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坐得住也是一種特長(1 / 2)

記得大學的最後時光,一進寢室彼此討論的就是當天的應聘情況,有何收獲等等。

一次,室友婷婷一坐下來就抱怨前去應聘的公司有點變態,問具體情況才知道,她今天是去一家國內比較大型的連鎖企業應聘董事長助理,初試到複試,她的表現很不錯,最後企業決定就在她與另一個女生中選擇一個。

兩人被引進董事長辦公室,自我介紹之後,董事長仔細看完了她倆的應聘時的各級評分表,隻問了一個問題,“現在給你一張椅子,你能坐多久?”。

婷婷本就是一個開朗活波的人,動如脫兔,要她安靜的坐下來是最難的事情。想著助理的職位一定需要活躍,於是,她想也沒想就回答說,“我是一個坐不住的人,寧願讓我多做更多事情,我也不願意多坐十分鍾。”而另一個女生則回答說可以靜坐一小時以上。

最後,董事長選擇了另一個女生,婷婷落選,讓她覺得莫名其妙。

一開始我也覺得納悶,為什麼一個企業要憑借坐得住和坐不住這種小事情來決定是否聘用一個人呢?

後來才明白,坐不坐得住是一個人心態的試金石。坐不住的人往往顯得浮躁,時刻需要跑來跑去以充實心中的不安,它沒有找到生活中的靜態之美,自然難以靜下來用心去生活。這類型的人更是在碰到突發事件的時候容易慌張,而做不出明智的決斷。

不知你是否還能憶起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時的場景,當時四川周邊的省份都被震幅影響,大部分高樓都有震動之感。

當時,我也正在六樓的教室裏上中文課,地震感來的時候大部分隻覺得奇怪,但並沒有想到是地震,這時,有人大喊了一聲“地震了!”所有人都躁動起來。跑得最快的就是正在教課的老師,那種自私自利,不配老師稱號的麵孔在這一瞬間就被大家記了下來,而後係主任從容走過來告訴大家有地震,要有秩序的下樓,以避免無謂的傷亡與之成為鮮明的對比。

也就在那一次震幅的影響下,有許多四川周邊省份因在高樓層,感受到地震的時候便不分緣由的往樓梯下跑,慌亂逃生,引起了踩踏事件,造成了無辜的傷害。這都是由“坐不住”這種看似很小的事情導致而成,企業當然不會需要這樣的人。

坐得住是一種特長,平時我們學習、開會、交流都需要坐下來才能夠進行。一個坐得住的人必定是一個能靜下來觀察生活,思考周邊的人或事的人,而這樣一個“有心”生活的人,生活一定不會過得太壞。

古今中外許多思想家、戰略家、科學家都有“坐得住”的經曆,馬克思因為坐得住,才有了《資本論》;錢學森因為坐得住,才有了一個個技術難關的破解,造出原子彈,幫助我國在國際上立足;列寧因為坐得住,才有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