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定的講話方式是對一個領導的基本要求,也是講話獲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所在。如同樣是領導,同樣是講話,有的人講話分量重,有的人講話卻分量輕,這就是講話方式所造成的差異。口才的藝術,對一個領導者而言,十分重要。
身為領導,必須有出色的口才,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意圖,貫徹公司的策略,對員工進行切實有效的激勵,帶領團隊創造卓著的業績!塑造領導者說話魅力,讓下屬洗耳恭聽,提高領導者說話水平,令下屬一呼百應,好口才彰顯領導的氣場與能力、魅力與睿智!
曆練口才素養,提高領導威望
“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片語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辱國”等等都彰顯了身為領導者擁有好口才的重要性。沒有出色的溝通能力,就不可能進行出色的管理。
領導口才的曆練,首先是要了解領導語言的特點,任何知識都是隻有理解了才能掌握。其次是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注重知識積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口才曆煉的過程中,重點是對幾種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把握。當然,掌握了語言能力還不等同於有了口才,你要明白現實生活才是提高口才的最好場所。所以,口才曆練的最後一步是到現實生活中去得到鍛煉。
言談體現領袖氣質
毫無疑問,領導者的語言對維護領導者形象,樹立領導者威信有著重要作用。領導者如何用自己的語言來贏得足夠的威信是領導語言藝術的一個關鍵問題。
首先讓我們看看一個領導者應該怎樣說話才能與他的身份相匹配。我們都知道,得體的語言對於任何講話者的形象都非常重要,對於領導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能使語言與領導的其他素質配合得當,就會使領導的形象更加完美,更加令人信服。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具有令世人稱道的儀表和風度。她是二十世紀後期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政治人物之一。而她引人入勝的演講風格,更為她樹立了很高的威信。她在上任後的第一次講話中這樣說道:
我是繼偉人之後擔任保守黨領袖的。這使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在我之前的領袖,都是赫赫有名的偉人。如:我們的領袖溫斯頓·丘吉爾把英國的名字推上了自由世界曆史的頂峰;安東尼·伊登為我們確立了可以建立起極大財富和民主的目標;哈羅德·麥克米倫使很多淩雲壯誌變成了每個公民伸手可及的現實;亞曆克·道格拉斯-霍姆贏得了我們大家的愛戴和敬佩;愛德華·希思成功地為我們贏得了1970年大選的勝利,並於1973年英明地使我們加入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在這段講話中,撒切爾夫人列舉了現代史上英國曆任首相的功績,以此來表明自己的任重道遠和豪情壯誌。
1979年撒切爾夫人在大選中獲勝,成為英國第一任女首相。在這樣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她在講話中有一段這樣說道:
不論大家在大選中投了誰的票,我都要向你們--全體英國人民呼籲:現在大選已過,希望我們攜手前進,齊心協力,為我們所自豪的國家的強大而奮鬥。我們麵前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讓我們一起奮鬥吧!
她的演講使她成功地貼近了廣大民眾,增強了她在英國人民心中的歸屬感。
1987年她第三次連任。她的講話已經變得充滿鬥誌和霸氣,下麵是她演講中的一段話:
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提醒整個自由世界注意,英國再次信心百倍、力量強大和深受信任。我們信心百倍,是因為人們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的力量強大,是因為我們的經濟欣欣向榮,富有競爭力,而且在不斷強大;我們深受信任,是因為世人知道我們是一個強大的盟友和忠實的朋友。
從撒切爾夫人的演講辭中我們可以看出,作為首相,她一上任就表明了自己的目標,以增加全體人民對政府和自己的信心,並以此獲得人民的擁戴。隨著時間的推移,撒切爾夫人越來越傾向於表現自己的信心和王者之氣。這也進一步使得她在人民中的威信不斷提高。
領導者以語言樹立自己的威信,通俗說就是要使自己的話讓下屬相信並且信服。這樣他們就會自然地支持你。這就是威信。要使得下屬對你的話信服,你應依次做到如下幾點:
(1)要表現得平易近人。這樣有助於拉近你和下屬之間的關係,培養一種歸屬感。
(2)要表現出作為一個領導者的遠大誌向。使下屬覺得跟隨著你去奮鬥是很有前途的。這樣他們才有信心跟隨你,擁護你。
(3)要顯出作為一個領導者應有的霸氣。每位領導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威懾力,這樣才能使得下屬對你服從。這種霸氣體現在領導的語言風格上應該是典雅莊重的。
但要記住,有霸氣並不是代表高高在上、盛氣淩人。如果是那樣的話很容易失去人心。
(4)要給予下屬積極的刺激與激勵。時常肯定下屬的進步和優異表現,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樣下屬會更加信任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樹立領導威信,重要的是顯示出作為領導應具有的領袖氣質。領袖氣質是一種咄咄逼人、舍我其誰的豪氣。隻有具有了這種氣質,才能卓有成效地指導工作。下麵我們以明朝的開國之君朱元璋為例,來看看什麼是語言中的王者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