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選了施密特先生做“試驗”,讓他按照秒表的規定時間來工作。有一個人站在一邊拿著一隻秒表來指揮勞施密特:“現在拿起一塊生鐵,走……現在坐下來休息……現在走……現在休息。”
結果如何呢?其他人每天最多隻能裝運12.5噸的生鐵,而施密特每天卻能裝運到47.5噸生鐵。而當弗雷德裏克·泰勒的貝德漢姆鋼鐵公司工作的那3年裏,施密特的工作量從來沒有減少過,他之所以能夠做到,是因為他在疲勞之前就有時間休息:每個小時他大約工作26分鍾,而休息34分鍾。他休息的時間要比他工作的時間多--但他的工作成績差不多是其他工人的4倍。
如果你做打字工作,你就不能像愛迪生或是山姆·戈爾德溫那樣,每天在辦公室裏睡午覺;而如果你作為一名會計,你也不可能躺在長沙發上跟你的老板討論賬目問題。可是如果你住在一個小城市裏,每天中午回去吃午飯的話,飯後就可以好好地休息10分鍾。這是馬歇爾將軍常做的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覺得指揮美軍部隊非常忙碌,所以中午必須休息。如果你已經過了50歲,還感覺自己忙得連這一點時間都沒有的話,那麼趕快趁早購買人壽保險吧。
如果你根本不可能睡個午睡,至少要在吃晚飯之前躺下休息1個小時,這比喝一杯飯前酒要便宜多了。而且算起總賬來,比喝一杯酒還要有效5467倍。如果你能在下午5點、6點,或者7點鍾左右睡1個小時,你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每天使自己多清醒1個小時。為什麼呢?因為晚飯前睡的那1個小時,加上夜裏所睡的6個小時,共是7個小時,這對你的好處遠比連續睡8個小時要多得多。
如果你從事體力勞動,休息時間多一些的話,每天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我們再來重複一遍:常常休息,照你自己心髒做事的辦法去做--在你感到疲勞之前先休息,這樣你每天精力充沛的時間,最起碼就可以多1個小時。
消除疲勞、精力充沛的第一個技巧就是:
在感到疲勞前休息。
假裝對工作感興趣
煩悶,是產生疲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幾年前,《心理學學報》上有一篇約瑟夫·巴馬克博士的報告,談到他的一些實驗,證明了煩悶會產生疲勞。巴馬克博士讓一大群學生做了一連串的實驗,他知道那些學生對這些實驗都沒有什麼興趣。其結果呢?所有的學生都覺得很疲倦、打瞌睡、頭痛、眼睛疲勞、很容易發脾氣,甚至還有幾個人覺得胃很不舒服。所有這些是否都是“想象來的”呢?不是的,這些學生做過新陳代謝的實驗,經過試驗,得出了這樣一個結果,一個人感覺煩悶的時候,他的血壓和氧化作用,實際上真的會降低。而一旦這個人覺得他的工作有趣的時候,就會使整個新陳代謝立刻加強。
如果我們手頭做著一些很有趣、很令人興奮的事時,很少會感到疲倦。比方說,我最近在加拿大洛磯山脈的路易斯湖畔度假,我釣了好幾天的鮭魚。我跨過很多橫倒在地上的樹枝,要穿過長得比人還高的樹叢,要爬過很多倒下來的老樹--可是如此辛苦了8個小時之後,我卻一點也沒有疲倦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我非常興奮,興致很高,而且覺得自己很有成績--我抓到了6條很大的鮭魚。可是如果我覺得釣魚是一件很煩悶的事情,那麼你想我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一定會因為在海拔7000英尺的高山上這麼來來回回地勞碌奔波而感到筋疲力盡的。即使像登山這類消耗體力的運動,恐怕也沒有煩悶的力量大,因為煩悶更容易讓你感到疲憊。
舉一個例子來說,就說住在我家附近的那位愛麗絲小姐吧。一天晚上,愛麗絲回到家裏後她覺得筋疲力盡,一副疲倦不堪的樣子。她確實非常疲勞,頭痛,背也痛,疲倦得不想吃飯隻想上床睡覺。她的母親再三請求她吃飯,她才坐下來吃了點飯。這時電話鈴響了,是她男朋友打來的,請她出去跳舞,她的眼睛馬上亮了起來,精神也來了。她衝上樓,穿上她那件天藍色的洋裝,一直玩到淩晨3點多鍾才回來,最後等她回到家裏的時候,卻一點也不疲倦,不僅這樣,她還興奮得睡不著覺呢!
在沒出去玩之前,愛麗絲的外表和動作,看起來都筋疲力盡的時候,她是否真的那麼疲勞呢?一點不錯,她之所以覺得疲勞,是因為她覺得工作使她很煩,甚至感覺自己的生活都很煩。世界上不知道有幾千、幾百萬人像愛麗絲這樣的人,說不定你就是其中一個。
如果一個人受到了忙亂心理因素的影響,通常比肉體勞累更容易覺得疲勞,這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