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規工作
(一)NaFeEDTA申報食品添加劑
在完成了NaFeEDTA安全性評價工作、NaFeEDTA強化醬油工藝研究及產品穩定性研究、NaFeEDTA強化醬油改善缺鐵性貧血小人群試驗後,北京維他營養保健品公司按要求編製NaFeEDTA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申報材料,報國家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999年6月衛生部批準NaFeEDTA為新增補食品添加劑,列入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1999年增補品種)。添加範圍和添加量同GB14880中的鐵劑。
(二)NaFeEDTA申報擴大使用範圍——在醬油中添加
在貴州省大人群鐵強化醬油幹預試驗取得成功後,北京維他營養保健品公司向國家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申請NaFeEDTA擴大使用範圍,在醬油中添加,2002年3月衛生部批準NaFeEDTA可以在醬油中添加,其添加量為175~210mg/100mL醬油,列入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2002年增補品種),至今NaFeEDTA是唯一可以在醬油中添加的鐵劑。
(三)NaFeEDTA強化醬油的生產和推動
1.NaFeEDTA強化醬油試點企業選擇
2001年8月,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與衛生部衛生法規與監督司和衛生部疾病控製司共同討論NaFeEDTA強化醬油的推廣工作,認為鐵強化醬油生產進行企業需建立GMP和HACCP體係。此後,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和中國調味品協會召開了鐵強化醬油工作會議,並達成共識:高起點、高標準,選擇鐵強化醬油試點企業。選擇生產規模較大、廠房設備和生產過程符合良好生產工藝規範(GMP)的醬油生產企業作為鐵強化醬油的試點。
2001年11月9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院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中國調味品協會、石家莊珍極釀造集團組成的中國食物強化專家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決定,由中國調味品協會推薦有一定規模的醬油生產企業,在征得企業同意後,中國食物強化專家委員會派專家組對企業進行考察,選出不同地區的醬油生產家企業作為試點單位。
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中國食物強化專家委員會工作組對中國調味品推薦的醬油生產企業進行了現場考察,初步選定了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石家莊珍極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春市釀造工業有限公司、上海淘大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虎王和田寬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和田寬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集團金獅釀造廠、江蘇仙鶴食品釀造有限公司、聯合利華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萊陽魯花釀造食品有限公司、洛陽百味集團有限公司11家企業為鐵強化醬油試點企業。
2.NaFeEDTA強化醬油試點生產企業工作啟動
2002年3月2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安全所組織召開了“鐵強化醬油試點工作啟動會議”。參加會議的單位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衛生部法監司、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中國調味品協會及上述11家鐵強化醬油試點企業。至此以政府為依托,行業協會、企業和研究單位合作的鐵強化醬油推動的工作全麵展開。
2002年4月18日—4月20日,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與石家莊珍極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在石家莊舉辦了“鐵強化醬油試點企業強化技術和檢驗方法培訓班”;4月22日—4月24日,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與吉林省衛生監督所合作舉辦了“鐵強化醬油試點企業HACCP體係培訓班”。11家鐵強化醬油試點企業在4月底啟動了鐵強化醬油HACCP體係的運行工作。經3個月的HACCP體係運行後,2002年7—9月中國食物強化專家委員會工作組完成了11家鐵強化醬油試點企業驗收工作。並向11家企業提供了鐵強化醬油標識。
