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現場營養信息的收集
營養現場調查研究是建立在事實和材料的基礎上,調查本身就是搜集數據資料,是實施研究的第一步,有完整的研究資料才能得到好的研究結果,且往往需要多方麵資料。在收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方麵,要求研究者有廣闊的思路,掌握多方麵的信息。
一、資料收集的內容
資料收集最基本內容是調查對象有無某種疾病或特征,並盡可能分級或定量。此外還須收集一些其他的數據,以便說明分布狀況和控製混雜因子的作用。分析性的現況調查以研究病因為目的,所以還須調查對某些可疑危險因子的暴露情況。
收集有關資料應包括下列幾方麵:
(1)人口基本情況。年齡(出生日期)、性別、文化程度、職業、婚姻狀況、家庭人數及組成、家庭經濟狀況等。
(2)與調查目的密切相關的重要信息。實現調查目的的相關信息。
(3)特定個體的特征信息。婦女生育情況、兒童患病與用藥信息等。
(4)環境資料。收集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的某些數據,最好用數量指標表示。
(5)生活習慣及保健情況。飲食情況、吸煙曆史及量、飲酒曆史及量、個人對自我保健的重視程度及開展情況、醫療保健條件、體力活動情況等。
二、資料收集的途徑
(1)統計報表。如疫情報表、醫院工作報表等,這些都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報告製度,由醫療衛生機構定期逐級上報的。這些報表提供了較全麵的居民健康狀況和醫療衛生機構的主要數據,是總結、檢查和製訂衛生工作計劃的重要依據。
(2)報告卡(單)。如傳染病和職業病發病報告卡、腫瘤發病及腫瘤死亡報告卡、出生報告單及死亡報告單等。要做到及時填卡(單),防止漏報。例如,出生後不久即死亡的新生兒要同時填寫出生報告單和死亡報告單。
(3)日常醫療衛生工作記錄。如門診病曆、住院病曆、健康檢查記錄、衛生監測記錄等。要做到登記完整、準確。
(4)專題調查或實驗。一般統計報表和醫院病曆資料的內容都有局限性,要做到深入分析往往感到資料不全。經常采用專題調查或實驗研究。
三、資料收集的方法
(1)觀察法:觀察法即通過對事件或研究對象的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等進行直接的觀察來收集數據,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收集非語言行為等資料的一種主要方法。
(2)訪談法:訪談法即調查者與被調查者麵對麵或通過電話交談,以獲取所需信息的一種資料收集方法。調查者按照設計的調查表上提出的問題逐項詢問,並記錄結果。該方法的特點是獲得的信息資料準確性高,資料收集快捷,但費時、費力、費經費。多用於定量研究的資料收集。
(3)自填問卷法:自填問卷法是社會調查研究中廣泛應用的一種資料收集方法。本法要求被調查對象在規定的時間內自行完成填寫問卷。填寫好的問卷可由被調查對象寄回研究者或由研究者統一回收。特點是保密性好,適用於一些個人隱私項目或不宜公開的內容,如性病調查。但應答率低,準確性較差。
(4)專題小組討論:是根據調查目的確定討論主題,在主持人的領導下,調查對象圍繞主題進行討論並由記錄員現場記錄討論內容,並依據討論的意見歸納總結出調查對象對該主題的認識與態度。一般在1h內完成,每組不超過10人。該方法比較快速收集各種信息,但大家一起討論易造成從眾傾向,不易產生特殊觀點。多用於定性研究的信息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