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管理好口才,提升團隊正能量(3)(2 / 3)

滔滔不絕,出口成章,是一種“水平”,而善於概括,詞約意豐,直切主題,同樣是一種“水平”,而且更為難得。

古時,馬其頓國王率領軍隊遠征印度,時值盛夏,將士們口幹舌燥。國王無奈,派人四處找水,結果隻找來一杯水。國王高舉水杯,對將士們喊道:“現在已經找到一杯水,有水就有水源,為了找到水源,前進吧!”說完,便將那杯珍貴的水倒在地上。將士們受到鼓舞,群情激奮,頑強地向前線衝去。最終奪取了戰鬥的勝利。

試想,倘若國王自己把水喝了,再發一通冗長的指示,恐怕是不會有“群情激奮”之效的。

正如前一例中,袁偉民簡短的幾句話,容納了豐富的語言,中國人的風貌,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尊嚴,祖國人民的期待,以及這場球的關鍵意義,姑娘們自身利害得失等等,都在這幾句話中或明或暗地展示出來了。

所謂長話短說,即是駕簡馭繁。老舍說:“簡練就是話說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話少而意思也少就算不得簡潔。

毛澤東是最善於長話短說的。他用“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來比喻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艱苦而漫長;他用“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來讚美朝氣蓬勃的青少年;用“婦女能頂半邊天”來說明婦女在建設中的巨大力量。可謂言簡意實,內涵豐富。

言語巧妙,打破爭執

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語言十分重要。有時一句不得體的話就會引發僵局。盡管很難處處圓滿,但身為主導的一方,領導者必須善於掌握局麵,學會用說服技巧,如此才能打動人心,使其信服。

美國一家貿易公司出口部經理設計了一個商標,會上征求各部門的意見。營業部主任和廣告部主任都極力恭維其構想正確。

但總經理最後總結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倒不是不喜歡這個設計,我害怕它太好。”

出口部經理笑了起來:“怎麼講?”

“這個設計鮮明而生動又與日本國徽相似。無論哪個日本人都會喜歡的。”“是啊,我的意思就在於此。”出口部經理說。“然而我們在遠東還有一個重要的市場,那就是中國。中國人看到這個商標,無疑也會想到日本國徽,即使日本人喜歡,也會引起中國人的反感。我們公司的出口計劃是擴大對華貿易,但這樣的商標做成之後,不是顧此失彼嗎?我建議做適當的修改。”

“天啊!我倒沒有想到這一層,你的話對極了。”出口部經理幾乎叫了起來。

要想拒絕下屬的建議,你必須有充分的理由,更要說得他完全信服。不過技巧的運用,不能不講究。這位總經理一句“我恐怕它太好”,恭維的話先填平了出口部經理的不平,同時也維護了他的體麵。後來他雖然陳述了更充分的理由,下屬也不會因此而難堪。

無論是在下屬牢騷滿腹時作思想工作,還是在下屬知錯不改時耐心開導;無論是在下屬萎靡不振時鼓舞士氣,還是在下屬之間發生糾葛時巧妙疏通,領導都必須要具備說話打動人心的能力。領導雖有權力,但凡事不能隻靠行政命令,必須學會“在人心上作文章”這一領導口才藝術。那麼,關於這方麵的技巧究竟有哪些呢?

一般來說,應注意如下方麵:

先對對方的態度和行為表示理解,然後指出此態度和行為在某一方麵的潛在危害性,使對方產生心靈上的震撼。下屬產生了某種不良的思想傾向,或是做出了某種錯誤的舉動,常常是因為他隻顧個人情緒的意氣的宣泄,而沒有考慮到別人所受的影響。領導在作思想工作時,應抓住這一心理症結。先表示理解對方的心情,也理解對方在情緒支配下的宣泄做法,接近與對方的心理距離,然後再提示出其做法對自己或他人的學習、工作帶來的影響。要指出雙方隻是在鬧意見,任憑意氣用事,憑感情衝動,這種心理的表現,卻是有害無益的。聰明的管理者知道爭論無益,於是用各種聰明的方法,來解決和對方的爭論。其中最常見的是用一種玩笑的方式,使大家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