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死纏硬磨也是一種方圓辦事法寶(3 / 3)

第三,“磨”不是耍無賴,而是一種靜靜的禮貌的等待,等待對方盡快給予答複。不要讓對方感到你是故意找麻煩,故意影響他們工作和休息,要盡量通情達理,盡量減少對對方的幹擾,隻有這樣,才能磨成功。磨可以不露鋒芒,不提要辦的事,隻是不間斷地接近對方,使雙方關係漸近,讓對方更多地了解你,同情你,從而產生幫助你的意願。也就是說,你想辦法與對方接近或與對方家人接近,並通過各種辦法與他們搞好關係,從感情上貼近。這種感情上的磨,對方是難以拒絕的。

有些領導不願輕易同意任何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去磨,若是怕苦怕麻煩,存有虛榮心反會被對方見笑。他會說:“本來他再來一次我就同意了,可是他沒來。”所以磨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拿出耐心,妙示誠意,主動出擊,還有什麼事情不能辦成!

學會克服悲觀心理

生活是美好的,雖然也不免有一些傷心和痛苦,但這些都是生活的本色,我們要勇敢而樂觀地麵對它。大作曲家貝多芬是我們所熟悉的,他既有對和平生活向往的《田園》,又有勇往直前的《英雄》,還有向生活、困難挑戰的《命運》。他的作品正反映出他的不幸和對生活的態度。麵對失明、失聰,他沒有退縮,沒有悲觀,生活的饋贈激發了他的自強意誌,生活的磨難化成他作品的源泉和靈魂,音樂塑造了一個世紀偉大、樂觀、不屈的生命。

海倫·凱勒雖然又聾又盲,但她卻說:“我發現生命是這樣美好。”身處困境的她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感悟到了生命的價值和真諦。樂觀賦予她生活的勇氣,使她以不屈的意誌和勃然的生機戰勝了厄運。戈壁灘上的胡楊樹活著300年不死;死了300年不倒,倒了300年不朽。飛沙走石中守住了生命的鮮活,孤苦淒然中昂起了信念的不屈。正是胡楊的這種勃然生機使戈壁中的它挺拔出了撼人的大氣。大氣的人,頂天立地;大氣的人生,會像北極星一樣璀璨永恒。麵對生活,麵對困難,我們也應以樂觀的態度直視它。

有積極樂觀,當然也有消極悲觀,那些整天愁眉苦臉,看什麼都不順眼,甚至要尋死覓活的人就是如此。遇到一點困難,生活有挫折,就說命運對他們不公,就自毀自滅,甚至於墮落,這種例子已有不少。古時有尋世外桃源的,有隱居山林的,有“看破紅塵”出家的,等等。而今,已無法脫離社會的這類人,就甘願沉淪,隨遇而安,不求進取。這些人是生活的弱者,是懦夫。他們不敢吃苦,貪圖安逸,總是幻想著一切都是美好的,他們也隻能生活在幻想中。

尼采曾說:“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失火時,沒有怕黑的權利;戰場上,隻有不怕死的戰士才能取得勝利;也隻有受苦而不悲觀的人,才能克服困難,脫離困境。”

赫爾岑說:“會在快樂時微笑,也要學會在困難中微笑。”因為,笑,就是春天的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

“人生愁恨何能免”,麵對困難,我們要做到精神不倒。讓前方的星星照亮我們的前程。

要擺脫種種悲觀情緒,需要個人進行心理的積極調適。

1.別盯住消極麵

你可能對多少次受到別人的“搶白”和不公正的待遇記得很牢,或你總是對自己說:“我真倒黴,總被人家曲解、欺負。”那你當然沒有一刻的輕鬆愉快。如果你把注意力盯在與別人友善、和好的事物上,並常常告訴自己,誤解、敵視畢竟是次要的,並把愉快、向上的事串聯起來,由一件想到另一件,你就可以逐步排遣自怨自棄或怨天尤人的情緒。

2.不當欲望蠢人

樂觀的人常常自我感覺良好,對失敗有點可貴的“馬大哈”精神。而悲觀的人經常焦慮不安,後悔本應做得更好的事未能做好,對別人獲得的每一個成就、榮譽都想無條件地取得,這種人最後總是既有無窮的欲望又有無窮的懊悔。

3.莫過於挑剔

大凡樂觀的人往往是“憨厚”的人,而愁容滿麵的人,又總是那些不夠寬容的人。他們看不慣社會上的一切,希望人世間的一切都符合自己的理想模式,這才感到順心。

挑剔的人常給自己戴上是非分明的桂冠,其實是在消極地幹涉他人的人格。怨恨、挑剔、幹涉是心理軟弱、“老化”的表現。

4.學會躲避挫折

遇到情緒扭不過來的時候,不妨暫時回避一下。打破靜態體驗,用動態活動轉換惰性,隻要一曲音樂,會將你帶到夢想的世界。如果你能跟隨歡樂的歌曲哼起來,手腳拍打起來,無疑,你的心靈會與音樂融化在純淨之中。同樣,看場電影,散散步,和孩子玩玩都能把你帶到另一個情緒世界。

5.偶爾也要屈服

如果你出了工傷,隻能依靠輪椅行動,那對你無疑是重大的打擊。而殘疾的身體,往往使人變得浮躁、悲觀。但是,浮躁、悲觀是無濟於事的。你不如冷靜地承認發生的一切,放棄生活中已成為你負擔的東西,終止不能取得的活動希望,並重新設計新的生活。大丈夫能屈能伸,隻要不是關乎原則問題,不必過分固執。

6.不要製造人際隔閡

別人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或者輕視、怠慢自己,想想不是滋味,於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結果你又多了一個人際屏障。那當然也使你整日誠惶誠恐,不知他人在背後又要搞什麼。

正確的方法是:淨化自己的誠意,不回避對方,拿出豁達的氣量,主動表示友好。這樣做,使你找到最利於個人情緒健康的方式。

人生修行課

辦事時,不要抱著自尊不放,為了達到目的,必須增強抗挫折的能力,碰個釘子臉不紅心不跳,不氣不惱,照樣笑容可掬地與人周旋,隻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爭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吃虧人常在,能忍者自安”,是提倡忍耐的至理箴言。忍耐是人類適應自然選擇和社會競爭的一種方式。凡事能忍者,不是英雄,至少也是達士;而凡事不能忍者縱然有點兒愚勇,終歸城府太淺。

態度決定一切。凡成大事者,都有出人頭地的想法,都有強烈成功的欲望,它是所有成就的催化劑。

人與人之間隻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