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常繼,杭州菜名廚,著名淮陽菜大師高國祿弟子。中國藥膳名師,中華美食藥膳雜誌編委,北京應用技術大學飯店旅遊學院客座教授。
油爆蝦
製作步驟:
1.切配:將大蝦剪去鉗、須、腳,洗淨筋幹水。
2.烹前加工:把炒勺置旺火上,下熟菜油燒至八成熱,將河蝦放入勺中,不斷推動手勺,約炸5秒鍾,即用漏勺撈出,待油溫回升至八成熱時,再將大蝦入勺中,複炸10秒鍾左右,使肉與殼脫開,用漏勺撈出。
3.烹製過程:炒勺內留底油,投入蔥段煸香,倒入炸好的蝦,加入白糖、紹酒、醬油,轉動炒勺,用旺火略爆,烹入白醋,出勺即可。
主料:活大河蝦350克。
輔料、調料:蔥段2克,白糖25克,紹酒15克,醬油20克,白醋15克,熟菜油500克(約耗50克、
技法揭秘:
本菜在製作時,放白醋的目的是去腥解膩。炒製時間要短,即若離,入口一舔即去,蝦肉鹹甜中略帶酸味;具有補腎壯陽等功效。
東坡魚脯
製作步驟:
1.切配:將大黃魚剖洗幹淨,斬下頭、尾,取淨魚肉,片成厚片,用紹酒、鹽、味精、胡椒醃漬20分鍾。
2.烹前加工:案板上放幹澱粉,用小木槌把魚肉敲成魚脯。
3.烹製過程:炒勺中放花生油,燒至四五成熱時,放入敲好的魚脯,慢慢炸成金黃色。出勺擺盤即可。
主料:大黃魚1條(750克左右)。
輔料、調料:
紹酒20克,鹽7。5克,味精3克,幹澱粉30克,胡椒適量,花生油1000克。
技法揭秘:
本菜在製作時,炸時注意火候,不要炸糊,魚肉要細。本菜特色為色澤金黃,香酥可口:具有補氣血。益脾胃等功效。
斬魚圓
製作步驟:
1.切配:將草魚肉去掉腹部、肚骨和皮,剔去紅筋,取用淨魚肉切成薄片,洗淨,剁成綠豆大的粒,放在缽內,分兩次加入清水500克和鹽8克,順一個方向攬拌,至魚肉有黏性,置陰涼處發漲。再把火腿5克切薄片,餘下剁成末。
2.烹前加工:在魚茸內加入紹酒、熟豬油、薑汁水、火腿末、味精1.5克,拌勻。炒鍋置火上,加冷水1500克,將魚茸擠成直徑4厘米的魚圓,邊擠邊下入鍋中,然後在用中火漸漸加熱,至魚圓呈白時,改用微火“養”煮5分鍾,再用旺火燒沸。
3.烹製過程:取碗一隻,放入鹽3克、味精1克,將魚圓連湯盛入碗內,再放入熟火腿片、冬菇、蔥段,淋上熟雞油即可。
主料:草魚肉500克
輔料、調料:熟火腿25克,水發冬菇1朵,蔥段5克,薑汁水5克,紹酒15克,鹽11克,味精2。5克,熟雞油11克,熟豬油20克。
技法揭秘:
本菜在製作時,魚茸要細,汆製魚丸時不要用沸水應用冷水。如水稍沸即添加汽水,防止魚圓外殼裏生。並用勺背輕輕地翻動,隨時撇去浮沫。本菜軟糯香醇,滑嫩宜人:具有補氣化濕等功效。
西湖醏魚
製作步驟:
1.切配:將草魚宰殺,去鱗、鰓、內髒,洗淨;薑切末。
2.烹前加工:把魚劈成雌雄兩片(連背骨一邊稱雄片,另一邊為雌片),斬去牙齒,在雄片上頜下5厘米處開始,每隔4。5厘米斜片一刀(刀深約5厘米、刀口斜向頭部,共片5刀。第三刀在腰鰭後處切斷,使魚分成兩段,在雌片背部厚肉處向腹部斜剞一長刀(深4~5厘米),不要損傷魚皮。
3.烹製過程:將炒鍋加清水1000克,燒沸後,將雄片前後兩段相繼放入鍋內,然後將雌片並排放入,魚頭對齊,皮朝上,撇去浮沫。轉動炒鍋,繼續用旺火燒煮,前後共燒約3分鍾。用筷子輕輕紮魚的雄片頜下部,如能紮入即熟。炒鍋內留下250克湯水,放入醬油、紹酒和薑末,調味後即將魚撈出,裝在盤中(魚皮朝上,兩片魚的背背拚連,魚尾拚接在雄片的切斷處、把炒鍋中的湯汁,加入白糖、濕澱粉和白醋,用手勺推攪成濃汁,見滾沸起泡,立即起鍋。徐徐澆在魚身上,撒上胡椒麵即可。
主料:活草魚一條(700克左右)。
輔料、調料:薑末15克,白糖60克,紹酒25克,醬油75克,白醋50克,濕澱粉50克,胡椒粉少許。
技法揭秘:
本菜在烹製前將草魚飼養兩天。促其排盡草料及泥土味,使魚肉結實:汆魚時不要用沸水,煮時再用大火,因醋易揮發,起鍋時可再放少量白醋。本菜色澤紅亮,酸甜適宜。鮮美滑嫩。有蟹肉滋味:具有健脾養胃,平肝明目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