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因為品德是社會文明的一種體現。一個有品德的人,必定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不管在什麼樣的時代,人們隻要具備了高尚的品德,有一定的修養,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簡單,隻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品德和修養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談到畢業生未來發展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要做一名不愧於清華盛名的清華人。清華大學追溯曆史,已曆經百年滄桑,在過去的百年裏,清華大學人才輩出,他們為祖國的建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作為清華人,一定要繼承前輩們在百年曆史滄桑的烈火中錘煉出來的特有的品格,也就是“清華大學之品格”,即:強烈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意識和曆史使命感,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對卓越不懈的追求。”可以說,遍布海內外的清華人,時時散發著的是良好的品德修養。
清華人厚德載物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早在1914年,梁啟超先生來到清華大學演講時就用這兩句話來勉勵清華學生,並鼓勵道:“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從梁啟超那次演講之後,清華大學就把“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作為清華大學的校訓,以此來激勵清華人。而清華學生也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什麼叫清華人“厚德載物”的精神。
戴彬彬是1990年從清華大學熱能汽車係暖通專業畢業的,現在已經是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經理兼房地產開發部總經理,主管著集團的地產、對外投資、設計院、環保、物業等多個分公司。他在談及自己成功的經驗時就說到清華大學給他的影響很深,教會了他刻苦努力、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良好的品德。在他看來,優秀的企業領導除了必須具備管理知識外,一定要有特別高的綜合素質,要有很強的人文精神以及優秀的道德品質——企業要不斷發展壯大,如果沒有道德的支撐,那所有的成就都會是曇花一現,即使是創利一時,也有可能會禍害他人而最終禍害自己。特別是搞房地產業,如果不去兼顧城市的規劃,隨心所欲地蓋房,那會對社會造成惡劣的影響。深受清華大學服務於社會的價值觀念的影響,讓戴彬彬始終認為一個企業除了要追求經濟利益以外,更要兼顧社會利益,有職業道德操守。
戴彬彬對企業文化的建設有很多獨到的見解,他覺得一個企業的建設如果沒有企業的管理理念、文化和品德的一同進步,企業是不能得到長遠發展的。不管在工作中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戴彬彬總是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從來不逃避問題。對於這一點,戴彬彬認為這是清華大學給他的一筆財富。一個人的品德決定了他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處理問題的方式,而良好的品德是一個人靈魂的體現,如果一個人的品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學校每月開展一次“道德講堂”課,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一直以來,清華大學都在致力於研究開展具有自身特色、能夠積極調動學生的活動載體,並以此來確保“道德講堂”的開課質量。清華大學計劃將通過持續深入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在全校師生中普及道德理念、講述道德故事、展示道德力量、弘揚道德精神,著力提升全校清華人的素質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為推動清華大學的科學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文化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