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月後,劉永又率先來還錢了,並提出要從富翁這裏進更多的貨。緊接著,張強也來了,也提出要從富翁這裏進更多的貨。可是,李磊卻沒有再來。於是,富翁領著兒子來到了李磊的店鋪,這裏卻早已是人去樓空。看到這種情況,兒子很氣憤地說這個商人真是不講信用。富翁還是什麼都沒說。這一次,富翁給了劉永和張強各5萬元的貨讓他們去賣。兒子認為這兩個商人都值得信任,就讓父親多給他們一些貨,富翁依然笑而不允。又過了一個月,劉永還是率先來還錢,依舊提出要更多的貨。而張強卻沒來。富翁領著兒子到了張強的鋪子,發現已是人去店空。兒子很吃驚。這回富翁賒給了劉永8萬元的貨。一個月後,劉永依然按時還錢給了富翁。富翁再次賒給商人劉永15萬元的貨。又過了一個月後,劉永又把錢按時還給了富翁。這次,富翁賒給了劉永30萬元的貨。一個月後,劉永卻沒有再來。兒子想了想,覺得劉永一直很講誠信,認為他沒來一定有特殊原因,因為他一直很講信用。富翁沒說什麼,便領著兒子到了劉永的鋪子,毫無例外,同樣是人去店空!至此,兒子驚呆了。富翁說:“孩子,這些商人都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李磊的道德底線是3萬元;張強的道德底線是5萬元;劉永的道德底線是30萬元。但你不用擔心,一個沒有品德操守不講信用的人,是注定成就不了什麼事業的。”兒子這時徹底明白了,優秀的品德是一個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
良好的品德就好比雨天後空中出現的一道絢麗的彩虹,隻要它一現身,便會帶給我們雨過天晴的喜悅與歡樂。一直以來,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體現出良好品德的事情。2011年8月31日中午11點30分許,在常州市新北區一家移動營業廳工作的小孟,到建行新北區天安工業村自助銀行的ATM機存款,排在她前麵的年輕男子操作完後,小孟正準備插卡,看到櫃員機的屏幕上顯示“確定”和“取消”,當小孟按下“取消”鍵時,ATM機突然吐出一遝錢來。小孟驚呆了,她立刻想到這錢有可能是前麵那名男子的,她抓起錢就追了出去,但是那名男子早已不見了蹤影。小孟拿著錢數了數,共有2900元。於是她帶著錢來到城北派出所,希望警方找到失主。
後來這個事情終於被弄清楚:原來是外來務工人員趙某去自動取款機想要把自己兩個月的工資轉賬給家人蓋房子,但因為程序沒有完全操作好就離開了。錢最終失而複得,趙某拉著小孟的手感激不已,決定把一部分錢拿出來作為酬謝,但小孟堅決不要。“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隻要我們耐心去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是好人好事,而我們也需要去向他們學習,培養自己良好的品德以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因此,具有良好的品德,會讓你伸出熱情的雙手,會幫助你找回迷失的自我、奮勇前行。
在良好的品德帶你走向美好時,其間,你還將承載許多的“容忍”。著名學者季羨林曾經在他的《季羨林說人生》一書中比較詳細地闡述了自己對“容忍”的理解:唐朝有一個姓張的大官,家庭很是和睦,非常有名,他的名聲甚至傳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聽說後,讚美他治家有道,就問他是怎麼做到的。這位大官就一口氣寫了一百個“忍”字。在他看來,一個家庭要互相包容,互相體諒才能和和睦睦。季羨林忍下無數難以容忍之苦,身後卻留下上千萬字的學術著作,有學者給季羨林先生作傳,為他的一生提煉出八個字——“清華精神,北大其魂”,將他看作清華、北大兩所著名學府的精神象征。但如若季羨林先生失卻容忍而難以靜心研究學術,又怎能成清華北大的精神象征?
學習清華人,做擁有一個良好品德的人,為自己獲得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社會為祖國注入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