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斯科這片熱情的土地擁抱了希爾頓。他剛下火車,走進當地第一家銀行,一問,就被告知它正待出售。賣主不住這兒,要價是7.5萬美元。希爾頓知道這價格一點也不高。他立即給賣主發了份電報,願按其要價買進這家銀行。
然而,沒過多久,賣主在回電中卻將售價漲至8萬美元。希爾頓氣得火冒三丈,當即決定徹底放棄當銀行家的念頭。他後來回憶道:“就這樣,那封回電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
在碰壁之後,希爾頓餘怒未消地來到馬路對麵的一家名為“莫布利”的旅館準備投宿,誰知客已經滿了。看到一個先生在清理、驅趕人群,他忽然靈機一動地問:“你是這家旅館的老板嗎?”對方卻訴起苦來:“是的。我賺不到什麼錢,不如抽資金到油田去賺更多的錢。”“你的意思是,”希爾頓心中猛地一喜,壓抑住自己的興奮,故意慢條斯理地問,“這家旅館準備出售?”
“任何人出5萬美元,今晚就可以擁有這兒的一切。”
3個小時後,希爾頓在仔細查閱了莫布利旅館賬簿的基礎上,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賣主最後同意以4萬美元出售。這以後,希爾頓立即四處籌借現金,終於在期限截止前幾分鍾將錢全部送到。莫布利旅館易了主,希爾頓幹起了旅館業。他隨即給母親打電報報喜:“新世界已經找到,錫斯科可謂水深港闊,第一艘大船已在此下水。”
當天晚上,莫布利旅館全部客滿,連希爾頓的床也讓給客人住下了。他隻好睡在辦公室裏。就這樣,希爾頓開始了他旅館大王的第一頁。
看起來好似陰差陽錯,實則凸顯出希爾頓靈活機變的頭腦和圓融的處世態度。
人生的旅程是一個不斷變幻的景觀,向前跨進,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因此,我們要順利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隨時隨地檢視自己的選擇是否有偏差,合理調整目標,放棄無謂的固執,輕鬆抵達目的地。
別為“計劃趕不上變化”苦惱,學會變通,你會發現那些苦惱其實是機會。
一天,公司一名倉庫保管員上頂樓大房間裏去取東西。
他打開門一看,隻見密密麻麻的一大群鴿子停在這間房裏,到處是鴿子糞、羽毛。這名保管員想把鴿子轟出去,可是又怕弄亂了倉庫,於是就把這件事彙報給了總經理。總經理一聽,也想不出可以妥善處理掉鴿子的辦法,正在一片沉默之時,一個主意湧上了總經理心頭,既然解決不掉,何不去加以利用呢?
於是他們立即打電話給動物保護委員會,請他們迅速派人前來協助處理這件有關保護動物的“大事”。
動物保護委員會也從未聽說過如此稀奇的事,立即派人帶上工具前往大樓捕捉鴿子。
與此同時,公司又電告各大小電台、報紙等媒體,說在本公司總部大樓發生了一件以前從未發生過的有趣而又有重大意義的捕捉鴿子“事件”。報社、電台等新聞機構紛紛派出記者現場采訪和報道。
在房間裏為什麼會聚集這麼多的鴿子?難道這是動物世界的神秘現象?這些疑問吸引著眾多的市民,他們都想了解這一事件的情況。
這家公司把這件事演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話資料。人們每天都收看收聽有關的新聞報道,每天都在議論。
從捕捉第一隻鴿子起,到最後一隻鴿子落網,花了3天時間,各新聞媒介也對捕捉鴿子的事件進行了連續報道。到最後一天,他們還別出心裁地搞了一個盛大而隆重的“鴿子放生活動”,邀請了許多人參加。電台以直播的形式報道了這一事件。影響之大可想而知,這家公司也迅速知名。
他們還在公司內部成立了一個動物保護協會分會,深化公司這次事件所獲得的影響。他們還製造了紀念章,以紀念這次奇特事件。許多動物愛好者爭相收藏,他們知道這種紀念章很有收藏價值,將來一定會增值。這些都擴大了這家公司的影響。
恪守計劃的人,是不懂變通的。所以,即使有鴿子飛到了他的眼前,他也不會抓住機遇。而懂得變化的人,才能利用這次機會給自己宣傳造勢,讓自己從中獲利。
所以,在生活裏,不要總是死守你的計劃,有時候適當的變通,將會給你帶來更好的收益。
以己變應萬變
圓,是圓融,是變通,是靈活處世,是人們在受到常規經驗的束縛下勇於突破,勇於改變,而求得發展。所以,它的本質是以萬變應不變,在改變中求發展。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完全按照我們的主觀意誌發展變化。我們要獲得成功,就要首先去認識事情的性質和特點,然後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思路和行為方式。隻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順應事物變化的同時,駕馭變化。
