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忠誠敬業,方為立足職場之根(1 / 3)

堅守責任,踐行使命

方是原則,是做事的規矩,是人們需要遵守的行為準則,需要堅守。世界上很少有報酬豐厚卻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便宜事,想要一時不負責任當然有可能,但要免除世間所有的責任卻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當責任從前門進來,你卻從後門溜走,你失去的是伴隨責任而來的一切回報。對大部分的職位而言,回報和所承擔的責任有直接的關係。

老李所在的公司有三個分廠,他在一分廠當廠長,在他的一手經營下,一分廠業績良好。後來,董事長決定調老李到三分廠當廠長。三分廠是公司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管理卻是最混亂的一個分廠。之前已經有好幾個廠長去那裏,都無功而返。因此,得知調動消息時,老李很矛盾:不去吧,董事長可能不高興。去吧,一旦搞砸了,想再回一分廠都不行了。而且,由於多年管理一分廠,一切工作運作程序早就規範化了,管理起來很輕鬆。

思量再三,老李還是答應去三分廠,因為他有責任把這個管理混亂的分廠搞好。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原來最混亂、生產能力最低的三分廠,一躍成為整個公司的生產管理標杆廠,各項指標均居各分廠首位。

後來,董事長把三分廠的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了老李,並給他80萬元的年薪,而老李原來的工資,每月還不到1萬元。

有多大能力,擔當多大責任,老李勇於擔當責任,由此不僅帶動了公司的發展,並且也讓自己在擔當責任中得到了發展。責任來自於良心,而不是來自於薪水。堅守住了責任,在某種程度上說,也就堅守住了自己的前途。

一家人力資源管理機構曾經做過一次這樣的試驗,試驗的參加者們都被告知連續跑完5個400米接力賽是他們這次行動的使命。參加試驗的人被分成兩個團隊,每個團隊又按照4人一組的方式分成若幹小組,其中一個團隊的各小組成員均被告知:“在規定時間內跑完全部賽程,這是你們必須盡到的責任,不能盡到自己職責的人將被淘汰。”而另一個團隊則沒有接到任何有關責任的提示。

試驗的結果表明,第一團隊90%的小組都在規定時間內跑完了全程,另外的10%雖然超過了規定時間,但他們仍然盡全力跑完了全程。而在第二團隊中,隻有20%的小組在規定時間之內跑完了全程,另外80%的小組跑完了全程,但是所用的時間卻遠遠超過了規定時間。

這個生動的例子讓人深深地感覺到了責任的重要性。對公司負責,就是履行你作為員工對公司、對老板的責任。任何一名員工,都不能忘記對公司的責任和使命。無論一個人擔任何種職務,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他都對企業負有責任,這是社會法則,這是道德法則,這還是心靈法則,更是生存法則。

一個偉大使命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完成它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不懈的奮鬥。要想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必須依靠高度責任心的有力推動。但是如果失去了責任心,任何使命都無從談起。

責任感是簡單而無價的

有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給布朗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布朗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草叢中的雜草。”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布朗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多問自己“我做得如何”,這就是責任。

有一次,一個小夥子向一位作家自薦,想做他的抄寫員。小夥子看起來對抄寫工作是完全勝任的。條件談妥之後,作家就讓那個小夥子坐下來開始工作,但是小夥子卻朝外邊看了看教堂上的鍾,然後心急火燎地對他說:“我現在不能待在這裏,我要去吃飯。”於是作家說:“噢,你必須去吃飯,你必須去!你就一直為了今天你等著去吃的那頓飯祈禱吧,我們兩個永遠都不可能在一起工作了。”那個小夥子因為得不到雇用而感到特別沮喪,但是當他有了一點點起色的時候卻隻想著提前去吃飯,而把自己說過的話和應承擔的責任忘得一幹二淨。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承擔責任的工作,相反,你的職位越高、權力越大,你肩負的責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擔責任,要立下決心,你一定可以承擔任何正常職務中的責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任完成得更出色。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眼前的責任,認為等到以後準備好了、條件成熟了再去承擔才好。在需要你承擔重大責任的時候,馬上就去承擔它,這就是最好的準備。如果不習慣這樣去做,即使等到條件成熟了以後,你也不可能承擔起重大的責任,你也不可能做好任何重要的事情。

自動自發才是好榜樣

毫無疑問,丘吉爾是一位成功者,但他也曾經是一個平凡的人,隻是在他的心裏,他從不逃避,勇於麵對任何困難,主動地去尋求解決方法。從軍校畢業後,丘吉爾當了一名軍官。在部隊裏,丘吉爾因為說話口齒不清而經常受到人們的嘲弄。為了改變這種窘境,丘吉爾堅持每天清晨到附近的山村中去練習演講,幾年下來,他不僅表達流利,而且表情堅毅自信,有了一種不凡的氣質。

回到現實中來,隻是在別人注意或老板在身邊的時候才努力工作的人是永遠無法到達成功的巔峰的,因為最嚴格的表現標準應該是自己設定的,而不是由別人要求和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