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做團隊歡迎的員工(2)(2 / 3)

聰明人任何時候都會把他所服務的企業當作自己的。這當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聰明人知道,隻有具備這樣一種主人翁精神,他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從工作中學習,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受益,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做到“快樂工作”。

古人雲,“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積然後高”,沒有任何事一蹴而就,沒有任何人一舉成名,也沒有人隻耕耘無收獲,這就需要把握好心態、端正好態度。也許你在普通崗位,但不要自卑,也許你身居要職,但也無須自傲,隻要腳踏實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持之以恒,永不鬆懈,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心胸越來越寬廣,所以不論做什麼事,有快樂的心態確實是很重要的。快樂工作是自己以一種快樂的心態去工作,把工作快樂化,使自己每天以嶄新的眼光,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屬於自己來之不易的一份工作。熱愛你的工作,從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它的不平凡之處,那樣就會感受到工作後的快樂。工作是物質的基礎,快樂是精神的享受。我們擁有良好團隊環境,也就擁有了快樂的重要因素。

7.為團隊提出最好的方案

企業的核心員工通常都喜歡問自己:“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具有這樣的問題意識,自然能夠了解自己周圍所欠缺的、不足的還有很多,這些可能正是企業今後的策略和方法。

看起來質疑自己的工作並不難,但大多數員工並沒有這樣做。一位領導在他的自傳上寫道:

“事實上往往有些員工接到指令後就去執行,他需要領導具體而細致地說明每一個項目,完全不去思考任務本身的意義,以及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

“我認為這種員工是不會有出息的,因為他們不知道思考能力對於人的發展是多麼的重要。”

“不思進取的人由接到指令的那一刻開始,就感到厭倦,他們不願動半點腦筋,最好是能像電腦一樣,輸入了程序就不用思考把工作完成。”

所以,不斷思考改進是你必須要做的事。在你對既有工作流程尋求改變以前,必須先努力了解既有的工作流程,以及這樣做的原因。然後質疑既有的工作方法,想一想能不能做進一步改善。

一個人成功與否在於他是否做任何事都力求最好,成功者無論從事什麼樣工作,他都絕不會輕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就應該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須做到最好。這樣,對於領導來說,你才是最有價值的員工。

有個剛剛進企業的年輕人自認為專業能力很強,有一天,他的領導直接交給他一項任務,為一家知名公司做一個廣告策劃方案。

這個年輕人見是領導親自交代的,不敢怠慢,認認真真地搞了半個月。半個月後,他拿著這個方案,走進了領導的辦公室,恭恭敬敬地放在領導的桌子上。誰知,領導看都沒看,隻說了一句話:“這是你能做的最好方案嗎?”年輕人一怔,沒敢回答,領導輕輕地把方案推給年輕人,年輕人什麼也沒說拿起方案,走回自己的辦公室。

年輕人苦思冥想了好幾天,再修改後交上,領導還是那句話:

“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年輕人信心百倍地說:“是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領導微笑著說:“好,這個方案批準通過。”

通過這件事,年輕人明白了一個道理,隻有持續不斷地改進,工作才能做好。從這以後,在工作中他經常自問:“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然後再不斷進行改善,不久他就成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員,領導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後來這個年輕人被提為部門主管,他領導的團隊業績一直很好。

因此,工作做完了,並不代表不可以再有改進,在滿意的成績中,仍抱著客觀的態度找出毛病,發掘未發揮的潛力,創造出最佳業績,這才是核心員工的表現。

8.要與團隊其他成員友好合作

懂得了合作精神的重要以後,我們必須著手與別人合作,這是獲得成功的關鍵。

不要表現得比別人聰明如果你想獲得別人的合作和支持,你就得表現得比別人“笨”一點,這樣,他們會心甘情願地與你合作。

大多數的人都想讓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於是他們就不停地說,尤其是推銷員,更是經常犯這樣的錯誤,他們盡量不讓對方說話,好像是在告訴你,他對你的事業和你的家庭狀況,要比你了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