2002年9月9日,國家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召開了由全國各省(直轄市)衛生監督所負責人員參加的“鐵強化醬油標準化研討會”,要求各省衛生管理部門協助辦理通過HACCP驗收的企業鐵強化醬油生產許可證,並對鐵強化醬油生產嚴格把關,保證合格的鐵強化醬油進入市場。
3.NaFeEDTA強化醬油上市
2002年9月24日,衛生部召開由40多家媒體參加的新聞通氣會,宣布鐵強化醬油正式上市,並公布了11家試點企業的名單,邁開了全民補鐵的第一步。中央電視台(新聞播報、科技博覽、科技之光、走進科學、生活、西部頻道)、北京電視台早間新聞、國內各大報紙(健康報、中國食品報、保健時報、京華時報、信報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傳媒和一些地方媒體相繼對鐵強化醬油上市進行了報道。
NaFeEDTA強化醬油上市後,至2003年底在全國市場銷售10萬餘t,距離覆蓋全國市場相差甚遠,尤其是貧血發病率較高的農村市場,因此應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推動鐵強化醬油。
4.NaFeEDTA強化醬油市場推動工作
為了讓更多的醬油生產企業參與鐵強化醬油的生產、銷售和宣傳推動工作,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與中國調味品協會共同製定了“鐵強化醬油項目定點生產企業”申報及認定暫行辦法,並聯合推出了鐵強化醬油項目定點企業用“鐵強化醬油”專用標識,截至2004年2月低,貴州味純園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中山福金香調味食品廠有限公司、天浩園釀造(徐州)有限公司三家醬油生產企業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驗收,取得鐵強化項目標識,參與到鐵強化醬油的市場推動工作。
5.全球關注支持在中國開展的NaFeEDTA強化醬油工作
NaFeEDTA強化醬油從研發到市場推動,得到了多家國際組織的資助,國際生命科學學會、MicronutrientInitiatives、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達能膳食營養研究與宣教基金均為項目提供了研究或推動費用。2003年10月,全球營養改善聯盟(GAIN)與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簽約無償資助中國的鐵強化醬油市場推廣工作。
6.政府支持NaFeEDTA強化醬油在中國的推動工作
為加快將鐵強化醬油市場化進程,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成立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全麵負責鐵強化醬油的全國市場推廣工作,目標是在5年內使1.29億處於鐵缺乏高危險的目標人群,特別是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低收入婦女、兒童食用鐵強化醬油,並使其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下降30%。2004年9月,衛生部發布了《鐵強化醬油項目實施行動計劃》,此後鐵強化醬油在河北、江蘇、貴州、廣東、廣西、吉林、北京等地進行全麵推廣。到2007年底,推動地區的鐵醬油覆蓋人群已到達5000餘萬人,其中3000多萬屬於貧血高危人群。2007年,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認為鐵強化醬油項目探索了公共衛生工作的新型模式,宣布我國將繼續在更多省份開展鐵強化醬油推動工作。
第四節 麵粉強化
一、國際經驗
主食強化作為改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方法首先在歐洲和北美洲開始應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北美和歐洲的一些國家開始在麵粉中強化鐵和B族維生素。當時這些正處在戰爭中的國家,居民的營養問題十分嚴重,如美國居民因煙酸缺乏的死亡率每年3000人以上,1938年強化麵粉後,到1952年,因煙酸缺乏導致的死亡下降到的可忽略的程度。1944年新西蘭開始麵粉強化,4年後B族維生素的缺乏從20%下降到可忽略水平。南美國家20世紀中葉開始麵粉強化以後,目前智利的貧血率下降到1%以下。1993年委內瑞拉麵粉強化,所有人群的鐵營養狀況都有所提高,貧血兒童發生率顯著下降(由1992年的37%下降至1994年的15%)。可見營養強化麵粉為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營養改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北美、歐洲的發達國家通常采用立法方式強製麵粉的強化,從1938年美國的第一個麵粉強化法案開始實施,到現在已有60餘年的強化曆史。目前全球已有14個國家立法進行麵粉的強製強化,這些國家是智利、多米尼加、尼日利亞、加拿大、美國、哥斯達黎加、委內瑞拉、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巴拿馬、沙特阿拉伯、英國。另有十餘個歐洲和亞洲國家實施了自願添加營養素的建議性法規。
