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再說那些引誘別人來欺負你的話
“我是無所謂的”、“你們決定好了”、“我沒有這個本事”,這類“謙恭”的推托之辭就像為其他人利用你的弱點開綠燈。當賣菜人讓你看秤時,如果你告訴他你對這事一竅不通,那你就等於告訴他“多扣點秤”,這種事情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如果你不介意的話!
3.敢於說“不”
幹脆地表明自己的否定態度,會使人立刻對你刮目相看。事實上,與那種遮遮掩掩、隱瞞自己真實感受和想法的態度相比,人們更尊重那種毫不含糊的回絕。同時,你也會從這種爽快的回答中,感到自信又回到了自己心中。欲言又止、支支吾吾的態度,隻會給人造成“誤解”。
4.對盛氣淩人者毫不退讓
當碰到隨意插嘴、強詞奪理、愛吹毛求疵、令人厭煩、多管閑事的人使你難堪時,要勇敢地指明他們的行為之不合理處,並嚴肅地對他們說:“你剛剛打斷了我的話”、“你的歪理是根本行不通的”、“以你的邏輯推敲,地球就不是圓的了”等。這種策略非常有效。它告訴別人,你對不合情理的行為感到厭惡。你表現得越平靜,對那些試探你的人越是直言不諱,你處於軟弱可欺地位上的時間就越少。
5.告訴人們,你有人身自由
不要去聽從那些並非命令的命令,休息之餘你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出差辦事也大可不必抱住別人的大件行李,而讓他悠然自得地在前頭漫步。違背自己意願的事不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隻要不違法違紀,盡管去做,不要怕別人的冷嘲熱諷。
生活把你改造成為一個“軟弱可欺”的弱者,但是經過你的努力,你一定能夠變為強者。
談判中的拒絕術
在談判過程中,當你不同意對方觀點的時候,一般不應直接用“不”這個具有強烈的對抗色彩的字眼,更不能威脅和辱罵對方,應盡量把否定性的陳述以肯定的形式表示出來。
比如,當對方在某件事情上情緒不好,措辭激烈的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一個老練的談判者在這時候會說一句對方完全料想不到的話:“我完全理解你的感情。”這句話巧妙之處在於,婉轉地表達了一個信息:不讚成這麼做,但使對方聽了心悅誠服,並產生好感。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說過:“學會說‘不’吧,那樣你的生活將會好得多。”
作為談判者,尤其要學會拒絕,才能贏得真正的交流、理解和尊敬。
1.盡量說“我”“我們”
拒絕的技巧有很多,但目的則是一個,就是既要說出“不”字,又使人覺得可以理解,盡可能減少對方因被拒絕而引起的不快。
對於談判,馬基雅維利有一句名言:“以我所見,一個老謀深算的人應該對任何人都不說威脅之詞或辱罵之言。因為兩者都不能削弱敵手的力量。威脅不會使他們更加謹慎,辱罵則會使他們更加恨你,並使他們更加耿耿於懷地設法傷害你。”
因此,談判出現僵局,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場時,也不要指責對方。你可以說:“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最多隻能做到這一步了。”
如果這時你可以就某點做出妥協,你可以這樣說:“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妥善解決那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就不會有多大的麻煩。”既維護了自己的立場,又暗示變通的可能。在這裏用的詞都是“我”、“我們”,而少用“你”、“你們”。
2.尋找一些托詞
談判中,遇到你必須拒絕的事情,而你又不願傷害對方的感情,這時你可以尋找一些托詞。
比如,“對不起,我實在決定不了,我必須與其他人商量一下。”“待我向領導彙報後再答複你吧。”“讓我們暫且把這個問題放一放,先討論其他問題吧。”
這種辦法,雖然可以擺脫窘境,既可不傷害對方的感情,又可使對方知道你有難處。但是,這種辦法總有點不幹脆。
因為,這樣雖一時能敷衍過去,但對方以後還可能再來糾纏你。總有一天,當他發覺這就是你的拒絕,明白你以前所有的話都是托詞,於是他就會對你產生很壞的印象。所以,有時不如幹脆一點,坦白一點,毫不含糊地講“不”。
比如,有一個訓練有素的推銷員,打從開門的那一瞬間起,就會使出各種說服的技巧來。這些說服的技巧,大致都是由幾句話連貫起來,想把聽者的心理導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所以,你隻要在這個誘導效果尚未發揮出來之前,分析其文句的連貫,把每一句話逐句否定下去就可以了。
有一天,一位推銷員推開老王家的門,說:“能不能給我10分鍾的時間,我是來做民間調查的。”
對方是十分認真的,所以,老王如果有時間,陪陪他是無所謂的。不巧,夫人不在家,而且,他正在寫期限已到的稿子。
老王正感到為難時,對方很快發現了門邊的羽毛球拍。
於是他開口說:“你好像對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