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本事再大,也需要人照應(2)(2 / 3)

要是下屬犯錯,那麼你也有間接責任,就請你與下屬單獨會麵時將事情弄清楚,這不是叫你認錯,而是一起去研討犯錯的前因後果,並鼓勵下屬以後多與你磋商。

無論成因是哪一種,請切忌向下屬大發雷霆,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前,你尊重下屬,下屬才會更內疚,現敢於正視問題,同時還避免了日後跟你鬧情緒。

還有,在老板麵前也不應隻顧推卸責任,因這隻會令老板反感,仍然應該有主管風度,與下屬一起承認錯誤。另一方麵,即使有其他人諸多是非,你仍應站在下屬一邊,替他擋駕。

不過,擋駕也不能毫無原則,比如:

一位客戶向你投訴,你的下屬十分無禮,又缺乏責任感,教他怪不好受。你要做的是立刻替下屬道歉:“對不起,他可能隻是無心之失,平日他的表現不是這樣的。我保證以後不會有同樣事情發生,請你多多包涵。”下屬做事不力,你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將客戶的怒火平抑了,事情卻仍未擺平,你必須有所行動。然而,立刻找來下屬責備則是最不智之舉,應該先對事情進行了解。例如,下屬平日待人是否也是十分傲氣?處事是否馬虎隨便?

事情屬實的話,即是說下屬的確經常得罪客戶,你必須找下屬來傾談一下了。告訴他有客戶投訴其工作態度,而你已代為道歉,並予以訓誨。.

用心體會下屬的用心

領導,作為單位的“頭頭”,處理好方方麵麵的人際關係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可見,有些領導者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看上”上,而不重視、甚至極少“看下”。須知,這種做法是極為有害的。

真正決定你成敗的已不再是某個上司,而是你的屬下。你有必要重做一番“感情投資”。隻有在你與下屬建立良好關係、在單位內部形成一種和諧的工作氣候時,你的單位才可能獲得長足發展。

別忘了,“家和”方可“萬事興”啊!

漢景帝有13個兒子封了王,其中有個叫劉發的,被封到長沙國(國都在臨湘,今湖南省長沙市),稱為長沙定王。長沙離首都長安很遠,當時還是個非常偏僻貧窮的地方,加上那裏又低窪潮濕,別人都不願意去。因為劉發的母親本來隻是個宮女,地位很低,所以就讓劉發去了。劉發見兄弟們都封了好地方,隻有自己一個人倒黴,心裏很不是滋味,但皇帝的命令又不能違抗,所以隻好忍著,等待機會。

機會終於來了。漢景帝後元二年(公元前142年),諸侯王都到京城朝見景帝,景帝讓他們一個一個上前祝壽,並且必須要唱歌跳舞。其他諸侯王都做得輕鬆自如,像模像樣。輪到劉發時,隻見他手臂縮在袖子裏,好像伸不直似的,給人一種笨手笨腳的感覺,跳的舞也顯得怪模怪樣,惹得旁邊人捂著嘴偷偷發笑。漢景帝一見覺得奇怪,心想這孩子怎麼會笨成這個樣子,就問他:“你這是怎麼了?”劉發忙回答:“孩兒的封國太小,土地狹窄,手腳都放不開,所以隻好這樣跳。隻要胳膊腳一伸開,可就到人家的封地上了,故孩兒不敢隨便跳舞。”景帝從劉發的一番談吐中意識到他先前待遇的不公平,決定重新撥三個郡地,以補償劉發。而後來,劉發由於感激皇恩浩蕩,對景帝一直都誓死效忠。由此可見,體會下屬的心聲,有助於事業的成功,同時也能起到收服下屬之心的效果。

可是,有些上司卻對此不屑一顧。有的上司認為與下屬交心是懦弱的表現,他們認為:作為領導者應該有馳騁於“疆場”縱橫殺“敵”、一往無前的戰將風範,或者有以口舌雄辯於“疆場”,將各個敵手斬落於馬下,而捧著勝利品凱旋的儒將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