動物學家們在做青蛙與蜥蜴的比較實驗時發現:青蛙在捕食時,四平八穩、目不斜視、呆若木雞,直到有小蟲子自動飛到它的嘴邊時,才猛地伸出舌頭,粘住飛蟲吃下去。之後,它又開始那目不斜視的等待。看得出來,青蛙是在“等飯吃”。而蜥蜴則完全不同,它們整天奔忙在私人住宅區、老式辦公樓、蓄水池邊等地方,四處遊蕩搜尋獵物。一旦發現目標,它們就會狂奔猛追,直到吃到嘴裏為止。吃完後,它們在略事休息,喝口水後,就整裝待發,又去“找飯吃”了。
我們不妨將青蛙與蜥蜴的捕食方法當做兩種不同的處世風格。青蛙的捕食方法也有可能會吃飽,但它對環境的依賴性過高,不能對隨時變化的環境做出迅速的反應,池塘一旦幹涸了,青蛙也就消失了;而蜥蜴的方法卻很靈活,它們能夠快速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所以,即使這一片池塘幹涸了,蜥蜴仍能夠活躍在另外一個池塘邊。
我們生活的社會瞬息萬變,別人在變,自己不變,自己就會成為別人的墊腳石;環境在變,自己不變,最後隻能慘遭淘汰。
推銷員戴爾做了一年半的業務,看到許多比他後進公司的人都晉升了,而且薪水也比他高許多,他百思不得其解。想想自己來了這麼長時間了,客戶也沒少聯係,可就是沒有大的訂單讓他在業務上有所起色。
有一天,戴爾像往常一樣下班就打開電視若無其事地看起來,突然有一個名為“如何使生命增值”的專家專題采訪欄目引起了他的關注。
心理學專家回答記者說:“我們無法控製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完全可以把握生命的深度!其實每個人都擁有超出自己想象10倍以上的力量。要使生命增值,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職業領域中努力地追求卓越!”
戴爾聽完這段話後,決定從此刻做出改變。他立即關掉電視,拿出紙和筆,嚴格地製訂了半年內的工作計劃,並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兩個月後,戴爾的業績明顯大增,9個月後,他已為公司賺取了2500萬美元的利潤,年底他當上了公司的銷售總監。
如今戴爾已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每次培訓員工時,都不忘說:“我相信你們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隻要你決心做出改變!”於是員工信心倍增,公司的利潤也飛速增長。
“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由改變自己而改變命運。”戴爾用自己的行動印證了這句話,那就是:有些時候,麵對一些棘手的問題,應該迫切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換句話說就是:有些時候,我們不是找不到方法去解決問題,而是在問題麵前,我們沒有真正地做出努力。相信在完善自己的同時,我們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環境的變化,雖然對一個人的命運有直接影響,但是,任何一個環境,都有可供發展的機會,緊緊抓住這些機會,好好利用這些機會,不斷隨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觀念,就有可能在社會競爭的舞台上開辟出一片新天地,站穩腳跟。所以,每個人在經營的過程中,必須有中途應變的準備,這是市場環境下的生存之本,也是強者的生存之本。
改變自己,然後才能改變命運。有時候,迫切應該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不學會去變,或者沒有能力去變,終將被社會淘汰。所以,做一切事、解決一切問題,我們都必須隨著客觀事情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自己,這樣才能為自己提供更多的生存機會。
因事而變,人生不敗
一棵小草,在風勢來臨時,要麼折斷,要麼彎曲。隻有因事而變,隨風而動,看似柔弱,實則堅韌,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總是處於不敗的狀態。
清末民初,被人稱為三朝元老的徐世昌在慈禧掌權時,曾做過軍機大臣;載灃當政時,做過郵傳尚書;袁世凱任總統時,做過國務總理;段祺瑞執政時,做過總統。為什麼他能屹立不倒、一直得勢呢?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一派是皖係,以段祺瑞為首;一派是直係,以馮國璋為首。徐世昌則不屬於任何一個派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