍飛舞,盾牌晃動。經過輪番比試,選出了6個人,參加下一輪比賽。
第二項是比箭,取勝的6名將領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為勝。有的射中靶邊,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來射箭的是公孫子都。他武藝高強,年輕氣盛,向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裏。隻見他搭弓上箭,3箭連中靶心。他昂著頭,瞟了最後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後那位射手是個老人,胡子有點花白,他叫潁考叔,曾勸莊公與母親和解,鄭莊公很看重他。潁考叔上前,不慌不忙,3箭射擊,也連中靶心,與公孫子都射了個平手。
隻剩下兩個人了,莊公派人拉出一輛戰車來,說:“你們二人站在百步開外,同時來搶這部戰車。誰搶到手,誰就是先行官。”公孫子都輕蔑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對手,哪知跑了一半時,公孫子都卻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等爬起來時,潁考叔已搶車在手。公孫子都哪裏服氣,提了長劍就來奪車。潁考叔一看,拉起車來飛步跑去,莊公忙派人阻止,宣布潁考叔為先行官。公孫子都由此懷恨在心。
潁考叔果然不負莊公所望,在進攻許國都城時,手舉大旗率先從雲梯上衝上許都城頭。眼見潁考叔大功告成,公孫子都十分嫉妒,竟抽出箭來,搭弓瞄準城頭上的潁考叔射去,一下子把潁考叔射了個“透心涼”,從城頭栽下來。另一位大將假叔盈以為潁考叔被許兵射中陣亡了,忙拿起戰旗,又指揮士卒衝城,終於拿下了許都。但處世鋒芒太露的潁考叔卻落了個被人陷害的下場。
歸結起來,做人的方式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低調做人,以“謙”字為要,求得和睦相處,結果征服了他人的傲心;另一種是高調做人,以“傲”字為要,蔑視他人,不善舍小取大,故人際關係產生裂痕而失去和氣,導致翻臉和敗身。
王剛畢業於北京某名牌大學,現就職於一家策劃公司,王剛的個人能力很強,是公司的得力幹將,他主持策劃的幾套企業方案為公司帶來了很大的社會效益,一些中小企業常常請他幫忙做些形象策劃,並付給他豐厚的報酬。
按常理來說,王剛的資曆和能力早該升到部門主管了,可到如今他還是個一般職員,在他眼裏,公司裏的人都是一些無能之輩,張三李四成了他評說的對象,王五趙六也不是他的對手,就連公司的老總他也不放在眼裏,整天一副洋洋得意、高高在上的樣子,但由於他的工作能力強,公司領導也想提拔他,可一到考核時,同事們都說與他不好共事,並表示不願到他所負責的部門做事。就這樣,王剛成了“孤家寡人”,而老總們一談到他,也總是無可奈何地搖頭說:“他就是恃才傲物,個性太強了。”
王剛之所以不能升遷,根源就在於他自恃能力出眾,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所以,你千萬要記住,不要恃才傲物,否則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障礙。
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是說凡是鮮花盛開嬌豔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敗的開始。人生也是這樣。當你誌得意滿時,切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樣不讓別人當靶子打才怪呢!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似的,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夾起你的尾巴,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凡事太張狂,太咄咄逼人,不是一種智慧的處世方式。
優越感會毀掉你
在工作中,優越感會害死人。人們通常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性評價,都在不自覺地強烈地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其實,這是一種比較危險的趨勢,如果一個人總是向對手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麼,無形之中就會對他人的自尊和自信形成一種挑戰與輕視,別人對他的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不自覺地產生了。
有一位在工廠從事統計工作的女性,在調到某機關的第一天就與陌生的同事大談自己的過去,並無意間冒出一句,“像我這類人在工廠屬上上人”。結果,同事大為反感:你是上上人,還調到我們這裏幹什麼?於是群起而攻之,不到三個月,此女便被排擠出局。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應該謹言慎行,泛泛地了解同事的簡曆,適時求教,較多地了解工作程序。至於自己,可在以後的交往中讓同事逐步了解。這樣,則會給新同事留下一個沉穩謙遜的第一印象。
很多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不懂得這種做人的道理、處世的方式,往往希望從一開始就引人注目,誇耀自己的學曆、本事、才能,即使別人相信,形成心理定式之後,如果你工作稍有差錯或失誤,往往就被人瞧不起。試想,如果一個本科生和博士生做出了同樣的成績,人家會更看重誰?人家會說本科生了不起。你博士生的學曆高,理應本領高些,可你跟人家一樣,有什麼了不起的?心理定式是難以消除的。所以,剛走上崗位或新上崗位的人,不應當過早地暴露自己。當你默默無聞的時候,你會因一點成績一鳴驚人,這就是深藏不露的好處。如果交給你一項工作,你說“我保證能夠做好”幾乎和說“我不會”一樣糟糕,甚至更糟糕。你應當說:“讓我試試看。”結果你同樣做得很好,可得到的評價會大不相同。
我們說,做人要謙虛,但是也要掌握好謙虛的尺度,一是要看時間,決不要逢人就說自己如何如何行,也不要遇事就往後縮。二是要看場合,同事見麵、親友相逢,都不應該自我吹噓;總結彙報,自我評定,則一點也不要客氣。三是要看事實,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敷衍誇張,有什麼講什麼,實事求是。四是要有氣魄,認定是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就要毫不謙虛,大力爭取;但又不必為蠅頭小利斤斤計較,即使有時是比較重大的事情,假如同僚中確有與自己同等條件的人,但名額卻隻有一個,大度地放棄它也不是什麼壞事。所謂氣魄,正表現在敢爭世人所不敢爭的同時又敢不爭世人之所爭上。
如果你想在職場中獲得好人緣,那就記住千萬不要在人前炫耀自己,你的炫耀隻會讓別人對你產生戒備和隔閡。不妨和朋友談一下你的失意與失敗,這樣做朋友不但不會輕視你,反而會更加理解和支持你。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
做人之境界往往體現在一個人對成就的看法上。明白人皆知:一個人獨享成果,是一種“吃獨食”的心態,這樣會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從而給下一次合作造成障礙。因此正確對待榮譽的態度應該是:感謝、分享、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