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某君陪女友到商場買衣服。當挑選到第四件時,營業員已麵色不悅。某君心平氣和地說:“不是說‘百問不煩,百拿不厭’嗎?我們才拿了四次,離一百次還差九十六次,遠沒達到規定的標準。”營業員說:“你要挑一百次,我們還做不做生意?”某君笑道:“哪能呢?挑一百次我們自己先就累死了。哎,建議你們把服務公約改為十次,我們顧客沒有精力完成一百次。”營業員忍俊不禁,終於露出了笑容,從而避免了一場爭吵。
總之,幽默常常能使你化幹戈為玉帛,處尷尬而輕鬆,為你融洽氣氛、協調氣氛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應對困境的幽默方法很多,下麵介紹幾種主要的方式。
1.調侃法
調侃法就是以一種輕鬆調侃的態度,隨心所欲地對一個問題進行自由自在的解釋,硬將兩個毫不沾邊的東西捏在一起,造成一種不和諧、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這種因果關係的錯位和情感與邏輯的矛盾中,產生幽默的效果。
在一次中外記者招待會上,一次西方新聞記者問陳毅:“請問,中國最近是用什麼武器打下美製U-2型高空偵察機的?是導彈嗎?”
對於這個涉及國家軍事機密的問題,完全可以用“無可奉告”來回答,但陳毅並沒有這樣說,而是幽默風趣地舉起雙手在空中做了一個動作,然後帶著幾分俏皮說:“記者先生,我們是用竹竿把它捅下來的呀!”一句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用“竹竿捅下飛機”是絕對的天方夜譚,是荒謬的,但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下卻不失為一種精彩的回答,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幽默感。
在一次宴會上,有人問魯迅:“先生,你的鼻子為什麼是塌的?”
魯迅笑著回答:“碰壁碰的。”
這個回答,既有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又有對自己生活坎坷經曆的嘲諷,並與這樣一個具有醜的因素的自然生理結合在一起,便產生了幽默感。
2.有意歪曲法
有意歪曲幽默術就是真假並用、褒貶並用、正反並用,以曲折的、間接的、而且帶有很大的假定性,把你的意見小做歪曲,使之變成耐人尋味的樣子,通過歪曲形式來使對方領悟你真正意思的一種幽默方法。這種手法往往能夠收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迂回法的幽默技巧,要害在於迷惑對方,然後給對方一個完全相反的解釋。而這個解釋要事先埋伏在迷惑他的語言中,而這種埋伏的語言必須是有可能做正麵和反而兩種解釋的。
爭執僵局,巧妙化解
在社會交際活動中,由於交際雙方彼此缺乏了解以及種種突發事件的存在,往往會導致衝突、爭執或僵持場麵,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站出來打打圓場,那麼就很可能輕則陷入尷尬,引起一方或雙方的不快,幹擾雙方溝通交往的正常推進;重則甚至影響到彼此的關係和友情,把本要合作解決的事情搞砸。化解這樣的局麵,就需要有一定的口才專長。
由此可見,在交際中把握對方的心理,審時度勢,然後憑借恰到好處的交際口才來化解爭執與僵局,這確實是一項值得重視的能力。
1.緩和僵局,妙語脫困
對引起尷尬的事件進行機智的解說,使嚴肅的話題詼諧化,可以緩和尷尬的局麵。
在現實生活中,過於嚴肅和枯燥的東西往往不易為人們所接受,所以人們會想方設法把它變得靈活些、有趣些。比如,一本嚴肅的科技類圖書,人們可以通過插圖的設計和版式的調整來把它變得活潑可愛一些,從而讀者樂於閱讀。在交際場合中也是一樣,如果某個較為嚴肅、敏感的問題搞得交際的雙方都很尷尬,甚至於阻礙了正常交際的順利進行時,同樣可以暫時讓它“委屈”一下,通過幽默的解說將其詼諧化,利用它把原來被它搞僵的場麵激活,使交際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2.尋找借口,擺脫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