二、中國麵粉強化工作啟動
2000年7月,由衛生部和財政部主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發展銀行及國際生命科學會中國辦事處協辦的“中國食物強化策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糧食局等政府部門以及聯合國駐華機構如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農規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糧農組織等代表應邀出席了會議。與會者還有科研院所以及麵粉加工廠等各方代表。此次會議目的是進一步動員政府、科技界和企業,對於消除微量營養素缺乏,聯合起來采取行動,發展中國的食物強化規劃。會議建議多部門合作開展中國麵粉強化工作。
三、麵粉強化的研究工作
中國食用麵粉的範圍非常廣泛,在中國平均每人每天食用178.4g。中國的麵粉消費有三大特點:西部人口消費量高於其他地區人口;低收入人群消費量高於中、高收入人群;農村人口消費多於城市人口,貧血症和營養缺乏在西北地區低收入人群和農村很普遍。因此,麵粉是目標人群裏最佳食品營養強化載體。由於國際有多年麵粉強化經驗可以借鑒,一些專家認為我國的麵粉強化可以直接進入實施階段。但事實上,由於我國存在飲食方麵的獨特性和小麥品種方麵的問題,進行麵粉強化技術研究還是必要的。簡單利用國外經驗不能解決我國麵粉強化中的技術問題。第一,由於千百年來各地區對小麥品質及品種的需求不同,造成我國麵粉的營養品質和加工品質與國外不同,了解我國麵粉的營養品質和加工品質是進行我國麵粉強化工作的基礎。第二,我國麵粉加工方式多為蒸、煮、煎、炸,而國外多為烘焙,這些加工方式對強化麵粉營養成分的影響需要研究了解。第三,我國麵粉的消費習慣是麵粉越白越好,這使得我國的絕大多數麵粉中使用麵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這種物質是氧化劑,對過氧化苯甲酰對所強化的營養素的影響進行研究是必須的。
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宏觀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助下,會同國內一些科研機構、營養素生產企業和麵粉生產企業進行了一係列的麵粉強化技術研究工作。
(一)麵粉強化工藝研究和混合均勻度研究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學技術室與北京古船麵粉集團、承德白雪麵粉廠合作,研究了兩種麵粉生產工藝(批量配粉係統強化工藝及總粉絞龍係統)用於強化麵粉生產時對預混料的要求及營養素在基礎麵粉中的混合均勻度情況,試驗表明批量配粉係統強化工藝及總粉絞龍係統強化工藝均可用於強化麵粉的生產,兩種方式生產的強化麵粉的混合均勻度變異係數指標都小於7%,均達到SB/T10144《自發小麥粉》混合均勻度的要求,營養素樣品混勻度結果高於99.9%,因此,可用批量配粉係統和總粉絞龍係統任何一種工藝生產強化麵粉。
(二)增白劑對強化麵粉中營養素含量的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麵粉的消費存在“越白越好”的錯誤認識,這使得我國多數麵粉生產企業在加工麵粉的過程中使用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中國農業大學、北京世紀維他營養保健品公司和北京古船麵粉集團共同進行了增白劑對麵粉強化營養素的影響的研究工作,試驗結果表明,在國家規定的增白劑使用限量(≤60mg/kg)範圍內,增白劑對強化麵粉中維生素的含量僅有輕微影響,對Ca、Fe、Zn等微量元素無影響。高劑量的增白劑對強化麵粉中營養素的影響明顯,對VA和葉酸的破壞作用較大,呈現一定的量效關係,對煙酸也有明顯破壞。因此建議在強化麵粉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增白劑或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使用增白劑。
(三)麵粉強化對產品加工特點的影響
我國麵粉加工方式多為蒸、煮、煎、炸,不同的加工方式對麵粉的品質有不同的要求。麵粉品質微小的改變,加工製作成食品後能直接從外觀及形狀等感官指標中顯示出差異。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和國家糧油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合作,對麵粉強化前後質量指標進行了檢驗,分析微量營養素添加對麵粉品質的影響,並對普通麵粉和強化麵粉製作的饅頭和麵條製進行了感觀鑒定和評價。結果表明強化麵粉的水分、粗細度、濕麵筋、磁性金屬物和含砂量均符合國家特製二等小麥粉標準,與基礎麵粉無明顯差異;強化麵粉采用標準方法和傳統方法製作的饅頭和標準方法製作的麵條,與普通麵粉相比,各項得分未見顯著性差異。因此微量營養素的強化不影響麵粉的質量和加工品質。
