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本事再大,也需要人照應(2)(3 / 3)

這當然是一個理想的上司形象。但是,上司在前線如此驍勇,沒有下屬在後方為他築起的堅固“後防”行嗎?

當年的西楚霸王如何?其英勇有誰能抵,他不也是縱橫無敵、城必攻、敵必克嗎?到頭來,烏江自刎,又是為什麼?你不能說他不勇敢,也不能說他武藝不精。毛病就出在他所信奉的“以力征經營天下”的信條上,他沒能籠絡住下屬的心,得不到下屬的忠心擁戴。結果身首異處,為後世惜。

鑒於古事,你作何感慨?

有的上司也許以為與下屬交心屬小事,不值得他去費多少心思。

謬也!上司與下屬的關係,密切聯係著單位與員工的關係。很難想像,一個對上司存在厭惡情緒的員工會為單位的存在和發展披肝瀝膽。可以說,員工對於單位的前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想單位取得好成績,就必須讓員工信任上司;上司要贏得下屬的信任,就必須學會體會下屬的用心。

俗話說“知人知麵不知心”,可見,想完全了解別人的心思是何等困難。作為上司,你不可能一下子把員工的全部心思都了解透徹,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在不斷解決矛盾中逐漸積累認識的過程。

有的上司一見員工出了差錯,就著急,就發火,接著便把員工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狠訓一頓。這樣,上司消除了一腔怒氣,但對於員工而言,無疑會加上一副格外沉重的枷鎖。這種處理方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甚至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遇到這種事,脾氣暴躁的上司要格外小心,切莫一時逞性子而壞了大事。

你首先要做的是作一番調查研究,看看員工出現如此失誤究竟是何原因。這樣,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於盲目蠻幹。

如果員工的確是出於一片好心,他為了公司著想,隻是不小心才把事情做糟了,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出現了操作失誤,這時,員工心裏肯定是很委屈的,同時,他也一定在責備自己,他隨時準備著接受你的批評。如果這時你不調查不核實,粗暴地猛訓他一頓。那麼,即使他心中承認自己有失誤,也會對你的這種做法大為不滿,從而產生抵觸和逆反心理。他會認為你是“把好心當成了驢肝肺”,在以後的工作中他不再會為單位而“自找苦吃”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不僅嚴重挫敗了當事員工的積極性,而且會影響到周圍的員工,使周圍員工的積極性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傷。久而久之,整個單位員工的上進心、積極性都消失了,你這個單位也就到了該解體的時候了。

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心平氣和地與職工談話,逐漸消除他的緊張心理和嚴重的自責情緒。同時,你也應當明確地對他這種為單位著想的工作態度予以肯定。

你要讓他明白,你這個上司是充滿人情味兒的,絕不是一個“六親不認”的無情無意的“冷血人”。

你可以輕鬆地告訴他:“假如我是你,我也會這麼做的。”你與員工的心理位置盡可以倒換一下,把你為他設身處地著想的意圖明確地告訴他。這樣,受此激發,員工也會自然而然地為你去著想,他會想:“假如我是上司,我會如何如何。”這樣,就會平衡員工的心理。使員工在不受到外力壓迫的情況下,在以後的工作中會更有效地督促自己努力,為公司發展作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激勵了其他員工的積極性。通過這件事,其他雇員會明確地接收到一個信息:隻要為單位著想,終會受到領導的賞識。於是,雇員們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被空前地調動起來,個個為單位發展,人人為把單位搞好。萬眾一心,何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