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愛自己,然後才能把愛施舍給其他人。愛是獨立的,而且是以我們和其他人分享為基礎的,並且基於獨立性的選擇,而不是出於依賴性的需求。真正的愛,就是由兩個具有維持本身生活能力的個人所組成的一種關係,隻有獨立的人,才能自由選擇維持一種關係,不獨立的人,他們都因為有所需求,才會繼續維持關係。可見,愛是人們相互溝通的前提。
作為一名好的溝通者,你我和一個陌生人打交道時,總是先把手伸給對方,請求對方和我們握手,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向他人表示尊敬的一種方式。除了用力握手以外,我們還要把眼光直視對方,同時麵帶熱情、開朗的微笑,借以顯示我們進行這種溝通的強烈興趣。在會見一個陌生人時,我們總是先自動報出自己的姓名,並在說出姓名之前,加上一句“早安”,“午安”或“您好”。這些行為也可以用在電話交談上。
初識一個陌生人,必須學會傾聽,並且替對方設身處地地著想,我們都知道,傾聽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傾聽還可以使你贏得對方的尊重。
要盼望結交新朋友,就要友善地與陌生人說話。與某人說話或聆聽他們說話時,都要看著他們。即使對方的談話沒什麼吸引力或你並不同意他們所說的話,也要注視對方,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不要向陌生人咄咄逼人地追問問題,試圖得到什麼,應該讓他們自己介紹,選擇去了解他們。
當麵對一個可能成為朋友的陌生人,一個將來能成為合作夥伴的人,或是我們自己的家人時,應該以熱誠去對待,不能有一點自私。當你對他人熱情,別人一定會同樣對待你;相反,若你對別人有一絲的隱瞞或私心,別人一樣會覺察到的。
每個人所見所聞所感是皆不相同的,因此,要想獲得別人的理解,必須與別人進行良好的溝通;而愛心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希望做一個成功的溝通者,你必須學會付出你的愛,愛是溝通最好的語言。
6.能夠創造快樂工作的團隊環境
快樂工作有什麼意義呢?什麼是快樂?快樂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建立在真正良好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之上的快樂,應該是自覺的、自發的、無所不在的,但絕對不是孤立的。人們不可能脫離現實社會,尋得烏托邦似的精神上的解放和簡單慰藉,更多的時候,人們總在互相給予和互相激勵的狀態下獲得快樂,在形形色色的各種複雜關係裏獲得依存。因而,家庭、至親好友、師長同事、生意夥伴等等,都以一定的紐帶維係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團隊。在這些團隊關係裏,有親情,有友情,也有工作上建立起來的協作,快樂每時每刻都能彰顯,快樂也寓於無窮的矛盾之間。隻要你認真地相處,認真地尋找,並加以細心體會,快樂還是可以一覓芳蹤的。因此“快樂工作”具有開創性的意義,這不僅對當今認為工作是負擔的人是一大福音,而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指標。它對“以人為本”的理念作了完整的詮釋,深刻揭示了工作價值的內涵,尊重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方式。
如何才能快樂地工作呢?在與大家交流的過程中,這是大家幾乎都會談到的一個問題。米盧在我國執教國家足球隊時曾大力倡導“快樂足球”,他經常引用的一句話就是“態度決定一切”。是的,世界不會因誰而改變,需要改變的是我們改造世界的“心”。工作是物質的基礎,快樂是精神的享受。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謀取薪水,而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和價值實現的體現。假如我們不能選擇工作,何不嚐試改變對工作的態度,讓自己快樂起來!所以,端正的工作態度很重要。
“快樂工作”成就高績效。最佳的工作效率來自於高漲的工作熱情,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對工作毫無興趣的人會全心地投入工作,得到很好的工作業績。快樂工作會讓人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取得驚人的成績。但是,要使大家永葆工作的激情談何容易?工作就像一場“馬拉鬆”,參加過長跑運動的人都知道,“極限”是否被突破對於長跑的成績十分關鍵,在1000米、1萬米的角逐中,人的體力與耐力在不斷地消耗,最後到達“極限”值,如果沒有突破就會功敗垂成。所以我們大家統一了對“工作”的認識,對“工作”的觀念加以轉變。傳統上,員工與企業結成的是契約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下,工作是為了賺取收入,而賺取收入是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工作是員工實現自己願望的一種工具。我們提倡“快樂工作”,實現自我超越,必須擺脫“工具性”的工作觀,把工作視為美好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從而領悟“快樂工作”的內涵。而“快樂工作”是會傳染的,特別是在團隊中,在一個個麵帶微笑、積極工作的人麵前,你很難保持懶散的態度。“快樂工作”的人會散發出健康、愉悅、進取的光芒,使團隊的人際關係變得容易溝通,創造力能發揮到極致,使得大家工作起來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