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能放能收才是大本事(2 / 2)

巴菲特就是如此,他從來不會顧忌他人之言,在該值得買的時候買入,在該賣出的時候放手。如何做到值得的買入在書本的前麵我們已經說過很多,這裏就著重說賣出,因為在投資市場上,很多時候收入容易,而適當的放手更容易錯失就顯得更難。

巴菲特在賣出股票上所遵從的規則基本是效仿於其導師格雷厄姆的方法。你在買進一隻股票時就一定要估算出它的實質價值。比如你買進一隻股票為15美元,你通過各種研究分析出它的實質價值約為30—40美元。而當股票已經漲到30美元的時候,你就應該立即脫手,千萬不要為了那10美元的可能增值空間而選擇繼續等待,其結果可能是血本無歸。

當然,巴菲特發現僅用這種方式無法真正解決實質價值的問題,所以巴菲特更偏向於選用那些在實質價值評估之時從未達到預估的股票,以此,作為長期持有。可是,他也規定了在長期持有之中自己會決斷賣出股票的原則。那就是:

1、當投資對象不符合標準時,比如他出售迪斯尼的股票。

2、當所預料的事情發生變故時,比如他在高估了能源價格之後,果斷拋售了康菲石油公司股票。

3、當投資目標在預期內沒有回升時,也就是所持股票的公司沒有在預計的時間內回升有所收益。

4、當自己意識到這是一個錯誤時,這就依靠平時的知識積累,對市場的敏感程度了。

這樣一個過程,都需要人謹慎買進之後還能果斷賣出,由不得半點猶豫。股市交易時間有限,當你手中的股票錯過了賣出的最佳時機,你的損失一定慘不忍睹。

華爾街曾有句這樣的名言來描述證券市場,“股市在絕望中落低,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抬,在瘋狂中消失。”這其實適用於任何一個地方。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投資,特別是類似於創業這種顯現的投資。很多企業都是由無人知無人曉,然後做到了家喻戶曉的高峰,可往往在太過歡樂的時候,領導者容易忘記收入的底線,瘋狂之後多為失敗,直至了無音訊。

年輕人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懂得收放自如,保守投資,也要保守收益。時刻冷靜,知道自己處在哪個位置?目標到底什麼?離最高評估值近不近?如此,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就迅速出手,等待時機逐漸消逝,主流顯現,就應該毫不貪戀地收回。隻有這樣,才能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收益,做到保險買入,保險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