(四)強化麵粉營養改善效果觀察
近幾年國務院提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並利用目前我國糧食庫存比較充裕的有利時機,在西部地區大規模開展退耕還林工程,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退耕還林的範圍涉及全國25個省區市,大部分退耕還林區都在山區、湖區、壩區等生態環境地位重要的地區,也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地區。對退耕還林的農戶,國家按1畝100~150kg糧食給予無償補助,而且對每畝地連續補償5~8年。結合退耕還林糧食供應開展麵粉營養素強化試點工作,是在西部地區推行糧食營養強化的一個良好機遇。以國家補助糧為營養素添加的載體,試點區群眾在不增加任何支出的情況下,不僅能得到國家補助標準數量的糧食,而且能得到營養豐富的糧食,最終達到營養改善、提高當地群眾身體素質的目的。
2001年7月,在馬尼拉召開的亞洲地區技術支持計劃(RETA)項目組工作會議上,與會專家建議配合國家退耕還林工作,在西部開展麵粉強化工作。
2002年8月14日,國家糧食局和衛生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實施退耕還林補助麵粉營養強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國糧調[2002]179號),決定在河北省圍場縣、甘肅省蘭州市開展退耕還林補助麵粉營養強化試點工作,批準了營養專家建議的退耕還林補助麵粉營養強化試點營養素配方,並製定了《退耕還林補助麵粉營養強化試點工作實施細則》。
2002年8月強化麵粉在西部地區的營養改善工作正式啟動,國家糧食局和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等單位共同開展麵粉強化工作。其中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負責強化麵粉的組織和宣傳推動工作;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負責強化麵粉的質量控製和生物學監測工作;承德市糧食局和蘭州市糧食局分別負責圍場縣和蘭州市強化麵粉的生產組織、運輸和發放工作;河北省承德市白雪麵粉廠負責供應圍場縣強化麵粉的生產;蘭州市紅梅麵粉廠負責供應蘭州市七裏河區強化麵粉的生產。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負責兩個麵粉強化試點地區人群食用強化麵粉後營養狀況的改善效果觀察的試驗設計、現場組織、受試者血樣測定及結果分析等全麵工作。至2004年11月河北省圍場縣衛生防疫站協助完成了圍場縣兩個鄉受試人群基線調查和食用強化麵粉後半年、1年、1年半的現場監測工作;蘭州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協助完成蘭州市七裏河區兩個村受試人群的基線調查和食用強化麵粉後半年及1年的現場監測的工作。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了此項營養改善工作的經費,羅氏公司提供麵粉強化用複合營養素。這項工作也得到了國務院西部開發辦、財政部及河北省和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作。項目預計持續3年,觀察圍場縣和蘭州市七裏河區受試人群連續三年食用強化營養素的退耕還林麵粉後,各項營養指標的改善情況,為在全國範圍內推動營養強化麵粉提供理論依據。
四、強化麵粉的推動工作
在中國開展的強化麵粉推動工作,也得到了全球營養改善聯盟(GAIN)的資助。項目目標是5年內5900萬西北和西南地區人口將成為強化麵粉的受益人群,其中4900萬為營養缺乏的高危人群。
五、強化麵粉的生產和銷售
西部強化麵粉組方中除維生素A外,其他7種營養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煙酸、鐵、鋅、鈣)使用量和使用範圍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14880—1994),所以2002年底北京古船麵粉廠按照西部強化麵粉配方生產了7種營養素(不含維生素A)強化麵粉率先上市,之後全國各地陸續有強化麵粉麵市。中央及地方媒體對強化麵粉的上市進行了宣傳和報道,相信麵粉強化工作的啟動,會對我國營養狀況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五節 強化食用油
一、背景
