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批處理及係統配置不當的故障處理
一、自動批處理文件出錯的檢查方法
當懷疑因自動批處理文件AUTOEXEC.BAT配置不當,或其中的語句執行出錯而引起故障時,可用如下方法檢查故障原因:
①將AUTOEXEC.BAT的@ECHOOFF改寫為@ECH00N
②重新引導係統並在屏幕出現DOS後按下F8鍵,一句一句地執行係統配置及批處理命令,找出引起係統配置錯誤的語句。
③將有錯的語旬改寫,或將引起故障的語句用REM屏蔽或改寫,並重新啟動。
④反複執行②③步,直至故障消失。
二、係統配置不當的常見故障
1.缺少DEVICE=ANS12.SYS配置語句的錯誤.
一些程序運行不正常,如屏幕不滾動,顯示混亂。因為此類程序需要擴展屏幕和鍵盤控製驅動設備程序ANS1.SYS。
此外,若缺此程序,就不能使用ESC12。和PROMPT¥E等命令來進行一些係統功能設置。
解決辦法是:用編輯軟件如EDIT,在CONFIG.SYS中的第一行寫入語句。
2.容許同時打開的文件數太少的錯誤
若CONFIG.SYS文件中無或語句中的n值設置不合理,則在運行一些程序時會顯示如下錯誤信息。
係統容許同時打開的交件個數最多為3。這使得計算機在運行base、fox base等應用軟件時,打開文件個數超過3時出錯。
消除該故障的辦法是,根據應用軟件的需要,重新配置con.SYS的FI12.ES命令,並重新啟動機器。
第二節 硬盤故障
一、硬盤出錯引起的故障
硬盤常見的故障有以下幾種:
1.係統不承認硬盤
計算機接通電源自檢到硬盤子係統時,屏幕上出現如下錯誤信息:
造成這類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硬盤本身故障,跳線設置不正確,適配器故障,連接電纜接觸不良或連接不正確,CMOS中硬盤參數設置錯誤,新硬盤未做初始化,硬盤磁道軟故障或硬盤係統信息被某些病毒破壞所致。
2.硬盤不能進行低級格式化
在對硬盤做低級格式化時,造成這類故障的原因通常是硬盤跳線設置不正確,連接電纜有問題或者是CMOS中硬盤設置錯誤。
3.不能從硬盤啟動
這類故障原因通常是硬盤未分區和FORMAT格式化故障,或未將DOS主分區設置為活動分區,硬盤係統區(主引導記錄、BOOT區,FAT和FDT)信息被破壞,CMOS中硬盤類型設置出錯,或DOS的三個係統文件丟失或損壞。
4.不能進入邏輯盤
這類故障的原因通常是硬盤分區表FAT損失所致。如果硬盤不是用DOS命令FDISK分區,而是用其它工具軟件進行分區的(如ADM或DM),則應檢查C盤根目錄中的CONFIG.SYS文件中是否有DEVICE=ADIM。SYS或DEVICE=DMDRVE.BIN等語句,並且應有ADM.SYS,DMDRVE.BIN文件存在於根目錄。