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中,推銷商品是企業走向市場的唯一途徑。推銷的過程,實際上是推銷人員運用各種推銷技巧,說服顧客購買其商品或勞務的過程。俗話說得好,“十分生意七分談”、“銷售全憑一張嘴”,口若懸河的談吐,條理分明的陳述,真誠大方的溝通,能夠打動任何客戶的心,讓客戶想拒絕都難。
銷售人員必備的口才素養
銷售人員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說話是一門藝術,同一個意思,表達方式不同,結果也就不同。所以,一定要培養銷售口才的必備素質,以求達到更高的銷售水準。
雖說人們購買產品是為了實用,但外觀、造型、包裝等並非不重要。在現代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後者更顯重要。隻有讓客戶看起來舒服的產品,才能引起客戶的購買欲。古時候,有個賣寶珠人,給寶珠配了一個雅致的盒子,這樣很快便將寶珠賣掉了。有趣的是,買寶珠的人把盒子留下,而將寶球還給原來的賣珠人。這便是買櫝還珠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它的喻義,但從銷售的角度來看,凸顯了外觀、裝潢的作用。裝潢好了,還要看銷售人員的嘴,要做到說的比唱的還好聽,這樣才能促使交易的成功。
培養一流的口才素質
銷售人員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口才,但口才並不是憑空得來的,它要求推銷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我們試以商品推銷者為例,列舉一些必備的素質,以供參考。
知識
對於商品、顧客都應有相當的了解。當顧客向推銷員詢問時,如果這個不知,那個不曉,就會影響顧客的購買信心。相反,若能掌握較廣博的知識,並對商品的尺寸、分量、質量、包裝等方麵問題能作充滿趣味的介紹,就能激發顧客的購買欲。例如,一個店員向顧客介紹一件狐裘,顧客說:“隻怕被雨淋了會走樣。”店員解釋說:“絕對不會,試想,你什麼時候見過雨天狐狸打傘?”於是生意在談笑間就成交了。這位店員用他的生物知識一下子解除了顧客的顧慮。
禮貌
銷售人員與顧客交易時,應采取比較和藹的態度。顧客心理上比較喜歡別人的殷勤、服從和尊敬,因此,務必使你的舉止合乎禮節。隻有你心懷誠意,才能自然地表現出謙和、有禮的語氣。有些銷售人員在與顧客交談時,用吵架的語氣與對方爭論,那顯然是在自討苦吃。有些銷售員人拒絕回答商品價格,認為“一遍遍重複,煩死了”,但對於顧客來說,往往那隻是第一次提問題,應該滿足其要求的。
熱忱
隻有推銷有熱忱,購買才會有熱忱。
你具備了“熱忱”這一點,來自顧客方麵再大的偏見和抗拒,也能輕易地被克服。接待任何一個顧客,你都要盡可能考慮自己會給顧客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喪失熱忱就等於喪失活力,鬱鬱寡歡是無法有所成就的。
服務意識
對於有購買欲的顧客你要思忖:你能為他提供哪些服務?顧客也是人,如果你有意為他效勞,你的這種意識愈強烈,他愈能誠摯地回報你。
創見性
想象力配合靈活的語言,使你可以栩栩如生地向顧客描述商品的價值以及給其帶來的利益。要知道,產品設計是死的,而顧客購買標準是靈活的、可變的,通過推銷員的想象力,可從不同的角度改變顧客的標準。比如某商品是紅的,你可以說“紅”象征愛心;黑的,可以說“黑”顯示高雅。究竟如何說,就看你的想象力了。
建設性意見
在推銷談判陷入僵局時,你要善於果斷地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這種建議能開拓對方的思路,會使對方尊敬你、信任你。
外交手腕
一位高超的推銷員,應能夠巧妙地運用外交手腕,在不與顧客爭吵的情況下,就可消除顧客的不滿。如顧客不滿意地說,拿給他看的商品不是他所需要的,雖然推銷員確信自己沒有錯,但可以做些讓步,說:“對不起,我把您的意思理解錯了。”這比辯解更容易使問題得到解決。
耐性
為克服顧客的抗拒心理,要有相當耐性,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如你覺得對方有意買你的商品,就應鍥而不舍、持續不斷地努力,切勿因難為情而放棄。盡管你征求對方的意見已經五六次了,顧客正在心中盤算著,但你卻放棄了第七次征求意見,結果當然是前功盡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