維生素A缺乏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50萬學齡前兒童因維生素A缺乏而致盲,而且除了臨床缺乏之外,尚有1億兒童屬於維生素A不足,這些兒童的死亡率和嚴重感染率較維生素A充足兒童高。所以維生素A不足狀況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規劃的重點。2002年營養調查結果表明,我國3~12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為9.3%,農村為11.2%,約為城市的3.7倍;我國城鄉3~12歲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為45.1%,農村為49.6%,比城市高出20.6個百分點。
食物強化是糾正營養缺乏的經濟、有效、快速和可控的方法,選擇適合的食物載體強化對於改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植物油為中國居民經常食用、每日食用量相對穩定、且沒有安全性及濫用等問題的食物,維生素A為脂溶性維生素,在植物油中穩定,同時植物油不因強化維生素A產生形狀、顏色和感官性質的變化,所以植物油為強化維生素A較好的食物載體。
中國植物油的種類有菜籽油、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棕櫚油、芝麻油。全國各地因地理環境和習慣不同,食用植物油的種類有所差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14880—1994)規定維生素A可以在芝麻油、色拉油、人造奶油中強化。色拉油是豆油精煉而成,在全國各地廣泛食用。因此在色拉油中強化維生素A是可行的和易推廣的。
二、研究工作
為了改善我國居民的維生素A營養狀況,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北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和中國糧油科學研究院聯合開展了植物油強化維生素A的技術研究。
1.強化食用油中維生素A的強化量
GB14880—1994中規定,維生素A在色拉油中強化劑量為4000~8000μg/kg,經專家組討論決定,強化色拉油中維生素A標示強化量為6500μg/kg,考慮到維生素A的不穩定性,建議生產時的添加量為8000μg/kg。
2.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的包裝材料研究
維生素A見光易分解,市場上原有包裝材料聚酯為全透明材料,為選擇強化維生素A食用油的最佳包裝,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進行了不同包裝和不同光照對維生素A含量影響的實驗。將強化量為8000μg/kg的VA強化大豆色拉油分裝在透明(聚酯)、半透明(聚乙烯)和不透明包裝瓶(聚乙烯+食品級色母)中,分別放置於強光(4500±500)lx、弱光(1000±200)lx和避光(黑膜包裹)和室溫條件下,樣品距光源0.3m。分別於0、1、3、5、7和10天時取樣10mL(2個平行樣),測定維生素A含量。光照試驗結果表明,現行的透明包裝(聚酯)中的維生素A穩定性較差,而不透明包裝(聚乙烯+食品級色母)中維生素A的含量變化不大,所以根據試驗結果建議選用不透明包裝生產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
3.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烹調損失實驗
煎炸(高溫加熱)後食用油中的維生素A有一定的損失,並隨著加熱次數的增多,維生素A損失增加,因此維生素A強化油烹調時應盡量避免高溫和多次重複。
4.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穩定性實驗研究
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常溫保存,0、3、6個月和12個月取樣,測定維生素A的含量。穩定性實驗結果表明VA強化食用油在保質期為12個月時具有較高的維生素A保存率。
三、推動工作
2002年10月,北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福臨門牌維生素A強化大豆色拉油成功上市,並且開展了多種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推動效果。但由於GB14880—1994中規定維生素A隻可以在芝麻油、色拉油、人造奶油中強化,從而限製了在食用花生油地區推廣維生素A強化油。2003年,北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與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四所合作,對在其他食用油中添加維生素A後的各項指標進行了全麵測試,並在同年向國家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申報擴大維生素A強化油使用範圍,2004年,衛生部正式批準,維生素A的使用範圍由芝麻油、色拉油、人造奶油擴大至花生油、調和油。至此,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工作在中國各地的宣傳推動工作全麵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