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不止一次聲明,自己喜歡投資於那些管理層能設身處地為所有者著想的公司。因為他知道,隻有當持有者認為自己的投資值得的時候,才會願意一直保持投資或加大投資,而被投資公司可以拿著這些錢去創造更多的利益。
這就是“雙贏”的魔力。也是在職場之中兩個人或是兩個公司能夠堅持長期工作的前提條件。
如果一個人在為人處世中,能夠靈活運用“雙贏”來獲得成功,一定是大智者。
它所體現的是一種創新的思維,是在利益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陳舊觀念的一種顛覆,更是一種與人為善,團結合作的寬容。
它能引導人們往良性循環的強大富強方向發展,能讓人們通過合理健康的雙贏式競爭,去獲得行業的興盛。這正如水漲船高,帆船隻有借助了水的力量才能無往不勝。
雙贏,贏了發展還能贏得財富,贏得榮譽還能贏得人心。是你贏我也贏的一種方式,實在兩全其美。
有人就要發問了,如何做到雙贏呢?在職場上很多以利益為中心的事情我們可以以平均利益來得到雙贏,可是如果是立場的不同呢?又怎麼可能做到兩全其美?
其實,這並不為難。
1904年夏天,一位名叫哈姆,喜歡製作糕點的西班牙人前往美國,希望能在這個有遍地環境之稱的國度發展自己的生意。
起初,他的生意並沒有多大起色,在得知美國即將舉行世界博覽會的時候,他將自己的薄餅攤搬到了會展的中心路易斯安那州,很幸運的,他獲得了一個在會場外麵出售薄餅的位置。人來人往,卻沒有什麼人對他的薄餅感興趣,而對麵的冰淇淋攤子倒是生意興隆,很快就用完了裝冰淇淋的盤子。
哈姆看到了主動將自己的薄餅卷成了錐形,讓冰淇淋商販盛飯,順利出售後冰淇淋商販為了解燃眉之急果斷買下了哈姆的大量薄餅,沒想到錐形的冰淇淋很是受顧客的歡迎,還被評為此次世界博覽會上“最受歡迎的產品”。
此後,這種錐形冰淇淋開始迅速傳播,廣為流行,並逐步演變成今天的蛋卷冰淇淋,成為風靡世界的美味食品。
哈姆就這樣不但幫助了別人,也促使了自己的生意的如日中天,更是由此發明了百年讓人親睞的美食,絕對的雙贏!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需要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中能看到他人的存在,不論是敵人還是朋友都要以“如何做好事情”為出發點,千萬不能漠視其他人的存在;然後了解其他人的特點,再結合自己的特點,來盡可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最後,要能夠做到靈活運用,這就需要年輕人平時多培養自己的反向性思維,才能夠發現雙方達到雙贏效果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