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罰與情的關係,要情罰交融。常言道:無情未必真豪傑。領導者對有過失的部下,也要尊重、理解、關心,要關心他們的實際生活,為其排憂解難,讓其充分體會到領導的溫暖。但這不能以喪失原則為代價,也就是說既要講人情味,又不能失去原則性。否則,對違法亂紀的人,不繩之以法,反而以“情”為籌碼捂蓋子,照顧關係和麵子,該批評的不批評,應處分的不處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不了了之。這樣不僅不能使下屬吸取教訓,引以為戒,還會助長歪風邪氣,喪失製度、法令的嚴肅性和威懾力,降低自己的權威性和號召力。因此,切不可把人情味庸俗化。人情味要講,原則性更要講。隻有堅持了原則性,人情味才能更有效,更具有教育性和感召力。
批評下屬要掌握尺度
美國某公司有一位高級負責人,曾由於工作嚴重失誤造成了500萬美元的巨額損失。為了此事,他心裏十分緊張。許多人向董事長提出應把他革職查辦,但董事長卻認為一時的失敗是企業家精神的“副產品”,如果能繼續給他工作的機會,他的進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過未受過挫折的常人。因為挫折對有進取心的人是一服最好的激勵劑。第二天,董事長把這位高級負責人叫到辦公室,通知他調任同等重要的新職。這位負責人十分吃驚:“為什麼沒有把我開除或降職?”“若是那樣做,豈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500萬美元的學費?”後來,這位負責人用堅強的毅力和智慧為公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下屬犯錯誤時,不少領導人對此的反應常常是凶狠的訓斥甚至責罵。這樣做並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既然錯誤已經犯了,就隻能在如何減少錯誤的損害程度和避免重犯上下工夫,使錯誤成為通向成功之路的鋪路石。批評是一門藝術,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呢?
1.注意場合
批評時考慮時間、場合和機會。假設一位管理者帶著部下到顧客那裏去訪問,當管理者發現部下在言談舉止上存在問題時,就不能當著顧客的麵提出批評。這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用高明的談話方法,把部下的缺點掩飾過去。當沒有旁人的時候,在轎車或回程的路上對部下提出批評,是絕妙的時機。
2.對事不對人
有人批評人時總是說:“從你做的這件事就能看出你這個人怎樣!”這是批評之大忌。批評時,隻能針對事情,而不能針對個人的人格、品性,拿事來說人。
比如,可以這樣說:“小薑,根據往常的經驗我知道,你不至於犯這種錯誤,是否有什麼原因使你這次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這種氣氛有助於使對方認識到領導不是在攻擊他的自我,不是批評他這個人,而是批評他的某項工作或某件事情。領導把批評指向員工的活動,就無損於員工的整個自我形象,這樣就把批評建立在友好的氣氛中,使對方感到無拘無束,欣然接受批評。用這種方法,在指出他人錯誤的同時實際上誇獎了他,使他得以重新樹立自我形象,因為領導的意思給員工的感覺是“領導的話說明我這個人還是不錯的”。這樣,員工心裏就很清楚領導是信任他的,並期望他做得更好,這本身對於他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和期望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激勵。
3.先讚揚,後忠告
批評的最終目的不是要把對方壓垮,不是整人,而是為了幫助他成長;不是去傷害他的感情,而是幫他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的領導之所以善於運用批評,就是他們能采取先揚後抑的方式,比如:“小張,你的調整報告寫得不錯,你肯定下了不少工夫。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你要注意涉及……”“小李,自從你調到這個單位來之後,你表現不錯,對你取得的成績,我非常讚賞。就是有一點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我也相信你一定願意改正的……”如果對方需要得到忠告批評,要從讚揚其優點開始。這種方式就好像外科醫生手術前用麻醉藥一樣,病人雖然有不舒服的感覺,但麻醉藥卻能消除痛苦。
從讚揚開始,以忠告結束批評,問題也解決了,感情也沒傷害到,真是奇妙的方法。
4.縮小批評的範圍
人們犯錯時,受不了的是大家對他群起而攻之,因為這傷害了他的自尊,他也許會承認錯誤,但無法接受這種批評方式,這將使他對領導、對同事充滿敵意,一旦有機會,將以牙還牙。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批評取得效果,就決不能使別人反對自己。我們的目標是取得一些好的效果,或者使對方回到正確的航向上來,而不是去貶低他的自我。即使你的動機是最高尚的,是真心誠意的,也要記住,對方的感覺也在起作用。當其他人在場時,哪怕是最溫和的方式也可能引起被批評者的怨恨,不論是否辯解,他已感到他在同事或朋友麵前丟了麵子。對於一些過失,隻要他認識到錯了,就沒有必要當著全科室人的麵要求他做出公開檢討,而隻要在你的辦公室裏,一個人麵對麵跟他談,就足以使他反省了。任何具有上進心的人都不願犯錯誤,從他個人角度來說也是如此,何況我們的目的隻是為了讓他改進工作,而不是貶低他的人格。
5.不要新賬舊賬一起算
話說三遍淡如水。要想對一個已知的過錯引起注意,一次提醒就足夠了,批評兩次完全沒有必要,而三次就成了糾纏。如果你總是提起過去不愉快的事,或改頭換麵地重談過去已犯的錯誤——揭人瘡疤,令人不舒服,除非他又重犯類似的錯誤,否則,無緣無故地挑刺兒,他就會認為老板對他抱有成見,或者別有用心。要記住批評目標:使這方麵的工作得以改進,順利地完成任務。一旦這種錯誤得到糾正和解決,就忘掉它。一次批評,一次提高。當對方接受批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時,他已經在新的起跑線上。
批評不是存款,時間越久,利息越多。總是翻閱別人的老賬,嘮叨個沒完,於做事沒有絲毫的幫助。批評別人時,宜“就事論事”,不要舊賬新賬一起算。在交談結束時,說幾句:“我相信你會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的。”諸如此類勉勵的話,就會讓人覺得這不是有意打擊,而是變失敗為成功之母,不失為一次有益的經驗。這樣想過之後,他會鼓起精神,更加踏實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